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56例(64个),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及病理检查。结果56例患者(64个),良性37例(43个),恶性19例(21个)。良性肿块的应变率低于恶性肿块(P<0.01)。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5%、88.4%、89.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 乳腺结节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ysmexXN-1000血液分析仪荧光(PLT-F)和阻抗法(PLT-I)检测低于参考下限血小板的准确性,探讨PLT-F对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应用意义。方法将血小板减低标本分为低值组和中低值组,应用PLT-F、PLT-I模式检测220例血小板减低标本,通过人工镜检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学检查,以镜检为参考方法,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PLT-F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优于PLT-I。PLT-F大血小板报警提示特异性84.1%,灵敏性68.8%;PLT-I大血小板报警提示特异性则为73.2%,灵敏性为76.1%。PLT-F血小板聚集报警提示特异性85.1%,灵敏性100.0%;PLT-I血小板聚集报警提示特异性则为90.8%,灵敏性为72.0%。结论与PLT-I相比,PLT-F对血小板减低标本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LT-F报警信息对提示血小板假性减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荧光染色法 电阻抗法 血小板假性减低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耳穴贴压对慢性心衰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为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的64例慢性心衰病患者,按照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运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并对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以及耳穴贴压的费用、耗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应用了耳穴贴压疗法的患者,均认为症状有所缓解;90%患者对耳穴贴压疗法依从并满意;耳穴贴压疗法的单次费用为10元,耗时为5±2分钟。结论《心衰病中医护理方案》耳穴贴压临床的效果良好、效费比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慢性心衰病 耳穴贴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对产妇的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80例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对照组80例采用分娩时的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时的心理状况和分娩的最终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状况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良好,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联合分娩球护理可以降低难产率,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 分娩球 疼痛分级 产时心理
  • 简介:目的对比一步和两步法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的效果。方法使用一步和两步法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观察2组死亡率以及术后4、8、12周肌酐、尿素氮的水平。结果一步组术后4周死亡率17.65%,二步组术后4周死亡率29.41%,2组均成功建立肾衰模型,且术后8周2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步和两步法均可成功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一步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死亡率可能更低。

  • 标签: 5/6肾切除 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三阶段诊断对胎儿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52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病胎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脏病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超声系统诊断以及心脏三节段诊断进行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胎儿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心脏三节段诊断对胎儿心脏病诊断率上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在不同类型心脏病诊断率上也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系统诊断,P<0.05。结论心脏三节段诊断对胎儿心脏病诊断价值较高,判断结果较准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心脏三节段诊断法 超声系统诊断 心脏病 胎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华林用于持续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抗凝治疗临床观察及治疗不足原因分析。方法入选本研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华林组(治疗组)34例与阿司匹林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华林初始剂量2.5mg/d晚饭后口服,依INR目标值(INR2.0~3.0)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口服。观察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出血出现1例(2.94%),因病人摔倒后出现,死亡。对照组脑梗死5例(14.70%),其中1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3例多发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2例致残,脑卒中发病率较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尿1例,主要为留置尿管感染,服用左氧氟沙星,停药1~2d后好转。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林在预防持续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效果显著,安全性与阿司匹林无明显差异。我国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林抗凝治疗严重不足。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 抗凝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蛋白芯片对结核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49例结核性胸膜炎及77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检测其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构建单独或3种结核抗体联合应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ROC曲线,并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进行相关比较。结果LAM、16kD、38kD、联合检测和抗酸染色的敏感性分别为69.39%、24.49%、69.39%、69.39%和22.45%,特异性分别为92.21%、100.00%、100.00%、100.00%和97.40%,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3.33%、70.63%、88.10%、88.10%和68.2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62、0.85、0.85和0.60,联合检测结核抗体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P〈0.05)。结论联合检测LAM、16kD及38kD结核抗体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准确、便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蛋白芯片 抗体 结核 胸膜炎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在尿液分析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间10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收集每位体检者的晨尿作为研究标本,分别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对每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在检测红细胞阳性率方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较传统手工高。在检测白细胞阳性率、尿蛋白阳性率方面,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较传统手工低。但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尿液分析检测的实际工作中,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均为有效的检测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运用两种检测方法,提高尿液分析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传统手工法 尿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站近两年收治的200例宫颈癌筛查人群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100例,观察组与参考组分别采用液基细胞学法和传统巴氏涂片进行筛查,并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制片满意率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在宫颈癌Ⅱ-Ⅲ级的检查符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巴氏涂片,能够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在宫颈癌筛查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巴氏涂片法 液基细胞学法 宫颈癌筛查
  • 简介:目的建立阳离子色谱检验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中锂、钠、铵、钾、镁、钙6种阳离子的检测技术。方法采用离子色谱,阳离子分析柱CS12A,以20mmol/L甲基磺酸作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ml/min。结果在0.02~1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RSD〈6.24%,回收率为98.37%~110.50%。锂、钠、铵、钾、镁、钙阳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3、0.04、0.03、0.05、0.04mg/L。结论该方法简便省时,准确度、精密度良好,能满足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的检测要求。

  • 标签: 离子色谱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 6种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腰骶部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45%VS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的降低,腰骶部骨密度明显的升高,并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壮骨针刺联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酸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 标签: 益肾壮骨针刺法 脉冲电磁场 原发性骨质疏松 慢性腰酸背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采用输液泵等比调节滴速在引产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入选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孕妇3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输液器调节缩宫素滴注速度引产,观察组采用输液泵等比调节缩宫素滴速进行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活跃期宫颈扩大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强直性收缩发生率与输液器故障发生率分别为0.0%与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与26.0%,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采用输液泵等比调节滴速在引产中的安全性高,准确性好,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宫素 输液泵等比调节滴速 安全性 准确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采用微柱凝集和体外溶血试验两种配血方法输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AIHA并且需要输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微柱凝集组与体外溶血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微柱凝集以及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疗效。结果体外溶血组输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微柱凝集组(95.00%VS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RBC与Hb水平均明显的升高,TBIL含量明显的降低(P<0.05);与微柱凝集组比较,体外溶血组RBC以及Hb升高更加显著,TBIL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可以筛选到更加适合的供者红细胞,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有效。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微柱凝集法 体外溶血试验 输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