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关节镜清理(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 AD)联合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关节炎患者78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 39例)和对照组( 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 AD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 A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D联合关节腔药物(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有利于缓解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腔药物注射 膝骨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中行超声定位下神经阻滞麻醉结合浸润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25例,行超声定位下神经阻滞麻醉结合浸润麻醉)和对照组(25例,行浸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机械痛阈值检测。结果: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痛阈值检测数据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神经阻滞麻醉结合浸润麻醉治疗,能达更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静脉和局部联合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置换患者围期失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收集我院10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行人工置换前30min予以TXA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行人工置换前30min予以TXA静脉滴注+局部联合用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显性失血量、隐形失血量与总失血量。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性失血量、隐形失血量与总失血量更低(均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置换患者静脉和局部联合应用TXA可明显减轻围期失血量。

  • 标签: 氨甲环酸 股骨颈骨折 人工置换术 围术期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共有50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情况,对比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和最大屈曲角度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短期睡眠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一年,选定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以62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麻醉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基础上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各项数据。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于麻醉15分钟后出现明显波动,组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效果 短期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与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的62例膝关节炎患者,按照患者术后股骨胫骨机械轴夹角(MFTA)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1例。常规组为MFTA>3°,研究组为MFTA≤3°,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力线 膝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予以PFNA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后,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指标呈良好趋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相对欠佳,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人工髋关节置换、PFNA内固定均是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前者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PFNA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诊治50名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诊疗成效,评测使用终末期肝脏模型(MELD)评分对肝衰竭的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名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判其临床诊疗成效。并且对50名肝衰竭患者进行MELD评分分组,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观察。结果:血浆置换之后的ALT、AST、TBIL的指标值都比诊治前显著降低,(P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人工肝 临床诊疗成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与护理要点有哪些。方法:选择病例的时间是2018年7月-2020年7月,来源于本院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共确定110例,通过抽签法分组,命名55例为对照组,命名55例为研究组,护理模式各自为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最后评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研究组的DVT发生率要比对照组的DVT发生率低,在数据方面两个组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的运用既能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预防作用,又可以显著性提升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全面推广。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开玄消肿方结合淋巴引流对下肢关节置换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行下肢关节置换后肿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淋巴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及常规康复训练;淋巴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淋巴引流治疗;试验组在淋巴组基础上予开玄消肿方口服,疗程均为1周,日1次;治疗从术后d1开始,于治疗前、术后d3、术后d7观察3组肿胀度、疼痛评分;于治疗前、术后d7、术后d14观察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肿胀度、疼痛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

  • 标签: 术后肿胀 开通玄府 淋巴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半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86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A组患者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B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A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良指标分别为(67.4±8.1)min、(213.7±26.5)ml、(5.2±1.1)d、83.70%;B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良指标分别为(91.3±9.4)min、(406.2±35.3)ml、(7.2±1.5)d、88.40%,数据差异显著P<0.05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A、B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死亡例数,但采取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A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腔隙性梗死,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B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臀部压疮,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相比,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在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中发挥着有效作用。

  • 标签: 高龄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THA)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对象共有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THA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2例)、一组为观察组(42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中,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掌握程度分数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HA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ERAS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汇总应用喉罩和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64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其评价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和喉罩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置管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上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拔管呛咳、拔管体动以及术后咽痛的人数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研究分析得出,对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麻醉时,采取喉罩方式比气管插管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同时操作时间相对较短,苏醒所用时间也较短,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超声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多种高危因素接受髋关节超声筛查的112例儿童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接受的髋关节超声筛查的11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髋关节α角、β角,并经Graf髋关节病理分型分析彩超筛查结果。结果:本研究经超声检查发现,研究组儿童的髋关节α角低于对照组,但髋关节β角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超声检查在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多种高危因素儿童髋关节发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高,能准确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类型,并能显示不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因素中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生的差异性,为患儿尽早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小儿 髋关节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治疗患者中筛选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围期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d、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工作满意度更高,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膝关节置换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做好对应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60例。在术前询问病史,主要包含并发症出现的时间、治疗情况。常规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中人数分别为1例、1例,经比较,试验组效果较优。试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手术持续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为148.35±16.28min、956.78±211.58ml、934.12±120.42ml,经比较,两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人工股骨头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