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电抗无创心排量监测(non-invasivecardiacoutputmeasurement,NICOM)在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ICOM技术无创监测28例脓毒性休克儿童和28例PICU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患儿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总外周阻力(TPR),并监测休克患儿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的心输出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脓毒性休克患儿CO及SV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脓毒性休克患儿经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3~6小时后,CO及SV较液体复苏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运用NICOM动态监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心排血量变化,可早期发现血流动力学异常,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生物电抗 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进行预防性接种的社区儿童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儿童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家长对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考核结果的改善幅度。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预防接种过程中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家长对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为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考核结果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预防接种期间不良事件,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 标签: 社区 儿童 预防接种 集束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哮喘儿童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40例哮喘儿童,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平分为两组,对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顺尔宁雾化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结果哮喘症状评分无论是日间得分还是夜间得分,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4周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平均每周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减少反复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儿童 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托幼机构儿童健康体检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儿童保健的相关对策。方法在2017年3月~6月对东丽区60所托幼园所2014~2016年度儿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东丽区托幼园所儿童的身高、体重达标率呈上升趋势;消瘦率、低体重率及发育迟缓率呈逐年降低趋势,而肥胖率、超重率、龋齿发生率、营养性贫血率、高血压检出率及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男童肥胖率、超重率及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女童(P<0.05);女童龋齿发生率、视力不良率及营养性贫血率高于男童(P<0.05)。结论东丽区托幼园所儿童健康体检情况整体良好,但是在超重、肥胖、龋齿、视力不良等方面需加强保健指导。

  • 标签: 托幼机构 儿童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中仅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方式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82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较明显,同时不良反应比较低,因此在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二甲双胍 瑞舒伐他汀 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对比。方法以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为期,择选我院支原体肺炎患儿88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的正常儿童8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淋巴细胞、红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指标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血常规检查具有临床意义,其能提升对病情判断的准确性,为早期支原体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支原体 肺炎 血常规 检查
  • 简介:摘要在儿童时期容易出现龋,之所以出现该种情况与口腔内部的微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由于在儿童时期牙窝沟自身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为细菌的定植生长提供了环境,导致窝沟龋形成。为了预防窝沟龋的产生,应采用窝沟封闭术,以提升封闭剂的黏结面积,提升封闭剂在牙面上的密和性及渗透性,既能够提升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也起到了良好的防龋效果。本文对窝沟封闭术在儿童口腔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能。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儿童口腔 防龋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腹泻住院儿童轮状病毒(RV)感染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收治的2184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临床特征。结果①2184例患儿,经ELISA检测,568例RV呈阳性,阳性率为26.01%(568/2184)。②急性腹泻,集中在9-11月与3-5月,其中,RV腹泻患儿,严重程度12(5-19)分,48.2%母乳喂养,腹泻3(0.5-53)d,最多腹泻7(1-21)次,呕吐2(1-6)d,最多2(1-11)次,体温高达38.5(37.1-41.1)℃。非RV腹泻患儿,严重程度7(4-15)分,67.3%母乳喂养,腹泻4(0.5-26)天,最多6(1-23)次,呕吐1(1-8)d,最多3(1-9)次,体温达8.4(37.3-40.1)℃。③RV呈阳性患儿分析,每年10月RV阳性率较高,每年7月阳性率较低,阳性率季节变化显著,存在秋季(9-11月)与春季(3-5月)两个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临床需重视,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对症处理。

  • 标签: 急性腹泻 儿童轮状病毒 感染状况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本院眼科收治的28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训练组(n=140)和红光组(n=140),对所有训练组患儿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对红光组患儿实施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分析总结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训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48.6%与红光组47.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组患儿轻度改变发生率21.4%与红光组37.1%相比明显较低,训练组患儿显著改变发生率25.0%与红光组5.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虽能改善患儿疗效,但会加重患儿近视度数增长。

  • 标签: 儿童近视性弱视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红光闪烁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前癫痫患儿应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学龄前癫痫患儿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儿采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4.3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28.21%,P<0.05。结论在儿童癫痫临床治疗中应用奥卡西平混悬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服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混悬液儿童癫痫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幽门杆菌治疗方法,了解诊治现状。方法查阅与儿童幽门杆菌相关文献及资料,研究总结各种疗效,找出发病原因。结果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与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有关,而且可能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生长迟缓,营养不良,营养缺乏及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 标签: 儿童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诊治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窝沟封闭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单纯窝沟封闭术治疗,给予试验组儿童窝沟封闭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比较两组儿童邻面龋齿和龋齿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儿童封闭剂保存完好率。结果邻面龋齿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龋齿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封闭剂保存完好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窝沟封闭联合氟保护漆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窝沟封闭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78例屈光不正儿童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就诊流程,而研究组则采取优化就诊流程,分析比较两组候诊时间,以及患儿配合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配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就诊流程的有效开展,利于候诊时间的减短,以及患儿配合度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 标签: 屈光不正 优化就诊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抽动患儿18名,年龄7-14周岁,随机分成3组。实行团体治疗,每周1次,总治疗8周。结果应用YGTSS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结论式团体治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窦炎冲洗置换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儿童急性鼻窦炎儿童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窦炎冲洗置换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5)。结论鼻窦炎冲洗置换辅助治疗儿童急性鼻窦炎能提高疗效,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窦炎冲洗置换 儿童 急性鼻窦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71.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保证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500例(2008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组织,并将其制作成组织悬液,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阑尾组织细菌标本中,共检出390例阳性细菌标本患儿,100例阴性,阳性检出率为78.00%。阳性标本中,包括肠杆菌科细菌(190例)、非发酵菌(90例)、革兰阴性球菌(25例)、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5例),分别占比48.72%、23.08%、6.41%、21.79%。肠杆菌科中,主要以大肠杆菌以及非发酵菌为主。在药敏试验中,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95.00%,敏感率较高。结论大肠杆菌为引起阑尾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组织 细菌培养 药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收集某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腹泻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粪便标本150份。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的检验采用胶体金法检验,比较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的基本资料有无差异,比较三种病毒的感染率,比较各年龄段病毒病原体的分布。结果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在年龄中位数、性别、居住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达56.00%,肠道腺病毒感染率达25.33%,诺如病毒感染率达16.67%,混合感染达2.00%。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6~24个月,达患儿总人数的69.05%,肠道腺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78.95%,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最高发生在患儿23个月以内,达80.00%。结论腹泻儿童中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肠道腺病毒,且病毒感染类型与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关联,而不同的年龄段与病毒病原体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腹泻 儿童 病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