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本刊于七月二十五日在莫干山召开了座谈会,讨论怎样办好《外国心理学》的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在杭州的部分编委及来自全国十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共20多人。编辑部的工作同志向大家汇报了杂志创办经过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会同志们热烈发

  • 标签: 心理学 主要问题 心理研究 哲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 高等院校
  • 简介:采用时重复启动范式进一步探讨言语理解中信息表征的方式。实验1探讨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学习阶段采用句子理解任务,测验阶段进行图片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匹配和不匹配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2探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结果同实验1,说明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也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3在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都采用句子理解任务,结果发现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快于未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高于未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说明前两个实验中没有出现学习效应是因为两个阶段任务类型差异较大造成的。综合3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排除策略影响后,言语理解中没有产生知觉符号表征,先前句图匹配范式下的知觉符号表征很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表征。

  • 标签: 重复启动 听力理解 阅读理解 知觉符号 命题符号
  • 简介:采用边界范式,以60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小学生不同词语类型的视效应。结果表明:(1)五年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阅读效率;(2)视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出现明显的视效应;(3)不同词语类型的视效应差异不显著;(4)未出现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阅读眼动的序列加工模型。

  • 标签: 中文阅读 预视效应 边界范式 小学 眼动
  • 简介: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15;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15;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一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 标签: 记忆 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 性别角色
  • 简介:<正>一、实验目的关于系列材料的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国外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Murdock(1962年)研究了词单上的单词数量和每个单词的不同呈现时间对记忆效果有不同的影响;postman和phillips(1965年)研究了从事一项智力活动对刚才记过的词单有干扰作用。但探讨中小学生识

  • 标签: 中小学生 短时记忆 呈现时间 长时记忆 实验研究 识记
  • 简介:近年来认知科学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研究颇为关注重新探索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找到可操控性强的有效学习策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三项经典研究的进展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一是学习时间间隔的动态分配,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时段分配.适当扩大各学习时段的时间间隔可使学习结果的保持更为长期有效(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二是不同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相对于批量式安排,学习事件的交错式安排可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提取练习对知识识记的作用,研究发现提取练习相比较于其它学习事件(编码)可更为有效地促进学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三方面有关研究均发现,学习者所觉知的许多学习策略很可能是次优的甚至是低效的.对其加以纠正将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 标签: 记忆 元认知 学习策略 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