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分别运用传统甲状腺切除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9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运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出血量低,恢复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 传统甲状腺切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髓炎应用一性根充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牙髓炎患者中选出64例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给于一性根充法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根管填充术,分次完成。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等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手术后的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差异小,疼痛程度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学院从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恢复时间更短,术后感染法生率更低,对比差异结果同样显著(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性根充术治疗的效果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法症法生率低,很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标签: 一次性根管充填术 牙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出气氧化碳监测对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0例,依据患者的最终生存情况分为两组,其中39例患者生存,作为存活组,11例患者死亡,作为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0min、5min、10min、20min、30min呼气末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0minPETCO2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5min、10min、20min、30minPETCO2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的治疗结果与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氧化碳分压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氧化碳分压可作为预测心肺复苏治疗结果的依据,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氧化碳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甘草酸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采用甘草酸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对照组50例使用甘草酸铵胶囊。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方面,在HBV-DNA阴转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铵胶囊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比较满意。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甘草酸/治疗应用 铵化合物/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现对2017.05-2018.05我院分娩产妇在第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母婴结局。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新生儿肺炎方面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产程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结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使产妇产后的身体及早恢复。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四金胡汤是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自拟方,临床多加减应用于胆囊结石,本文主要以两个典型病案分析四金胡汤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以四金胡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分析患者治疗过程。结果根据临床治疗全程的分析,加减应用,疗效肯定。结论四金胡汤疏肝利胆,消石,加减应用后临床疗确切。

  • 标签: 四金二胡汤 胆囊结石 医案分析 疏肝利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尖瓣返流患儿的监护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心内膜垫缺损手术后出现尖瓣返流的患儿2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特别护理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局。结果特殊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尖瓣反流患儿进行护理时需注意密切观察患儿手术后尖瓣关闭不全现象,维护患儿左心功能、监测患儿体液出入量、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情况,为患儿实行低心排综合征相关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感染护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缺损 二尖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超声与维超声联合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12月进行产检的疑似胎儿畸形孕妇67名进行分析,分别对孕妇进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在本次检查中,67例孕妇中有55例被确诊为胎儿畸形;其中通过四维超声的检出畸形的占79.10%,通过维超声检出畸形的占56.72%,联合检测畸形检出率为82.09%,结论四维超声联合维超声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各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产科检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乳腺肿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维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别采用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肿块133例,占33.25%,良性肿块267例,占66.75%。维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8.50%,多普勒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1.73%,特异度为98.88%。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肿块Vmax、PI、RI水平均低于恶性肿块(12.4±4.1)cm/svs(28.1±5.4)cm/s,(1.1±0.1)vs(1.8±0.2),(0.54±0.08)vs(0.81±0.10),P<0.05。两组患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声像图、血流特点可对良恶性肿块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及效果,为提高艾滋病检测率寻找新途径。方法选取2016.4~2017.5间于本疾控中心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同期选取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共104名,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艾滋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92.31%)>(46.15%),(P<0.05)。此外,观察组HIV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16.67%)>(2.08%),(P<0.05)。结论疾控中心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检出率,为疾病尽早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艾滋病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28例,中位年龄41(24-80)岁,均为病理确诊为TNBC,使用一定疗程的希罗达化疗后出现耐药或者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结果随访显示,17例TNBC患者停用希罗达后应用替吉奥治疗有比较良好的近期疗效。HFS等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而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结论在TNBC治疗上替吉奥和希罗达未见明显交叉耐药性,替吉奥可作为TNBC患者线化疗的新选择。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替吉奥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干眼症治疗中采用聚乙醇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8例干眼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睑板腺按摩与聚乙醇滴眼液联合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3个月治疗,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8例(63.64%),有效15例(34.09%),无效1例(2.27%),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实验组患者中显效12例(27.27%),有效17例(38.64%),无效15例(34.09%),治疗总有效率为65.91%。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采用聚乙醇滴眼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聚乙二醇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与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特殊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同时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成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过去的10多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清晰地显示了甲双胍有助于解决PCOS患者月经周期、激素水平、不孕和代谢综合征(MS)等多个问题,被认为是治疗PCOS妇女IR及葡萄糖耐受不良的一线药物。笔者就近几年来应用甲双胍调节PCOS患者的内分泌,促排卵、助生殖,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症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一性根治术与中药熏洗联合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9例进行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运用随机住院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于一性根治术,研究组则联合应用中药熏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且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但2组患者肛瘘复发几率相比较,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性根治术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熏洗进行干预,对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等方面效果显著,明显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并减少复发几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中药熏洗 肛周脓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方法选取9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行一性根管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并发症发生率为4.2%;而在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7%与21.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多次根管治疗,采用一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在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对切口感染的作用效果,为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进行的普通外科腹部手术200例,依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一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对切口进行保护;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2.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5例均优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61.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3.8±9.7)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9.1±12.6)d,其中χ2=3.333,P=0.0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有效对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具有降低作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切口保护 腹部手术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妇女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48例肿瘤直径≥5cm的患者行子宫全切术(观察组),52例肿瘤直径<5cm的患者行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护理干预,选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问卷调查性生活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性生活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3个月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评分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或者全切除术后一定时间内,患者性生活频率、性欲、性高潮等情况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子宫全切患者性生活恢复时间可能因术中损伤而出现略慢的情况。

  • 标签: 子宫全切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2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一法、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探究治疗总有效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的差异性。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7例,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较优,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一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一次法 多次法 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子宫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窦卵泡计数、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的影响显著优于全子宫切除术,临床价值极佳。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