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个地区煤矿工人的尘肺病现状与防治对策。方法:选 2某地区的煤矿工人 1231名,全部煤矿工人均实施职业体检,分析煤矿工人的尘肺病患病情况。结果:混合工发病年龄、发病工龄与纯掘进工、纯采爆工相比,数值明显要小,对比有明显的差异, P< 0.05。结论:为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需要根据尘肺病的发病现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煤矿工人 尘肺病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查外来彝族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彝族农民工知识提高情况。结果彝族农民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下一代等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知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免费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3?01%上升为63?30%,高危性行为比例由55?04%下降为11?54%,安全套使用率由11.25%上升为33.19%。结论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标签: 艾滋病 外来务工 彝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方法对2011年3月我们对某工厂3个车间的外来劳务工885人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5.5%;(2)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6.4%),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知晓率较底(43.8%)。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的知晓率低。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 标签: 艾滋病 知晓率 外来务工人员
  • 简介:1998年8月调查了兰州市21个建筑工地34家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状况,发现工地食堂多由包工队自办(64.36%),就餐者民工占89.19%。由于经济、文化条件限制,工程承建单位和监督部门忽视了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导致食堂卫生设施和食品加工过程达不到卫生要求。建议:(1)卫生监督部门将此纳入监督管理范畴,加强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2)建筑工程承建单位搞好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管理,配备卫生设施,使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加工过程达到卫生要求。

  • 标签: 工地食堂 食品卫生状况 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陶瓷企业作业场所职业性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探讨陶瓷企业噪声职业病危害有效防控措施,为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9家陶瓷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758名为噪声组,不接触噪声的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作业工人116名为对照组,进行听力测定、心电图、血压等健康检查,并对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产车间噪声超标率达67%。企业对防治职业性噪声存在布局不合理、减振降噪措施缺乏、劳动者个体防护缺失等不足。结论职业性噪声对劳动者听力、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布局生产设备,落实减震降噪措施,加强劳动者个人防护,缩短接触噪声时间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防控噪声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噪声 陶瓷 听力受损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126名接触SO2的工人和98名不接触S02的工作人员进行内科、五官科、胸部X线、肺功能的检查,并对脱硫作业环境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低浓度二氧化硫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得出结论工人刺激症状明显,长期接触低浓度SO2损害工人呼吸系统健康。

  • 标签: 低浓度 二氧化硫 健康影响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型企业10家,每家80名外来务工人员,小型企业10家,每家4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下(84.03%)、文化水平偏低(初中占64.50%)、《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正确回答率偏低(37.70%)、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知识正确回答率极低(分别为1.30%、3.70%和1.10%)、职业卫生相关态度评分较高(3.0~4.5分)、半数以上的人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平均得分3.0)。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职业卫生及相关知识培训,促使良好行为的养成。

  • 标签: 职业卫生 外来务工人员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接触工人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情况及其对外周血象改变的影响。方法以苯接触工人为对象,共计500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3月-2021年10月,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知晓情况,并测量外周血象情况,详细统计异常率。结果500例工人中,不太了解260例(52.00%),一般了解135例(27.00%),完全了解105例(21.00%)。三组工人的外周血象异常率比较,差异P

  • 标签: 苯接触工人 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 外周血象
  • 简介:了解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相关态度、行为和需求,为制定宣传干预计划提供客观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有1.2亿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他们大都为15~49岁的青壮年,由于生理、心理和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这些因素将会造成艾滋病等其它传染病的传播。

  • 标签: 乡镇 务工人员 艾滋病 知识 态度和行为 需求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地震灾区建筑工地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对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提高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选取地震灾区什邡市大型建筑工地4家,对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现场答卷,问卷当场收回,使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援建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3.1%,知晓率较高的为共用注射针具能传播艾滋病和血液或血液制品能传播艾滋病,为84.4%;知晓率较低的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仅30.1%。结论援建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仍较低,但对部分艾滋病的认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援建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增强援建人员防制艾滋病的意识很有必要。

