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四种真菌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早期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高危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感染、拟诊、临床诊断和确诊4组,并对4组患者进行MDRA评分、IFIRSS评分、Sevilla评分及Candida评分,评价四种评分方法对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275例高危患者,非感染组138例,拟诊组63例,感染组74例(其中临床诊断组64例,确诊组10例)。感染组患者年龄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74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假酵母菌74株,主要为白假酵母菌60株(81.1%)。MDRA评分阳性114例(41.5%)、Candida评分阳性83例(30.2%)、Sevilla评分阳性42例(15.3%)、IFIRSS评分阳性23例(8.4%)。四种评分方法中MDRA评分灵敏度(Se)较高(59%),但特异度(Sp)最低(66%);IFIRSS评分Sp较高(91%),但Se极低(9%);Sevilla评分Sp最高(96%),Se尚可(45%);Candida评分的Se最高(68%),Sp较高(90%)。结论Sevilla评分有较高Se和Sp,可用于早期诊断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Candida评分诊断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与临床诊断标准总符合率最高,Se、Sp均较高,对侵袭性假酵母菌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

  • 标签: 侵袭性假丝酵母菌 评分 诊断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经筛查确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中药熏洗联合口服氟康唑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用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并对两组的痊愈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阶段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92%)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和92%),P<0.05。观察组各阶段的复发率(分别为0.00%、4.34%、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63%、33.33%、54.17%),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尤其针对该病的复发有显著疗效。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药熏洗 氟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取克霉唑治疗,治疗组44例患者采取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1%较对照组治愈率36.6%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未出现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14.6%,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肝肾功能异常,仅个别患者阴道灼热。结论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可降低该病复发率。

  • 标签: 克霉唑 氟康唑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巴肼片(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速释片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速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7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9,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速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多巴丝肼片 盐酸普拉克索速释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导定位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方法:2021年6月到2022年7月,选取70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导定位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结果:观察组五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导定位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可有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指标更好,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手术指标 并发症率 传统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 单孔腹腔镜导丝定位法经皮腹膜外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洗内服配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R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复发性假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常规西医治疗加以中药局部外洗、内服治疗.对照组77例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愈率观察组92.3%,对照组61.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仙夫洗剂外用 中药汤剂内服 克霉唑栓
  • 简介: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支内预留双导与传统预留单导,在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导于边支内;B组(52例)放置双导于边支内。2组患者均采用必要性支架植入技术,在完成主支内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间边支闭塞的发生率、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导的时间、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情况。结果A组7例(13.2%)发生边支闭塞,B组0例发生边支闭塞,P<0.05;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37.7%(20例),B组11.6%(6例),P<0.05;完成交换导的时间,A组(26.4±13.6)min,B组(14.2±10.6)min,P<0.05。A组中有22例(41.5%)边支植入支架,B组有5例(9.6%)边支植入支架,P<0.05。结论在真分叉病变中,双保护导较传统的单导放入边支或重要分支,在完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支架置入后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丢失,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保证交换导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边支支架的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

  • 标签: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 边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实施克霉唑阴道片的基础上予以氟康唑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开始时间2017年1月止于2021年10月,从该时间段内在我所接收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中选出3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形式进行分组,15例患者予以克霉唑阴道片纳入常规组,15例患者予以克霉唑阴道片的基础上实施氟康唑治疗纳入研究组,对2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阴道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0%,(P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 克霉唑阴道片 氟康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VVC)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双唑泰组和咪康唑组,每组65例,分别采用双唑泰栓与咪康唑栓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VVC评分,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与咪康唑组比较,双唑泰组治愈率以及有效率均显著提高(60.00%VS49.23%,92.31%VS80.00%,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12周,双唑泰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咪康唑组(12.31%VS24.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VC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双唑泰组治疗后VVC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与咪康唑栓比较,双唑泰栓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且复发率较低,具有临床进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双唑泰栓 咪康唑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效果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导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对 SLN、可疑淋巴结分两组标本行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差异。 结果 SLNB检出率为 93.5%,可疑淋巴结检出率为 99.3%。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 118例,腋窝淋巴结阳性 21例,其中 SLNB阳性 17例, SLNB联合可疑转移淋巴结活检阳性 21例。 SLNB有 4例假阴性,假阴性率 19.0%(4/21),敏感性 81.0%(17/21),准确率 96.9%(126/130)。 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未见假阴性,敏感性 100%(21/21),准确率 100%(139/139)。较单纯 SLNB, SLNB联合可疑淋 巴结活检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两种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导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

