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移位 针灸疗法 牵引疗法 电针 夹脊穴
  • 简介:商宪敏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以正气亏虚,尤其肾虚骨弱为其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气,跌扑外伤及劳损为其诱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则是该病的主要病机.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血瘀脉阻型、肝肾亏虚型4型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总结出以补肾壮骨、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活血化瘀为主的通用基础方,并根据兼夹症的不同在临床中进行药物的加减化裁,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辨证论治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微针刀拔吸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分别采用微针刀拔吸疗法及电针治疗。结果:术后对50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1.2个月)。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15%,远期有效率为91.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疗法——微针刀拔吸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应用电针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于恢复,可以使症状得到迅速缓解。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针刀拔吸疗法 电针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解痉、调整、通络”推拿三步改良法治疗L4-5、L5~S1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5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126例和综合组219例,分别采用“解痉、调整、通络”推拿三步改良法和常规药物和物理治疗。结果:手法组临床治愈18例,好转99例,未愈9例,有效率为92.86%;综合组临床治愈25例,好转175例,未愈19例,有效率为91.32%,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痉、调整、通络”推拿三步改良法治疗L4-5、L5~S1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三步改良法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自拟化浊荡涤汤配合针刺和常规牵引治疗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者均按照上法治疗,观察疗效。用化浊荡涤汤每日一剂,配合针刺腰阳关、上仙、大肠俞、关元俞、秩边、阳陵泉、丰隆、昆仑治疗加常规牵引每日一次,卧硬板床。结果经治3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有效率为100%。结论自拟化浊荡涤汤配合针刺和常规牵引对治疗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得到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 常规牵引 肥胖 自拟化浊荡涤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内化学性臭氧溶解联合物理性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分为臭氧(A组)40例,射频+臭氧组(B组)40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A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5μg/ml的臭氧5ml。B组盘内注射浓度55μg/ml的臭氧后再行突出物或髓核射频热凝,采用JOA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7天、90天、120天)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B组较A组疼痛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80%,臭氧+射频组优良率8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射频热凝 臭氧 颈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并评价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医骨伤推拿加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治疗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9.0%)明显低于对照组(3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