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治疗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7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统计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处于肝右叶和肝左叶分别占比88.00%、12.00%;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显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灶,CT值约6~40Hu;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现环状强化和无强化分别占比92.00%、8.00%。接受保守治疗和穿刺引流治疗的患者分别占比36.00%、64.00%:接受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在脓腔直径、发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为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实施诊断时,可清晰了解患者的病灶位置和形态,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为患者实施穿刺引流治疗取得的诊断效果更加优异,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 多层螺旋CT 穿刺引流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菌血症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4例我院2019.3—2021.8收治的疑似菌血症患者,均行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经病理检测64例患者中有62例确诊为菌血症。经血清降钙素原检测64例患者中有60例阳性,4例阴性,经血液细菌培养检测64例患者中有51例阳性,13例阴性。两种检测方式的特异性相近(P>0.05),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准确性(93.75%)、灵敏性(95.16%)均比血液细菌培养检测的准确性(79.69%)、灵敏性(80.64%)要高(P

  • 标签: 血液细菌培养 菌血症 血清降钙素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表现出的病原学情况,并观察给予微生物检验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的病原学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展开微生物检验,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10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完成微生物检验后,共检出960株菌株,其中400株属于病原菌。就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分别包括160株副溶血性孤菌、9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4株变形杆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68株沙门菌。结论:微生物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可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数进行充分明确,并且对于菌种可以有效判断,从而临床研究针对性方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展开对应治疗,使其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高。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原学 研究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7月--2023年12月,研究对象:98例我院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组依据:按照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对照组(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和实验组(甲硝唑),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将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风险较低,有利于改善他们的预后。

  • 标签: 甲硝唑 细菌性阴道病 克林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验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儿童细菌性感染患儿与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接受血常规和CRP的联合检测,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数据差异。结果:疾病组和健康组患儿的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显著,P<0.05。单独检测CRP阳性率高于血常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技术方式优于两种技术的单独检测,且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crp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对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对患儿的粪便实施微生物检验与药敏试验,并对获取的结果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100例患儿检出菌株80株,包括沙门菌56株(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25.00%),其他病原菌4株(5.00%)。沙门菌对药物耐药率最高为阿莫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药物耐药率最高为复方新诺明,针对年龄<2岁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为65%,低于年龄≥2岁患儿病原菌检出率的96.25%(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诊断儿童细菌性腹泻患儿,效果明确,还可获取致病菌分布情况,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儿童细菌性腹泻 诊断
  • 简介:摘要食物及食品安全问题是现今社会各界均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与居民健康安全息息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群发性等特点,除却对患者健康产生威胁外,还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临床诊疗中食物中毒患者多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孤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见,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有赖于明确高效的诊断,微生物学检验是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本文主要就微生物学检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检验结果与价值进行分析。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细菌性食物中毒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图WoMo-Ι五联检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份样本同时做革兰染色查找线索细胞和五联检。结果革兰染色查找线索细胞的BV阳性率仅为38.9%,而安图五联检的BV阳性率为93.6%。结论安图五联检明显提高了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更能满足临床的需求。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BV) 安图五联检 革兰染色 线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RP结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细菌组与病毒组,细菌组为实验组,病毒组记为观察组,每组患儿各计50例。对两组患儿施行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细菌组患儿CRP指标与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病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RP结合血常规检验 儿科 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学检验中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了2019年-2020年我中心收治的78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35例食物中毒患者的呕吐物、30例与此次中毒有关的厨师进行手拭子和1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操作间进行采样检验,从而分析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本次检验所有行为符合相关标准。结果:78例食物中毒事件所采集的微生物检验,从细菌种类检测结果来看,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48.33%,检出率最低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8.33%;从样品分类来看,检出率高的是食品,检出率最低的是厨具。结论:加强对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能够详细的了解导致中毒原因,分析细菌的污染源,从而为临床医治和诊断开展奠定基础。

  • 标签: 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分析应用价值。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6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收治的呼吸道感染 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结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共计120例,分别采取线索细胞检查、pH值测定、胺试验和BV快速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四种方法下的诊断结果。结果线索细胞检查在四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最高为69.17%,其次是BV快速检测检出率为67.50%;其中BV快速检测检出率与线索细胞检出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H值测定检出率和胺试验检出率与线索细胞检出率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工作中应用BV快速检测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等优点,可别列为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首选方式;在整体诊断工作中可以联合pH值测定和胺试验以保证诊断效果的准确性;线索细胞检查可起到良好的补充说明的作用。

  • 标签: 临床检验方法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结果 BV快速检测 线索细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