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咽障碍是重症脑病后期常见伴发症状之一,重症脑病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医颈项部针刺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且效果显著。对近 5 年来颈项针刺治疗重症脑病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针刺 颈项穴位 重症脑病 吞咽困难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化瘀开窍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1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DS-R、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DS-R、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开窍方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精神障碍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精神障碍 化瘀开窍方 针刺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50例行子宫全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7)与对照组(n=73),对照组均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功能训练(Kegel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采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疗程结束即时、术后6、12个月SUI的发生率、1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差异。结果:疗程结束即时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穴位注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及盆底功能训练能明显减少SUI发生率,减少漏尿,改善盆底肌力;表明加用黄芪穴位注射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注射 Kegel运动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冠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且满足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或冠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4d。治疗前后检测腺苷负荷后的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PV),评价冠脉血流储备(CFR),记录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程度并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DPV、CFR、累积最大ST段偏移和ET-1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丹红组腺苷负荷后DPV及C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冠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储备,提高患者对负荷诱发的缺血耐受,该疗效与降低血清ET-1水平有关。

  • 标签: 微血管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 丹红注射液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内皮素-1
  •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纷繁复杂。西医学对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认识不够完善,影响了临床诊疗的发展,使得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误诊率、致残率居高不下。本文借助五运六气理论,从"天人相应"角度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病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反复发作是由于人体不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运行规律,使自身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所致,提出从"个人体质"和"自然气候"两个角度把握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五运六气 双相情感障碍 病因病机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术后精神障碍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为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住院病人的安全提供保障,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分析总结神经内科老年术后精神障碍病人常见特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通过对术后住院精神障碍病人评估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比较实施前后术后精神障碍住院内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1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老年病人的常见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为神经内科术后精神障碍住院病人的安全提供保障,确保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病人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方法:建立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模型,胃饲单味淫羊藿,观察细胞因子IL-2、IL-6、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白消安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大鼠IL-2、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β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味淫羊藿治疗组IL-2、IL-6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IL-1β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单味淫羊藿可通过改善造血系统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减轻免疫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淫羊藿 细胞因子
  • 简介:近日,日本东北大学高山真副教授研究小组表示,已确认汉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对PTSD症(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有效。“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桂皮及甘草等7种生药组成。之前常用于改善自主神经失调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症状。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心理障碍 创伤后 汉方药 压力 柴胡桂枝干姜汤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方防治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期横断面调查中筛选出的60例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患者分层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治疗加益气活血补肾方中药颗粒剂,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加中药模拟颗粒剂,疗程8周,并观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24小时动态血压、心脏舒张功能、安全性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一次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随访。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主要症状积分减少更为明显,其中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瘀血及失眠好转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8.1%,明显高于对照组21.4%(P<0.05)。结论益气活血补肾方对高血压(肝肾不足兼气虚血瘀型)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活血补肾方 高血压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传统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评分、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影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肌纤维平均肌电压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接诊治疗的2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选择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有160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做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血清白蛋白水平、焦虑、抑郁、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病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0岁、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焦虑、抑郁及病情超过三年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为病程较长、焦虑、抑郁情绪、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年龄较大。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风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且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中风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抽签法分组,研究时间节点在2023年1月-2024年3月之间,对照组有40例且行针刺、推拿治疗,而观察组有40例且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治疗,对其展开总结分析。结果: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较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不仅可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还可提高其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