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治疗AMI的首选办法,但标准PCI术由于球囊在病变部位的反复扩张,致使病变处粥样斑块破裂、血栓破碎,形成微血栓,即不能完全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且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引起远端栓塞和微循环功能不全,即所谓的“无流现象”,影响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恢复。研究证实,无流现象的发生与冠脉内介入治疗的方式有密切关系,是急诊PCI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也是AMI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 标签: 急性 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治涂阳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130例(2002年1月—2014年6月)治涂阳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按时服药率、按时复查率、按时验痰率,并探析年龄、文化程度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率、按时复查率、按时验痰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低按时服药率、按时复查率、按时验痰率越高。结论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结核病患者的从医行为,且患者的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循证护理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循证护理 复治涂阳患者 遵医行为
  • 简介: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多是由于宫内或产程中出现窒息,致使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及间质水肿,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全身脏器均可有不同程度受损,有的可合并颅内出血和吸入性肺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或出现运动、感觉、听力及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因此,对本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近三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制剂脑饮配合高压氧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 脑复饮 临床观察 早期综合治疗 脑组织缺氧
  • 简介:治肺结核是当今全球结核病控制领域中的迫切课题,是结核病控制项目的主要内容,也是结核病化疗的重要对象。治肺结核有些已经耐药或多重耐药,即使部分患者目前无耐药,若不进行规范合理治疗和管理,也可能会发展成为耐药,甚至造成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

  • 标签: 肺结核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和治愈率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其疗效和治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如皋市2007年至2012年登记的全部416例首次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有关资料,对其治疗转归进行队列分析,并对影响其疗效和治愈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四格表χ2检验。结果研究的416例首次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体治愈率为82.7﹪;其三种类型中不合理或不规律用抗结核药品治疗≥1个月患者治愈率为87.9﹪高于总体(P<0.05);复发患者治愈率为78.5﹪与总体无差距(P>0.05);初治失败患者治愈率为14.3﹪明显低于总体(P<0.01)。患者合并糖尿病、全程督导管理、耐多药三个因素对其治愈率有明显影响(P均小于0.01)。患者年龄、性别和伴有空洞形成三个因素对其治愈率无明显影响(P均大于0.05)。结论制订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严格执行以全程督导管理为核心的DOTS结核病控制策略,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合并症和并发症,能有效提高首次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和治愈率。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治疗转归 DOTS 策略 全程督导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张容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机械通气及血流动力稳定的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压力容积曲线法分别对呼气末正压5cm、10cm及15cm的H2O(1cmH2O=0.098Kpa)时的肺张容积,观察患者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呼气末正压(PEEP)5cm时的H2O肺张容积为(40.3±12.6)ml,10cm时为H2O肺张容积为(122.4±41.6)ml,15cm时的H2O肺张容积为(178.9±46.6)ml,表明患者的H2O肺张容积随着呼气末正压水平的不断升高而升高,两者间为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PEEP水平的升高患者的动脉氧合指数也随之升高,且其变化和肺张容积为正相关关系(r=0.486,P<0.05)。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气末正压与肺张容积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呼气末正压(PEEP)与动脉氧合指数间也为正相关关系,患者的PEEP水平越高其肺张容积就越大,其动脉氧合指数则会显著升高。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容积 氧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心电图室收治的100例早期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 组(18~45岁,n=38)和 C组(>45岁,n=32)。三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三组各项参数包括HRV指标、J波出现的导联情况、ST改变程度及参数之间的差异。 结果:B组和C组的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 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和 C 组 V2~V3  高于 A 组,V4~V5  低于 A组, B 组的Ⅱ、Ⅲ、aVF 低于 A 组,C 组的Ⅱ、Ⅲ、aVF 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和 C 组 ST 段抬高距离高于 A 组,且 Q-T 离散度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 ERS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判断 ERS 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为 ERS 的临床监测提供新的理论±据,正确评估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早期复极 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年龄
  • 简介:摘要耐多药结核病是指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者。耐多药肺结核常规化疗空洞难以闭合,痰菌难以转阴,治疗效果差,是结核病控制的棘手问题。目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呈逐渐增多趋势,给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带来极大困难。为了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治耐药结核病人的生活质量,科学治疗,我们对莫西沙星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

  • 标签: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索分析治肺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现况以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的药学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至2013年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疾病的100例患者进行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调查,患者规则服药率、不规则服药率来作为本次研究评判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好坏的指标。结果本次选取的100例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患者中只有15例患者服药规则即15%,其余的85%患者服药不规则。分析其主要原因是30%的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的问题,而21%的患者则是因为工作忙忘记服用,18%的患者是因为家庭负担的原因,而其余16%患者是因为自觉症状减轻而停药。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影响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因素多种多样,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在治涂阳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治涂阳肺结核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50例,对照组应用卷曲霉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 3个月、 6个月、 9个月时痰菌阴转率( 78.00%, 83.34%, 88.10%)高于对照组( 64.00%, 71.43%, 73.81%)( P< 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 95.24%)高于对照组( 83.34%)( P< 0.05);观察组空洞改善率( 77.78%)高于对照组( 51.42%)( P< 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 100.00%)高于对照组( 85.72%)( P< 0.05);两组不良反应( 26.19% VS38.10%)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涂阳肺结核 复治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83-01摘要目的分析启东市海镇五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法整理海镇2009~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用EXCEL软件分别统计出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病例数,计算发病率,比较恶性肿瘤不同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该地区五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平均为406.78/10万,其中男性460.35/10万,女性355.00/10万,经标化后发病率平均为279.86/10万,其中男性321.50/10万,女生243.22/10万。发病趋势总体呈小幅波动,但相对平稳;性别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其中35岁以后发病率开始增加,75岁以后发病率达到高峰,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65.26岁,女性为61.19岁;该地区最近五年中,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癌、食道癌、膀胱癌、白血病,乳腺癌已成为该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结论启东市海镇五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比较平稳,但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所推迟。女性子宫癌、乳腺癌发病顺位明显上升,是值得该地区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恶性肿瘤,发病率,农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坤康灌肠结合妇科电烫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门诊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行坤康灌肠结合妇科电烫理疗治疗,治疗中关注心理护理。结果治愈3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治疗率达84%。结论坤康灌肠结合妇科电烫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操作简单,患者无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力度,病人配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成药灌肠 妇科电烫理疗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舒眼液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36例72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舒眼液滴眼,均4次/日,治疗2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S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time,BUT)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UT、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联合贝舒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

  • 标签: 复方右旋糖苷70眼液 贝复舒眼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化疗治疗治涂阳肺结核(TB)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03月~2016年03月我院收治TB病例中选择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均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3+为(1434.40±138.31)、CD4+为(689.21±99.29)、CD8+(499.31±45.49)均高于对照组(1000.88±132.81,577.41±90.25,398.32±45.53),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在化疗基础上给予TB患者左氧氟沙星,可改病人外周血内T细胞亚群实际水平,获得更好疗效,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化疗 复治涂阳肺结核 外周血T细胞亚群
  • 简介: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目前外科手术仍是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是困扰眼科医生的一大难题.探讨复发原因、完善治疗方法是多年眼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角膜缘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为眼表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前景.于2002~2004年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贝舒滴眼液治疗单纯性翼状胬肉51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翼状胬肉 贝复舒 角膜上皮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创面 胬肉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巴派特联合胃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1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7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和胃春,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上腹痛、腹胀及上腹烧灼感症状缓解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春组为(P<0.05)。结论联合用瑞巴派特和胃春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胃春或瑞巴派特。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瑞巴派特 胃复春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