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各类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成人>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上易反复,迁延不愈,激素治疗效果欠佳。该文旨在研究各类药物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进展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方法探究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颅脑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患者精神状态及恢复情况均良好,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得到有效处理,13例患者精神状态及恢复情况良好,9例患者尚可,8例较差,护理满意度为60%(18/30)。可见,观察组对并发症的控制、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间的综合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并发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麻醉苏醒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产妇5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综合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52例介入治疗,保留子宫成功,1例术前虽然行介入治疗,但胎儿娩出后,子宫瞬间大量出血,行栓塞治疗,但仍不能有效止血,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42d复查子宫复旧正常,子宫血流正常。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42d复诊,新生儿血常规、神经系统等未见异常。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子宫出血,降低子宫切率,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围术期 综合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共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积极护理,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值得护士重视和深入思考。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1例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生活能力及智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疗法 小儿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5TMRI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34个病例,此组患者均行肩关节MRI与X光肩峰出口位(Y位),根据临床资料,以及X光、MRI两种影像的表现作出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中Y位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为23例,11例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率(67.6%);1.5TMRI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34例,阳性率(100%);X线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肩峰下间隙<10mm)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1.5TMRI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在MRI检查中(1)直接征象34例均有肩袖损伤的表现,其中仅有冈上肌腱信号改变者1例,33例均有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损伤,撕裂者0例;间接征象7例者肩峰下滑囊积液,继发征象8例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7例者盂肱后韧带损伤,3例者喙肩韧带损伤。结论1.5TMRI不仅可对A-H间距及肩峰骨质增生作出明确的诊断,且可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直接及间接征象显示得很好,故1.5T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SIS)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临床诊断SIS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MRI X光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22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21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器FUS后经过相应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透析仍正常进行;1例患者停止透析。结论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早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透析的关键。

  • 标签: 肾透析/副作用/护理 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32例的原因。结果误诊原因为慢性格林巴利或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病例为多发性神经病、脑梗死、低钾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颈椎病、多发性肌炎、癔病等。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全面体检,配合脑脊液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可避免误诊。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住院时间,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心率、收缩压和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住院死亡患者疾病谱变化及相关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住院死亡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3例死亡患者男性871人(68.42%),女性402人(31.58%),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5);<44岁60人(4.71%),45-59岁170人(13.35%),60-74岁357人(28.04%),75-89岁611人(48.00%),>90岁75人(5.89%),平均年龄72.50±6.82岁;主要死于内科系统呼吸科269人(21.13%),肿瘤科234人(18.13%),神经内科228人(17.91%),心血管内科125人(9.82%)及消化科68人(5.34%);外科系统主要死于神经外科99人(7.78%)及普外科49人(3.85%)。全院患者死因构成前五位分别是肿瘤(480人,37.71%)、呼吸系统疾病(233人,18.3%)、心血管系统疾病(222人,17.44%)、神经系统相关疾病(138人,10.84%)及颅脑外伤(61人,4.79%),这五大类疾病占所有死亡的89.08%(P<0.05),结论住院死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老年(>60岁)患者为主,主要死于呼吸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肿瘤、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颅脑外伤疾病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关注老年患者相关常见死亡疾病的研究意义重大。

  • 标签: 住院患者 死亡特点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塞偏瘫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抽取72例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护理前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4%,对照组80.6%;不良事件仅1例,对照组6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偏瘫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脑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老年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在亚洲,北美和欧洲最近都有病人出现。本文概括了加拿大SARS确诊病人后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方法SARS病人3月初即已在加拿大确诊。我们搜集了最初10个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学的资料。来自SARS患者的所有标本都被送往当地,或是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实验室,以进行病原体确定的研究。结果:患者年龄在24至78岁之间,其中60%为男性。传染仅发生在近距离接触后。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100%病例出现)和不适(70%病例),继发干咳(100%病例)、呼吸困难(80%病例)伴胸透影像浸润(100%病例)。淋巴细胞减少(占可提供数据者的89%),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80%病例),谷丙转氨酶增高(78%病例),肌酸激酶增高(56%病例)也很普遍。经验性治疗常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内注病毒唑。患者中有5人需机械性通气。3人死亡,5人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或者没有临床意义。但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有5例发现副粘液病毒,在1例与SARS患者接触的无症状者的标本中也发现了该病毒。同样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也有5例分离到和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4个病例中两种病毒都有发现。结论SARS是一种致死性较强的传染性疾病,从表现来看,它是病毒源性的,以小液滴或是近距离接触的方式传播。病原体可能是副粘液病毒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孕产妇分娩的具体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总计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对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的孕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孕产妇接受多方面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其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观察组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也明显缩短,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在临床上可以显著提高足月妊娠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起到使产程缩短的作用,并减少新生儿出现窒息的概率,使产妇和新生儿出现伤害的概率减少,经研究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 孕产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肾结石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肾结石患者3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64例。其中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术后临床表现、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以感染、出血、造瘘管移位发生率最高,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干预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术术后以感染、出血以及造瘘管移位最为常见,以此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 标签: 经皮肾镜超声负压碎石清石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yHyp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Ⅲ,笔者对本中心2007—03/2008—03685个促排卵周期中发生OHSS的35例患者进行了焦虑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心理学 焦虑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的7月~2017年的3月我科所诊治的69例脑外伤后昏迷病患,以研究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施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综合康复治疗,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的GCS评分及rCBF水平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的FAM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改善脑部血流及意识状态有积极意义,能促进患者恢复,保障其预后。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脑外伤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化护理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意在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病变情况应用超声检查进行检测,对以上所选研究对象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综合化护理相关性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护理难度大、宫颈黏膜下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等都会使患者出现白带增多等问题,影响综合护理的效果的主要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外周血细胞数量等因素。结论在临床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通过对其相关因素分析,可以有效掌握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率以及实际效果。

  • 标签: 综合化护理 子宫肌瘤 妊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压疮预防中对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中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所有常规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试验要求抽取出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2(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8.26%)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常规住院患者的康复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压疮形成率,对于患者的休养和康复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护理方案 压疮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炎采用综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对照组的盆腔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盆腔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波以及消炎栓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盆腔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方案的方法,在治疗妇科盆腔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妇科盆腔炎 综合方案 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