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顺西秀区2013年监测中发现的重性精神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找出重性精神病的发病规律,为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现率、治疗率、管理率、降低危险行为率寻找方法。方法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秀区重性精神病的罹患率为238.18/10万。1980年以后发病数出现上升,经济状况低于当地贫困线的病例较多,明确的职业中农民和下岗无业的人群占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农村,青少年开始有发病,20岁-40岁的青壮年是首次发病较为集中的人群。结论关注城区失业、无业人群和农民的心理健康,对贫困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缓解中年、男性的压力,尽早介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引导对于防控重性精神病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发病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台州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状况及肥胖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在台州城乡各抽取一所小学,再从中抽取2~3个班级调查测量。结果小学生肥胖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肥胖儿童组胸围、脉搏、血压高于体重正常儿童组。结论控制儿童肥胖对预防成人心脑血

  • 标签: 肥胖 小学生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州越秀区居民进行死因分析,试图发现综合防治的现场相关线索。方法采用DreathReg2005和SPSS11.1对2006~2010年广州越秀区居民包括死亡数、死亡率和死亡构成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越秀区居民的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33.58~36.16%)、肿瘤(26.77~30.73%)和呼吸系统疾病(15.04~17.78%);5年间,损伤和中毒的死亡数略有下降(Z=2.1049,P<0.05),传染病的死亡数略有上升(Z=2.1048,P<0.05);对于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在整个疾病综合防治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如损伤和传染病等的快速应对,同时还有关注更多的诸如性别等的居民社会行为学特征。

  • 标签: 居民 死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灵山县市售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宣传健康饮食习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灵山县各类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115份酸菜样品,依据GB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15份酸菜样品中36份亚硝酸盐超标,超标率31.3%。结论售酸菜中亚硝酸盐超标率较高,为了人民身体健康,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监测,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倡导健康饮食习惯。

  • 标签: 酸菜 亚硝酸盐检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地处中国南方沿海的钦州围产儿神经管缺陷(NTDS)的相关因素。方法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0-2013年钦州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出生的303596例围产儿监测,并对神经管缺陷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神经管缺陷60例,NTDS总发生率1.98/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57.14%,其中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发生率分别是0.99/万、0.79/万、0.2/万;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城镇为0.59/万,乡村为2.15/万,男性为1.93/万,女性为2.03/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20岁组的发生率最高3.21/万,25~岁组的发生率最低1.51/万;产前确诊的构成比是68.33%,产前B超诊断的比例68.33%;产母初中及以下人群的构成比占91.67%。结论2010-2013年钦州围产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应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及初中以下毕业低学历人群的神经管缺陷干预工作。

  • 标签: 围产儿 神经管缺陷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宜昌麻疹发病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2017年报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7年宜昌共报告麻疹病例7例,年发病率1.68/100万。发病呈现低龄化状态,均为8~14月龄儿童;高发季节在3~6月份,病例构成比为85.71%。结论宜昌2017年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低龄儿童,和疫苗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麻疹 监测 疫苗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包头2008-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包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39例,年平均发病率5.53/10万,无死亡病例;全市疫情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不同地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数市区高于旗区;包头市布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6月,共发病123例,占病例总数的94.24%,次高峰为10-12月,占2.88%(4例);麻疹发病在年龄构成上,最小的6个月,最大44岁。除6~11月龄幼儿外,散居儿童、成年人(20~39岁)为主,共发病71例,占51.80%;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占36.69%;在139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7.27%(24例)、42.45%(59例)、33.09%(46例),其中,未到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月龄者(<8月龄)9例,占6.47%。8月龄~3岁病例有接种史的比例最高,为9.35%(13例),其次是8~19岁,为4.31%(10例),20~39岁年龄组免疫状态大多不详或无免疫史。结论全面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防控工作重点为散居儿童和20~39岁组人群,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等免疫策略是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免疫史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加强卫生管理,预防介水疾病的发生。方法按照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监测,依照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97所学校有83所饮用自来水,12所学校以饮用自备井水,水井防护良好,但水未经过消毒,2所学校生产并饮用纯净水,监测的19个项目除了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总硬度不合格外其余13个项目均格。结论莱州学校饮用水总体质量较好,应加强饮用自备井水的消毒和水质监测,确保学生饮用合格安全水。

