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机构收集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样本,段尿培养分离到80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株。实验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数据在预防疾病中的效果。结果基于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实验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是控制疾病感染的有效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疾病预防 应用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足月分娩的产妇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0例),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40例),观察护理状况,如产后出血、护理满意度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可不仅可预防或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状况,且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对产妇产后恢复存在有利作用。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预防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预防的护理。方法选取200例新生儿收治的新生儿患儿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依据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新生儿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9.00%)明显高于研究组院内感染率为(2.00%),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与院内无感染患儿的胎儿年龄、出生体重对比,P<0.05,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病房 院内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类型,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是社会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在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将近些年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控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化疗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将前40例作为对照组,后4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肿瘤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动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肿瘤患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P<0.05)。这表明在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明显降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药物外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于预防多次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既往流产次数≥2次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4例;在行人工流产术后,对照组予口服抗生素及益母草胶囊做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术后通过无菌宫腔导管注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3-4ml至宫腔底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复潮较快,手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手术后出血量较少,出现宫腔粘连的比例较小。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不仅月经复潮快,阴道出血量减少及出血时间缩短,且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减少,无不良反应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没有其他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透明质酸钠凝胶 人工流产术后 宫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统计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结果138例肿瘤患者PICC置换,随访中发现4例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0%;经药物干预、护理干预处理后,3例患者保留PICC置管后缓解,1例将PICC置管拔除并放置滤网,经溶栓治疗、护理干预后好转。结论肿瘤疾病、高D-二聚体、化疗、置管类型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发生静脉血栓的重要相关因素,针对性药物处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或缓解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38.3%,观察组为1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3%,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集束化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及进修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划分为感染组(n=24)与非感染组(n=216),分析导致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结果所选择240例肝癌患者术后有2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几率为10.0%,而导致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超过60岁、术前合并了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过长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行肺功能锻炼、戒烟、禁止饮酒、镇痛等干预进行预防。结论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对可能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便于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健康。

  • 标签: 危险因素 肝癌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评估,提出临床问题并检索查询综合评价实证,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肺部感染预防及治疗措施,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8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感染及死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移植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进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观察该措施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我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 6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与甲组进行相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施加早期护理。护理措施持续至患者拔除导尿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拔管后的排尿情况,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预见性护理的乙组患者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几率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甲组患者相差悬殊,明显低于甲组患者( P< 0.05),从膀胱功能恢复的角度进行评价,乙组患者需要使用导尿管的时间以及组内各患者残余尿量的情况都要优于甲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宫颈癌手术时可能的神经损伤、尿路感染以及部分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尿潴留,据此实施针对尿潴留的预见性早期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和残尿量从而很好地降低了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手术质量,值得普及到该类患者的术后护理中。

  • 标签: 早期护理 宫颈癌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入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6例产妇,将其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43例施行基础性的护理操作,观察组43例施行预见性的系统护理服务,经探究护理过程及有关情况,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具体出血量、对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施行预见性系统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肛周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6-7至2017-7共9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常规组应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肛周感染。研究组应用甲硝唑注射液联合莫匹罗星软膏。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率6.52%低于常规组的6.52%,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100%与死亡率0%优于常规组的治愈率93.48%,死亡率6.52%,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甲硝唑注射液可有效控制肛周感染情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疼痛。

  • 标签: 肛周感染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曲马多组加用曲马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曲马多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曲马多组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组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8.26±1.24分、24.21±1.50分、8.26±1.24分、24.21±1.50分低于对照组19.31±1.15分、32.42±1.25分、19.31±1.15分、32.42±1.25分,P<0.05。结论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曲马多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供应室消毒管理在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供应室常规消毒管理时的4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采用强化管理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分析探讨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对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供应室采用强化消毒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供应室消毒管理过程中,采用强化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管理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集了8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参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孕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则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患者妊娠安全性,因此可将该种护理模式在临床中进行推广,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PICC置管术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湿热敷,研究组患者提高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生静脉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提高健康教育、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湿热敷可以显著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方法选择ICU护理人员(40名),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培训之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比培训前得分更高,P<0.05,差异显著;护理人员培训之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比培训之前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能够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误吸 集束化干预 护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