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护理中行个性化输液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静脉输液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静脉输液护理中行个性化输液护理的有效性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个性化输液护理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末梢血与静脉血血常规检验检测结果差异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的132例患者,分别抽取患者的末梢血与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相关血液进行检测,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查之间的结果。结果分别比较132例患者的末梢血与静脉血,判断两者的WBC、RBC、PLT、HGB水平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后,PLT值下降,WBC、RBC、HGB三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并且末梢血的稳定性低于静脉血,因此临床开展血常规检验时,需要多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查。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对照组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引起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导管堵塞的各种因素,归纳各种预防导管堵塞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为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做一指导。

  • 标签: 儿童 浅静脉留置针 导管堵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式与经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与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方法对11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住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1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住院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没有死亡病例。结论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术 手术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内需长期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留置双导管患者72例,观察了解患者在经血液透析期间导管情况、血流量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72例患者导管留置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4例导管留置是时间在6个月内,29例留置时间在1年内,6例留置时间在2年内,3例留置时间超过2年;置管后患者平均血流量在200~300mL/min,5例患者出现导管位置不良,经调整导管位置后血流可达200m1/min以上;置管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21例患者存在血栓形成,19例存在动脉端血流受阻,5例管道感染,总发生率为62.5%。结论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用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达到充分透析目的,并且使用时间长,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导管的长期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双腔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近一年收治的147例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家长的健康教育及并发症护理。结果147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者132例,一次成功率89.80%,留置时间1-4d,平均留置时间2.8d;147例患儿共发生并发症6例,包括堵塞4例、机械性静脉炎及化学性静脉炎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4.08%。结论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便、患者损伤小、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等优势,并能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并积极做好各类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单独血液灌流与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损伤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接收的6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心肌损伤患者,以不同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30例,展开单独血液灌流),试验组(30例,展开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比对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昏迷时长(56±10.55)h、住院时长(10±1.54)d、血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长(86±7.65)h,明显优于参照组(99±9.56)h、(16±2.34)d、(114±10.15)h,(P<0.05)。结论临床对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以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临床疗效比单独血液灌流更显著。

  • 标签: 单独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时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有效性。方法将35例因患重症急性胰腺炎进入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其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19例接受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16例接受腹膜后置管引流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21.3±5.6)天的治疗后,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都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B超引导 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水胶体敷料固定剖宫产妇静脉留置针时对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9月-2016年12月100例剖宫产产妇按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和3M透明胶贴固定留置针时,静脉炎发生和留置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6%平均留置时间为68.16小时,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42%平均留置时间为52.86小时,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剖宫产产妇的静脉留置针时,静脉炎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留置针 水胶体敷料 静脉炎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我院从2016年1月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两个时间段内的临床静脉药物配制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临床静脉药物配制效果。结果实施后药物损耗、配制错误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临床静脉药物配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与采血同步的护理情况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输液采血操作方式不同将125例需静脉输液和采血患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采用头皮静脉输液与采血同步方法和严格执行常规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和采血相关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溶血率、凝血率和采血量未达标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与采血同步进行的方法应用到临床,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也能够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头皮静脉输液 采集血标本 儿科 一次性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7月通过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数据显示,患者在注射鱼腥草注射液24h后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皮肤损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7%、23.91%、20.65%。结论临床在鱼腥草注射液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段要加强监测,并及时观察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药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鱼腥草注射液 静脉给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23例行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静脉血栓4例、髂股静脉血栓11例、全肢型血栓8例。均采用Unifuse溶栓导管,经胫前静脉21例、股静脉2例,插入血栓内用肝素、尿激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顺行静脉造影确认所有患肢静脉通畅度均明显改善,患肢症状明显好转。23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3例患者发生一般性出血现象,包括穿刺点血肿1例,穿刺处渗血2例,经对症处理后出血缓解。结论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确保导管溶栓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导管溶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应用。方法对20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持续闭式引流并行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加强术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对20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行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引流过程中32例出现过堵管,24例给予无菌生理盐水20ml冲管后引流通畅,7例因堵管分别于术后第8天、第10天拨管,有3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200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患者的胸腔积液压迫症状均在24小时内缓解。结论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便于控制引流速度。患者易耐受、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脉管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0%-40%,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中主要对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原因做出预防方案,希望通过本次研究,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几率,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下肢静脉曲张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静脉采血中应用不同进针法所达到的无痛效果和减少血管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静脉。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方法选择门诊抽血化验病人100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进针法,观察组500例采用快速小角度直刺法。对比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晕针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点瘀斑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晕针率,穿刺疼痛程度和穿刺点瘀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采血时应用快速小角度直刺血管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针刺部位瘀斑,达到无晕针率。

  • 标签: 快速 小角度 直刺法 静脉采血 晕针率 疼痛 成功率 瘀斑
  • 简介:摘要目的将水胶体敷料用于深静脉导管渗液患者的护理,观察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深静脉导管渗液的患者,按渗液发生的顺序排序,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比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浸渍性皮炎的好转时间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敷料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渗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使用该敷料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促进浸渍性皮炎的转归,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水胶体 导管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1.43%,对照组真菌感染率为11.43%。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3,P<0.05)。经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感染均治愈。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且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PCI)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造影剂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心脏介入导管室(DSA)发生桡动脉穿刺部位造影剂渗漏血肿患者50例,对其中28例患者选择给予早期针刺联合中药消瘀膏敷贴使用及止血器减压法作为观察组,另外22例患者给予50%硫酸镁湿敷加弹力绷带加压法作为对照组。以干预3天时间为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血肿明显消散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上肢肿胀麻木明显减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诉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干预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桡动脉穿刺出血血肿及皮下渗漏早期针刺放血中药贴敷联合止血器减压法应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穿刺处疼痛麻木,促进血肿消散,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PCI术后 穿刺渗漏 针刺放血 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