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术后PN、E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PN支持,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EN支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蛋白、并发症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EN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息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实施消化内镜治疗的息肉患者66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患者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肠道准备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质量评分方面较对照组表现更优,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对于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治疗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还可提高患者肠道准备治疗,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消化内镜 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全外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干预组(n=50)和平行组(n=50)。干预组患者采用全外营养疗法进行治疗,平行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和新生儿畸形发生情况以评价全外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和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2);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畸形。结论全外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剧吐 全肠外营养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内营养(EN)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内营养(EN)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h、48h以及72h的APACHEI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TP、ALB、BUN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以及72h的APACHEII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内营养辅助治疗SAP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治疗偏阴虚2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配合针刺及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疗程内血FPG、2hPG、HbA1c和CRP变化及肝肾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血FPG、2hPG、HbA1c和CRP,其中治疗组2hPG、HbA1c及CRP降低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配合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偏阴虚2糖尿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见效更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偏阴虚型 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 针刺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丁肝炎(HDV)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丙、丁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特点及治疗。方法40例2糖尿病患者按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辨证分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40例2糖尿患者辨证分治疗,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2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分,从整体出发,结合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辩证分型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和外营养支持对预防咽瘘的作用。方法68例全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胃肠减压、外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内营养支持组),对他们的术后呕吐、咽瘘、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呕吐、咽瘘、体重下降以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和外营养可降低咽瘘发生率,减少体重损失,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胃肠减压 胃肠外营养 咽瘘 喉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美沙拉嗪溶片口服治疗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95例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惠迪(美沙拉嗪溶片,佳木斯鹿灵制药生产)一日3次,每次1g。治疗组予中药方剂(黄柏10g、黄连10g、木香15g、地榆10g、白芍20g、白头翁15g、当归10g、白术10g)随证加减,1日3次,每次200ml餐前服用。同时服用美沙拉嗪溶片,剂量同对照组,7天为1疗程,28天后复查镜。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的改良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美沙拉嗪溶片治疗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美沙拉嗪溶片口服。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中重度 中药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易激综合征患者104例,对比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52例)与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方法(观察组,52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在接受了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后,患者的显效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38%,其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易激综合征时,可以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的预后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可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陈慈煦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用药以轻、灵、平、和为要,每获良效,现代医学关于“脑--菌轴”理论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而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陈老的用药思想与此理论相合,从而印证了陈老用药的科学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HI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分别为25.2±3.5和1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溶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肠溶剂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息肉的临床次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伴有腹痛便血症状的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有104例患儿被确诊为息肉,诊断准确率为98.11%,误诊2例,误诊率为1.89%;与患儿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息肉,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便。

  • 标签: 儿童肠息肉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手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50例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术后静脉营养,实验组给予早期内营养(短肽类制剂)。记录并比较术后肠蠕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在肠蠕动功能恢复上,实验组时间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患者早期内营养支持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防止吻合口瘘,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胃癌术后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急性胃肠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益生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溶胶囊与益生菌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胃肠炎临床用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溶胶囊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效,降低炎症水平。

  • 标签: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急性胃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治疗息肉的手术方式与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2月40例息肉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结肠镜组采取结肠镜下切除结肠黏膜的方法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息肉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结肠镜组息肉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肠镜组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肠镜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下治疗息肉的手术方式有效性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优化手术指标,促进患者转归。

  • 标签: 结肠镜 肠息肉 手术方式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输液泵对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内营养输液泵24小时均匀持续滴注的方法。比较2组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胃液或食物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4.6%和7.3%;对照组分别为30.8%和19.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内营养输液泵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营养输液泵 吸入性肺炎 鼻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炎症性病患者,讨论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炎症性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为172.29±33.27分,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为158.56±32.3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炎症性病患者,其在接受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对患者推行优质护理干预后,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整体上获得的生存质量更高,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帮助患者获得持久康复。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将优质护理干预推广应用。

  • 标签: 炎症 肠病 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