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提起“铁娘子”这个称号.许多人都知道指的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通常称其为撒切尔夫人,她1979年至1990年担任英国首相)。时隔二十六年后,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府迎来了第二位“铁娘子”.她就是刚刚从卡梅伦手中接过权杖的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

  • 标签: 英国首相 英国历史 特蕾莎 唐宁 撒切尔夫人
  • 简介: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财政收入领域,英国财政体制完成了从中世纪“王室财政”体制向近代议会财政体制的转变。转变取决于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王室财政”体制的财政收入构成主体是国王的正常收入,而议会财政体制的则是议会税收收入。构成主体的转换以内战爆发为契机,集中发生于复辟时期。

  • 标签: 财政体制 财政收入构成 演变 王室财政体制 议会财政体制
  • 简介:荒淫无度的查罕杰(1569年-1627年)皇帝的头衔,其含义为“世界的征服者”。莫卧尔帝国:印度的伊斯兰教国家。1526年帖木儿后裔巴卑尔攻占并灭亡德里苏丹国后所建。阿克巴统治时期(1556年-1605年)几乎统一南亚次大陆。文中的查罕杰皇帝于1605年至1627年为莫卧尔帝国统治者。

  • 标签: 帝国 大使 英国 伊斯兰教国家 南亚次大陆 统治者
  • 简介:<正>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是一个通过对政治结构的不断调整来逐步完善资本主义统治体制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巩固与发展1688年政变成果,以及适应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不仅为十九世纪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开辟了道路,而且成为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整个政治上层建筑改革的前奏曲。

  • 标签: 十八世纪 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 英国史 资本主义现代化 议会选举
  • 简介:本文是郭嵩焘和刘锡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笔者着重探讨在郭嵩焘和刘锡鸿的政治思想中最主要的问题意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意识和他们看到的西方有什么关系这类的课题。笔者想强调的是:第一,我们在他们出使之前的所有的文章中能看到他们的问题意识——“士大夫在那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担负什么任务?”第二,他们从这个问题意识来观察西方社会,特别关注英国的“官”和“民”的关系。并且他们对英国政治的看法之间有思路的差别。

  • 标签: 郭嵩焘 刘锡鸿 士大夫观 英国政治观 官民
  • 简介:英国本土学界的中古政治史研究百年:彩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向。斯塔布斯所代表的“追求民主”的宪政主义解读模式在20世纪中期就已被放弃。二战前后以麦克法兰为代表的学者引入群体人物学的研究方法,转而以“追求利益”的庇护关系解释中古政治现象。麦克法兰创立的功能主义解读模式强调中古王权与领主之间的基本和谐,突出政治史中人的因素和细节探索,从而推动了地方史和人物史研究的勃兴。麦克法兰比斯塔布斯更像是当代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奠基者。近二十多年来,新生代史家试图改变麦克法兰模式造成的研究细碎化弊端,把思想因素重新引入中古政治史研究,其中卡彭特等人倡导的“新宪政史”力图对英国中古政治发展再次进行宏观的观察与解释,不过强调这是“没有宪政主义”的宪政史,并非试图回到斯塔布斯。然而这一探索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成果问世。

  • 标签: 宪政主义 群体人物研究 庇护关系 新宪政史
  • 简介:由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2010年年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召开。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110余篇。学者们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 标签: 世界近代史 2010年 国际研讨会 近代史研究 学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