  • 标签: 乳腺癌 可疑淋巴结活检 超声引导导丝定位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 报道3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导断裂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本组3例患者术中导断裂均发生在置入软组织扩张器械时且均听到了明显的异响。导的断裂均经C-臂透视得以证实。结果 3例患者中断裂的导均被完整取出。第1例患者断裂的导尾端位于切口附近筋膜层位置,用血管钳沿穿刺方向予以钳夹取出;第2例患者断裂的导尾端在C臂透视下用常规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第3例患者断裂的导尾端在椎间孔镜直视下用镜下髓核钳予以完整取出。结论 操作不规范、器械老化及患者个体肥胖、肌肉发达等均是椎间孔镜术中发生导断裂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导断裂,首先要确认导断端尾端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及方法将断端予以取出。

  • 标签:   椎间孔镜,并发症 导丝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伊曲康唑与咪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药效经济学。选取20201月~20209月间经互联网问诊的80例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乙组给予硝酸咪康唑治疗。对两组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和化验结果的上传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两组临床治疗疗效,采用药物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组药效经济学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50%,显著高于乙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用药方案的C/E值最小,说明该组单位治疗的成本最小;甲组方案总有效率最高,但C/E最大,明该组单位治疗的成本最大。相对甲组用药方案,乙组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增加的成本为减少5.66元。结论虽然咪康唑在治疗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的效果上不及伊曲康唑,但其治疗成本较低,药效经济学更优。

  • 标签: []伊曲康唑 咪康唑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药效经济学 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构建白假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P2.为以其作为基因疫苗进行免疫动物实验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白假酵母菌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获取SAP2基因,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和SAP2基因行EcoRI和XhoI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纯化,连接酶切产物,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筛选菌落和测序鉴定。结果经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分子量与预计相同,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电泳获得预期的SAP2条带,测序证实为正确的SAP2序列。结论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可以方便而高效地构建pcDNA3.1/SAP2重组质粒,该质粒能直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使重组质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2基因 重组质粒 基因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巴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帕金森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最早治疗的时间为2019年9月,最晚治疗的时间为2021年9月,随机将120例患者平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多巴肼片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多巴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及MMSE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结论多巴肼联合金刚烷胺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降低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金刚烷胺 多巴丝肼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斑马导引导气囊导尿管改良导尿术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导尿成功率。方法将80例经B超证实Ⅱ度及以上前列腺增生症需行导尿术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蜡油润滑导尿法导尿。试验组经局麻沿尿道直视下进入输尿管镜,插入斑马导,退出输尿管镜,将气囊导尿管头部剪平,露出小孔,沿斑马导置入尿管入膀胱,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20ml,退出斑马导,轻轻向外牵拉至尿道内口。结果试验组导尿成功39例.成功率97.5%;对照组导尿成功30例,成功率75.0%,两组导尿一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导尿术导尿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输尿管镜 斑马导丝 导尿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重度外阴阴道假酵母菌病(S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妇科确诊的重度VVC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8例,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治疗7天;B组48例,阴道放置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通过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治疗后VVC分别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瘙痒和疼痛)在治疗后7.3h就缓解,而A组30.2h后才出现明显好转,A组停药7~14d复诊,临床有效率为83.3%;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5%。B组停药7~14d复诊的临床有效率为93.75%,停药30d复诊,复发率为2.08%。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B组仅2例有轻微的阴道刺激感,结论阴道泡腾片可更有效、迅速治疗SVVC,且安全、副反应小。

  • 标签: 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两性霉素B阴道泡腾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复发性 假酵母菌性阴道炎 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克霉唑、氟康唑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复发性 假酵母菌性阴道炎 患者 70 例展开对照研究,患者治疗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将 7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选择氟康唑单药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用药方式为基础选用克霉唑,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对比,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 :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疼痛、外阴瘙痒、烧灼感以及白带异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 P 均 <0.05 。 结论: 在复发性 假酵母菌性阴道炎 治疗过程中选择应用克霉唑、氟康唑联合用药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霉唑 氟康唑 复发性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白色假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以240名妊娠合并假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期2018年1月-2020年1月,以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120名患者予硝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一组120名患者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表现呈总有效病例数为107,占比89.16%,对照组疗效表现呈总有效病例数为113,占比94.16%,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合并白色假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与克霉唑阴道片的临床效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在价格方面较凯妮汀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 标签: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妊娠 白色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