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研究时间自2016年1月-2019年3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而研究组34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估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高,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49例,实施全面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均接受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四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5.71%(P<0.05);且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讨论应用有效、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中有效的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且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程度上也有着更大的帮助,对于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升以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患者在护理口腔时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减少患者口腔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溃疡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采取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护理前、后溃疡部位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异味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方法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有效的改善口腔问题,对口腔溃疡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护理 健康教育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加速康复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加速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结果加速康复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应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80例患者分成两个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服务,常规组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少,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能改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提升护理服务效果,促进患者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手术 胃肠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腹痛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患者,联合使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能缓解疼痛状况,缩短治愈时间,临床价值大。

  • 标签: 维生素C 角膜炎 角膜溃疡 治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兰索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Hp根除率(90.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73.81%),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促进其溃疡面愈合,还能提高其Hp根除率。

  • 标签: 兰索拉唑 磷酸铝凝胶 Hp阳性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将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开展此次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5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分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场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采用分期饮食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分期饮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角膜炎及角膜溃疡患者,联合使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能缓解疼痛状况,缩短治愈时间,临床价值大。

  • 标签: 维生素C 角膜炎 角膜溃疡 治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诊断中运用粪便检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患者65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99例为对照组,均行肿瘤标志物和粪便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A724、CA199、以及CEA含量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粪便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结、直肠癌换在这肿瘤标志物+粪便检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粪便检验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对比。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结直肠癌的66例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33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进行对比,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符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有利于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药在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自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6例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肌内注射,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药。结果观察组患儿比对照组惊厥改善较好,高热情况下降明显,观察组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对照组低,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直肠给药在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患儿接受的程度较高,方法简单,操作安全,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洛芬-地西泮混合液 直肠给药 高热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2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均匀分为两组,每组 31例,术后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观察组选择循证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给予循证护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