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路志正教授为中医药大家、首届国医大师,从医七十余载,在继承古人基础上,将脾胃、温病学说于临床中的应用做了更系统的阐述及发展,提出"持中央、运四、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路老"持中央、运四"的调理脾胃思想用以临床指导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取穴,效果显著,此法改变了只对局部腧穴、阿是穴的运用,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临床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路志正 持中央 运四旁 针刺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椎阻滞在门诊治疗腹壁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壁慢性神经病理胜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阻滞方法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钙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局部用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壁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取讨超声引导下椎阻滞镇痛治疗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而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 腹壁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门诊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全麻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6h、12h、24h、48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统计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及血管活性药(如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应用情况;监测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20min(T3),清醒即刻(T4)各时间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去氧肾上腺素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0时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MAP水平较T0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1、T2、T3、T4时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两组HR水平较T0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2、T3、T4时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的用量,提高镇痛效果,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肺癌根治术 VAS评分 动脉压 心率
  • 简介:通讯作者杨迎峰,女,本科,主管护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行旁支气管镜时的有效护理配合对重症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地重要性。方法对2010~2012年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行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护理人员配合程度进行观察。结果90%的护理人员均能有效熟练地配合医生的操作,顺利完成检查,并发症明显低于其余10%护理人员。结论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检查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床旁支气管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