  • 标签: 地震灾区 建筑工地 艾滋病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评价,以制定有效的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地区企业中选取2家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实验组SCL-90测试总分160分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为期6月的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外来务工人员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中的人际关系(t=1.975,P<0.05)、抑郁(t=2.258,P<0.05)、焦虑(t=2.027,P<0.05)、恐怖(t=2.325,P<0.05)及阳性项目数(t=2.280,P<0.05)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后,可以提高其对自身的情绪控制水平、改善其心理环境,有助于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SCL-90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昌吉州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评价多年来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对煤矿工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昌吉市屯堡煤矿、开源煤矿、三屯河红星煤矿、锍矿,玛纳斯县德祥煤矿等五个煤矿的工人进行了面对面询问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7条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2.7%;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1%;广播电视是获取肺结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34.9%)。结论今后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将煤矿工人作为重点人群,把结核病知识和有关政策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不断提高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水平。

  • 标签: 煤矿工人 结核病 知晓率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探索制作适合不同人群的相关资料及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户籍农村居民400名、本地户籍城市社区居民200名及外来务工人员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5%的外来务工人员及91.2%的本地居民需要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电视是当前不同人群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占75.0%。40.1%的农村居民从广播获得相关知识。42.3%外来务工人员靠人际传播获得相关知识。分别有22.0%、19.4%和13.1%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取健康知识。结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量大;电视仍然是不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3种人群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得健康知识的比例均较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机构传播健康知识的力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需求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年高校教师人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设计的量表,通过体检抽取45-60岁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其项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心电图以及B超检查。结果受检人群超重率52.4%,肥胖率18.5%,其中男性超重率62.6%,肥胖率21.8%;女性超重率40.5%,肥胖率13.6%,男女超重率比较(P<0.01);肥胖率比较(P<0.05)。通过分析受检者BMI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两者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超重及肥胖组受检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超重组(P<0.01)。结论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中年高校教师应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人体质量指数 中年高校教师
  • 简介:目的了解凭祥市越南籍跨境务工人群艾滋病血清学状况及行为学特征,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份,在广西凭祥市的弄怀和浦寨2个边境贸易城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接受调查的400人中,艾滋病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5.86%,但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59.60%;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89.75%)。6.34%的男性对象承认最近1年内有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为55.56%;97.60%的已婚对象最近1年内与配偶或固定性伴有性关系,最近1年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0%,最近1次与配偶或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安全套的使用率只有8.77%。HIV抗体阳性率为1.00%(4/400),梅毒、丙肝检出率分别为0.75%(3/400)和2.50%(10/400)。35.00%的调查对象在过去1年中接受过外展服务。结论跨境务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获得宣传教育和干预服务的比例较低。急需针对跨境务工人群的薄弱环节加强宣传干预,同时提高宣传干预的覆盖率,推广使用安全套倡导安全性行为,控制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清学 行为科学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2009年1月6日7时20分,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区监督所报告,后沙峪镇枯柳树村4名外来务工人员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现在顺义区医院急诊处就诊。接到报后,区CDC立即派出疫情小分队人员前往顺义区医院和就餐现场进行调查。

  • 标签: 汽车 一氧化碳 中毒
  • 简介:目的:调查雅安地区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一线工人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机关工作人员1136人和企业一线工人(企业管理者不列入此组)2477人的空腹血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并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机关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平均水平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企业一线车间工人(P〈0.01)。结论: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和人们的运动,体力劳动,饮食习惯,工作性质,思想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患病率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施工人员对鼠疫的知识掌握情况,科学评估西藏自治区拉林铁路巴朗段施工人员感染鼠疫的风险,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9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75/296)的人知道鼠疫宣传中的“三不”和“三报”,45%(45/296)认识旱獭,59%(59/296)的人认为给不明原因死亡的绵羊、狗剥皮会感染鼠疫,69%(69/296)的人认为跳蚤能传播鼠疫;2.4%(7/296)曾剥食不明原因死亡动物,3.0%(9/296)的施工人员曾买过旱獭制品,7.1%(21/296)曾捕猎旱獭。结论2016年西藏自治区拉林铁路巴朗段施工人员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高危行为,施工工人存在一定的感染鼠疫的风险。

  • 标签: 西藏 铁路 施工人员 鼠疫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