  • 标签: 饮用水 学校 水质监测 介水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疆库尔勒周边农村的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状况的检测,了解农村育龄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方法采集1081名20-45岁计划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筛查,再对TSH异常者进行游三离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激腺素(FT4)检测,进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类。结果TSH正常者965人,正常率为89.27%;TSH异常者116人,异常率10.73%。异常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1。结论本次对库尔勒周边农村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的筛查表明本地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率较高。建议对计划妊娠及妊娠妇女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以早期发现异常患者并进行治疗,由此可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达到优生优育。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育龄妇女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0救护车空返,导致急救资源浪费的原因。方法收集2012-03~2013-02乌鲁木齐120救护车出诊记录,利用120调度指挥系统相关统计表格,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120救护车在实施院前急救时,各种原因导致空车返回率达16.51%。结论120救护车的空返使本来急救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的严重,急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力求尽快解决或缓解目前院前急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 标签: 急救 空车 生命线
  • 简介:摘要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新增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深圳率先在基层卫生监督所启动了卫生监督协管项目。本文分析了深圳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实施的模式和现状,探讨项目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卫生监督 协管 现状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加强麻疹控制工作,对太原迎泽区2004年以来所有疑似麻疹病例按照统一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7年间共发病506例,2007年发病率最高,仍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高发。8月龄-15岁243例,占48.02%。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提示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儿童麻疹的科学防治,特别是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的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麻疹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互助献血模式下血液不合格率的改变情况及特征。方法通过2012年2月-5月本687份互助献血者与635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互助献血者不合格率与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基本相同。结论互助献血模式下血液合格率者多属患者亲友,在用血荒的情况下可以做为无偿献血血源紧缺及偏型的暂时补充,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互助献血者队伍发展并扩大成为自愿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 标签: 互助献血 无偿献血 血液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和浩特不同年代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随着时间推移,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逐渐提高。至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84.9%和80.6%,≥5次的产前检查率达到43.6%,在孕早期(12周内)产前检查比例为64.1%。在乡镇卫生院分娩比例从17.1%上升到6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分娩时间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近年来呼和浩特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不断改善。

  • 标签: 孕产期保健服务 产前检查 住院分娩 影响因素 农村育龄妇女
  • 简介:摘要对无锡锡山区打击非法行医现状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对策,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择医,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创新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打建并举,以期建立起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机制。

  • 标签: 打击非法行医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吴忠无证行医行为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监管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阅吴忠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全部无证行医案卷卷宗资料,总结无证行医状况。结果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吴忠共查处无证行医案件27宗,其中新发无证行医案件16宗,涉及无证行医人员27人。罚款23宗,没收违法所得2宗,没收药品器械13宗。来源于监督发现13宗,投诉举报11宗,由媒体报道3宗。无证行医科目主要是内科10人次,儿科7人次,牙科4人次。行医地点位于城市社区2宗,城乡结合部17宗,农村8宗;行医场所租赁房屋的19宗,自有房屋8宗。结论我市无证行医行为总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仍需采取一系列监管策略,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

  • 标签: 吴忠市 无证行医 监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高危因素,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通过HPV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出该地区HPV阳性感染及分型情况。结果2569例患者中共检测HPV阳性474例,其中,HPV亚型20种,多数是高危险型,其中高危险型HPV278例,占HPV感染亚型总数的58.65%。其中以感染亚型HPV16最多,占29.69%,HPV52占13.1%。本地区女性感染HPV主要集中在20-29岁间,占阳性感染率23.84%。结论本地区HPV感染情况存在地域特点,通过早期筛查可有效控制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亚型
  • 简介:摘要出生缺陷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生缺陷监测是实现“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的重要措施,通过监测可掌握我国严重、高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变化趋势,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经过10多年的监测、干预,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有了显著下降。

  • 标签: 出生缺陷 神经管畸形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圳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的干预成效。方法把我院下辖的社康中心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各区域,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每半年对实施前后儿童保健相关指标、相关业务完成指标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后,儿童保健覆盖率、系统管理率、体弱儿管理率、特殊儿童发现率、相关业务完成指标、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均得到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儿童保健区域团队服务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 区域团队 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