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暴露对自身带来的危害,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方法提通过近3年皮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原因。结果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缺乏标准预防知识,缺乏相应防护措施,操作流程不规范,对废弃物处理不当,工作年限短,社会心理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规章制度。结论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适应能力,年轻护士对针刺伤的感染危险性的认识不深,认为没什么,临床部分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不够,加强年轻护士的培训。定期开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教育的培训,贴宣传海报、发放小册子等形式,使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血源性传染疾病职业暴露的危害,提高防护技能和意识,减少锐器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感染护士在工作时存在的职业危害,来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性,降低危害性。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用药 评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对我2011年1月至12月的2188例出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医院感染率为6.4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次为真菌;化疗、放疗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者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肿瘤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为放疗化疗、长期住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气管切开、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肿瘤的医院感染率。

  • 标签: 肿瘤科 医院感染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药剂是负责医疗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提高医疗保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药剂的职能也受到不断挑战。药剂要加强药品流通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药剂科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肌梗塞的临床救治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心肌梗塞急诊患者共60例,依照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静脉溶栓救治,对照组予以一般性救治,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0.00%,心功能Ⅰ级83.33%、Ⅱ~Ⅳ级16.67%,病死率3.33%,本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及心功能改善状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下的心肌梗塞急诊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血管再通、降低病死率,综合效果良好。

  • 标签: 急诊科 心肌梗塞 临床救治
  • 简介:摘要通过对新护士加强思想教育、严格挑选带教老师、考核贯穿全过程,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系统地带教,激发新护士的学习热情,使新护士的综合技能和思想素质得到很大提高,较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 标签: 综合科 新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抗菌药物在使用时药剂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12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抗菌E组与抗菌F组各99例。抗菌E组在治疗时采用常规抗菌用药,抗菌F组在治疗过程中则采用药剂干预抗菌用药,研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及患者在不同干预用药治疗下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对抗菌F组患者进行干预抗菌用药。两组患者在病情康复上都有显著成效,应用药剂干预抗菌药物的抗菌F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94.95%,常规抗菌用药治疗的抗菌E组65.6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剂干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患者用药中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药剂科 干预 医院抗菌药物 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职业防护已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护士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 标签: 自我防护 职业防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夜间护理组长的工作体会予以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夜间护理组长的产生及职责予以分析,总结夜间护理质控组长的具体要求与作用。结果加强夜间护理组长职责的落实,可有效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护患纠纷。结论在急诊夜间护理中,合理设置1名组长,对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有着十分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夜间护理 组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放射影像诊断的发展,放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提高放射护理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了放射护士应具备的职能。

  • 标签: 放射科护士 职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急诊一线用药情况,加强急诊一线合理用药管理,防止滥用、乱用药现象。方法从急诊药房计算机系统里,随机调出我院2008~2011年处方单2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出急诊时有166张处方出现过度使用抗生素、多次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合理现象。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院在急诊用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医院应加强对急诊用药工作的管理和完善,督促急诊一线合理用药。

  • 标签: 急诊用药 抗生素 抗菌类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感染患者护理职业防护的宣教、培训。增强感染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比加强与未加强职业防护的宣教、岗前培训,环境防护、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预防针刺伤、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等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率大大下降的情况。结果可预防和减少感染护士职业危害,避免和降低职业损伤。结论健康的同时也保障感染呼吸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呼吸道传染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面临着新形势下自身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医院药剂管理工作目标、促进医院的药剂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医院药剂管理工作新的难点1。本文通过青海省人民医院药剂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探讨新时期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性。

  • 标签: 医院 药剂 管理 HIS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人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IPROS评分为(55.1±3.2)分;而对照组的IPROS评分为(80.3±2.2),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精神病人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治疗的顺利有序进行。

  • 标签: 精神科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晕血症患者过分、不合理的害怕血液,并且不能自控的回避,不但周边的人认为该现象无法理解,全无必要,有时本人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不合情理的,但却不能摆脱,十分苦恼。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笔者运用系统脱敏疗法结合放松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血液恐怖症 晕血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