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8年1-10月收住生命体征平稳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意愿以袋鼠式护理为划分标准,划分为观察组10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对照组11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前后各项数据变化。结果在体温、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周,两组新生儿日吸奶量、6周后,两组新生儿体重增长明显超过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袋鼠式护理,能够达到新生儿生命体征更稳定,提高吸奶量,促进体重增长的目的。

  • 标签: 新生儿 袋鼠式护理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川穹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塞 川穹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能取得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水平 中药治疗 镇肝熄风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手法复位配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微创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手法复位 微创手术 三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者根据用药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33例)以及观察组(n=33例)。前者接受临床常规用药治疗,后者则接受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更快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血液净化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糖尿病患者86例,经由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3)及观察组(n=43),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联用常规护理及人文护理干预,分析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后差值显著,且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提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人文护理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共30例,对其一般资料和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而后观察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21例治疗显效,7例治疗有效,2例治疗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3%。结论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转复为窦性心律,减轻患者的疾病与治疗痛苦。

  • 标签: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酸碱平衡法对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80例,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常规治疗+酸碱平衡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结论将酸碱平衡法用于阴道炎患者治疗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阴道炎 酸碱平衡法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实验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明显快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少于对比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减麻醉起效时间,降低药物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骨科 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哌替啶+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10例,治疗有效率98.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5例,治疗有效率7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彻底苏醒(6.2±1.2)h,对照组彻底苏醒(10.9±1.9)h,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负性情绪 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主要症状的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前,在国内对于脑卒中后的足内翻治疗常常采用中医的针灸法,并且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上康复训练进一步使病人的恢复速度加快。本文将针对该病的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述,以期提高该方法在临床的治疗效果,并为该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 足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例,给予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术治疗与实验组10例,给予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50.00%),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的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服用克拉霉素,观察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接受治疗一周时间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罗红霉素胶囊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常规管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灭菌包检测通过率、工作人员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率均提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11例,保守治疗17例,患者治疗良好17例,残疾8例,死亡3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治疗中,应当加强其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治疗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共50例,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传统组,小切口组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传统组行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且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肯定,且安全性较高,利于患儿的术后身体恢复。

  • 标签: 小儿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小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插管的救治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PaO2、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血乳酸情况以及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插管前后出现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水平不稳定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血乳酸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则在插管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分别为12.5%、10%、17.5%和20%,均比对照组患者60%、25%、57.5%及5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临床上为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气管插管 脑卒中 昏迷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面部烧伤患儿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探究在临床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面部烧伤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银干燥暴露疗法展开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湿润暴露疗法展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以及创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显著较短(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为8.00%(4例),对照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为22.00%(11例),观察组患儿的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75,P<0.05)。结论小儿面部烧伤患儿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的愈合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降低了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湿润暴露疗法 小儿面部烧伤 磺胺嘧啶银干燥暴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