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鸟巢护理对新生儿睡眠、生理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择期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院内收治的新生儿13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均68例/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予以鸟巢护理,分析组间睡眠及生理功能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延长于对照组(P<0.05),每日哭闹时间则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体重增长量、头围增长量、身长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NIPS疼痛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鸟巢护理能够提升新生儿睡眠质量,改善其生理功能。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护理 睡眠质量 生理功能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观察对象为本院住院部 60例新生儿患者,研究时间 2017 年 8 月开始, 2018 年 12 月结束。将新生儿患者通过抽签法随机分组, 30例进入观察组,采取家庭参与护理, 30例进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中患儿再入院率 、家属护理技能掌握情况、 患者家属满意度等。结果:随访观察到,观察 组患者 1例 再入院,占 6.7%,乙组中 再入院 一共9例, 占 30.0%,两组间 再入院 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同时,观察组家属技能掌握能力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比较后得到 P < 0.05 ; 根据统计,观察 组中1例患者家属表示不满意,另外 29例均表示满意,总满意度 96.7%,对照组为 76.7%,两组患者技术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家庭参与病房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儿再入院率,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技能的掌握度 ,有益于新生儿的健康,并且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式 新生儿 病房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精神病医院实施开放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 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 201 8 年 3 月~ 201 9 年 3 月本院精神科开放病房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管理病房的危险行为发生率占 8.57% ,其中以外走所占比例最高,达 50.52% ( 49/97 ),且患者自杀成功率较高达 57.14% ( 4/7 )。结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切实做好病房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开放病房管理的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 目的 家属参与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干预)

  • 标签: 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 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标护理模式在改善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 方法: 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急诊科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所收治的 98 例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目标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目标组予以目标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目标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应急能力、风险评估、执行力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 0.05)。目标组护理满意度( 95.92% )高于常规组( 81.63% ),差异明显( χ2= 5.018 , P< 0.05) 。结论: 对急诊科患者实施目标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 标签: 急诊 护理质量 目标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营养干预以创新的模式、改进干预手段、优化组织流程、提升疗养质量为目标,将个性化疗养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军队疗养员保健疗养中,全面提升疗养官兵在疗养期间的获得感和尊崇感,使疗养员满意度得到提高,更好地提高了疗养质量和疗养效果。

  • 标签: 营养干预 疗养路径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在胃溃疡穿孔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方法:以 8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 n=42)与心理组( n=42)后,普通组应用常规护理,心理组除应用常规护理外,还附加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结果:心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普通组( P﹤0.05), SAS评分及 SDS评分显著小于普通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在胃溃疡穿孔患者中的开展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溃疡穿孔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从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10月收治的 100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 2组,各有 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 HAMA评分、 HAMD-24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 HAMA评分、 HAMD-24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 P> 0.05);研究组护理后的 HAMA评分、 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改善肺结核护理效果,缓解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结核护理 延续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9S管理法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中采用 9S管理法。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将实施 9S管理法的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药品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分、取药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基数不合理、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摆放不合理、取药错误、药品混放等药品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个项目得分 (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能力、自我效能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9S管理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脑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90例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 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溶栓延误时间及脑血栓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平均溶栓延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对比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平均溶栓延误时间,降低脑血栓的再发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脑血栓 溶栓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护理模式在烧伤手术室的实施及体会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烧伤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指导水平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护理模式 烧伤手术 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癫痫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46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3)以及对照组(n=23)。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对比两组监护人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监护人负面情绪变化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监护人负面情绪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癫痫 常规护理模式 综合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极具严重,我校以行业发展背景为依托,提高学生养老护理技能,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护理专业“ 1 54”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质量,促进了专业的进步和发展。为提升我省“医养结合型”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护理专业 医养结合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对两种护理模式于脑卒 中 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循证护理的价值展开研讨。 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 50 例本院在过去一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临床护理中行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7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将其根据双盲法进行分组,具体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 35例。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有关信息,并且对比舒适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舒适组的护理舒适度 34例( 97.14),对照组为 1例( 2.86%),舒适组的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 2例( 5.71%),对照组为 9例( 25.71%),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 P< 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血液净化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护理中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效果与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选取的 10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与研究组(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健康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加强患者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便于预后改善。

  • 标签: 健康教育 冠心病 护理模式
  • 简介: 【摘 要】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6例小儿哮喘患儿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使用PDCA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7.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7%(P

  • 标签:  PDCA护理 小儿哮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热点及趋势,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体统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选择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的、以主题词“护理”&“培养模式”为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和CiteSpace V软件进行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2109篇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55篇,最终纳入文献1449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自2016年起呈现直线上升;有基金课题支撑的文献量逐年增长; 作者和机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魏志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周郁秋等;研究热点集中在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层次、人才定位、培养方向、人才规格、人才需求。结论 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逐渐趋于成熟,以岗位胜任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老年护理为向导的研究是未来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 标签: 护理 人才培养 文献计量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可视化 CiteSpac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腔镜术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严选目标为本院2020.5-2021.4治疗患者,入组100例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对于入组患者利用双盲分配法实施小组分配,个体组利用个体化护理模式、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个体组、普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化,个体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宫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宫腔镜 并发症发生率 个体化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