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膜早破的护理要点和特殊护理对于胎膜早破孕妇生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胎膜早破的孕妇160例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孕妇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孕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然后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孕妇的感染情况以及分娩方式进行相应的记录以及统计学分析,整理胎膜早破的护理要点。结果特殊护理下的孕妇自然阴道生产率(73.21%)显著高于经普通护理的分娩孕妇(49.62%),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特殊护理的分娩孕妇总感染率(20.13%)显著低于普通护理(51.9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特殊护理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产妇,并显著降低产妇的生殖系统的感染率。

  • 标签: 胎膜早破 自然分娩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求其同意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外加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的重度痛疼和中度痛疼患者数量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轻度患者痛疼患者数量和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65.31%),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非常难值得在本院和其他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外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2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检验分析前阶段是指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起始,按时间顺序的步骤,包括提出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标本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送,至分析检验程序启动。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2。因此,保证分析前质量,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该院检验科与相关科室及人员,就影响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

  • 标签: 医院实验室 检验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选取接受人工流产的28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照组仅接受口头健康教育,未实施系统的计划生育服务,对比两组妇女实施前后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并对其随访1年,统计两组坚持避孕情况、意外怀孕情况及再次人工流产情况。结果实施前,两组妇女避孕节育知识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后,观察组避孕节育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坚持避孕率为93.57%,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意外怀孕率及再次人工流产率分别为1.41%、0.71%,均低于对照组的7.86%、5.00%(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女性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做好避孕节育工作,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 避孕措施 避孕节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本单位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单位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期间的检验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样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误差率,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检验误差率12%,观察组检验误差率4%。观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发现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操作因素、标本因素以及微生物检验工具消毒不严格等。结论应对微生物检验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素质、严格操作流程、提高标本送检规范化水平,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度。

  • 标签: 影响 微生物 检验结果 因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患者应用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5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所有患者于放疗治疗前,均实施千伏级CBCT扫描,同时与计划CT图像相对比,获取前后、左右、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同时分析放疗治疗计划对摆位误差与未移床时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前后、左右、头脚误差分别为(-0.04±0.05)cm、(0.12±0.05)cm、(0.13±0.10)cm,通过旋转轴进行分析发现误差分别为(-0.01±0.32)0、(0.56±0.18)0、(0.04±0.30)0。其对于头脚方向来讲,其摆位误差明显大于前后与左右误差。未移床时的大体肿瘤体积剂量为原计划的89.5%、计划靶体积剂量94.7%。当治疗剂量在35-40Gy时,通过重新定位,发现肿瘤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千伏级CBCT扫描图像引导技术可有效减少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外的位移剂量、同时还可提高计划靶区体积剂量适形度的精准率,从而减少肿瘤计划靶区的外放范围,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 标签: 肺癌放疗 CBCT图像引导技术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现对2017.05-2018.05我院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母婴结局。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新生儿肺炎方面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结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使产妇产后的身体及早恢复。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营养状况评估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率、体质指数(BMI)、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后护理干预,可针对病人营养状况进行改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结肠癌 营养状况评估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保健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发育商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受的38例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参与者,按照是否给予儿童保健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19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儿未给予儿童保健干预,实验组患儿给予儿童保健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干预一年后身高、头围、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以及体格发育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产儿应用儿童保健可有效促进其体格以及智能发育。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产儿 体格发育 发育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分为伴有焦虑抑郁组和不伴有焦虑抑郁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心律失常、C反应蛋白、血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性别为女性、合并糖尿病、有高血压病史、有心律失常、C反应蛋白异常、血脂异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性别为男性、未合并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史、无心律失常、C反应蛋白正常、血脂正常的患者(P<0.05)。结论性别为女性、合并糖尿病、有高血压病史、有心律失常、C反应蛋白异常、血脂异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通腑泻肺方治疗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60例重症肺炎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观察,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30)、中医组(n=30),常规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实施通腑泻肺方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衰竭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通腑泻肺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

  • 标签: 重症肺炎 通腑泻肺方 胃肠道功能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矽肺合并气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108例矽肺合并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性护理+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MVV和PEF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矽肺合并气胸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 矽肺 气胸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泌乳评分、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泌乳评分、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既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又可提高泌乳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患者78例(2018年2月16日~~8月16日期间),根据随机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各39例;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饮食功能和整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头晕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在髋关节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过程中系统护理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月愈合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治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P<0.05),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总康复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7%(P<0.05)。这表明,在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骨折尽快愈合和功能尽快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髋关节骨折 愈合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和步速相比于对照组的步长和步速明显提高,而步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而使患儿步态稳定。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护理分析。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96例给予子宫切除术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月),其中对常规组选择一般护理,对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给予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模式便于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子宫切除术 焦虑 抑郁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康复加针灸治疗后对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2月-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加针灸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与BI指数、FIM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康复加针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得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得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得分均较处理之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这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