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锂硫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比容量,是有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产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从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设计以及改性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碳/硫正极材料进行了导电和循环性能的提升,并总结了需要改进的问题。

  • 标签: 锂硫电池 碳/硫材料 比容量 循环性能
  • 简介:5月8日,韩国LG化学、浙江华友钴业公司与无锡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式落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会见了LG集团副会长、LG化学株式会社CEO朴镇洙一行,并出席签约仪式。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进健参加相关活动。李小敏对项目的签约表示祝贺,并用三句话概括了此次合作的意义。一是"高度契合"。

  • 标签: LG集团 正极材料 动力电池 高新区 无锡 汽车
  • 简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MO2(M=Co、Ni、Mn)的结构、性能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几年来LiMO2(M=Co、Ni、Mn)的改性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元素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对上述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掺杂离子的特点、作用进行了小结。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掺杂 包覆
  • 简介:高压电机的防电晕问题直接关系到电机的安全可靠运行与使用寿命。文中分析讨论了高压电动机运行时电晕产生的部位及其防止对策,针对高压电动机绝缘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与介绍适用于少胶云母带VPI绝缘工艺的高压电动机防晕材料

  • 标签: 高压电动机 防电晕 防晕材料 交流电动机
  • 简介:日前,在福建莆田召开的中国科学院“LED室内照明用低成本高效率改进型MCOB封装材料与技术集成”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拥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财产权,且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产品的技术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专家组一致认为,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该成果通过封装关键材料的设计与研制,形成了基于新材料的改进型多功能、多杯、多芯片(MCOB)封装的创新性集成技术,显著提高了光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并已实现规模产业化。

  • 标签: 封装材料 中国科学院 技术集成 室内照明 LED 研发
  • 简介:通常避雷器在做试验时,须将避雷器的一次引线拆开。文章介绍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的不拆一次引线做预防性的试验。

  • 标签: 非拆引线 避雷器
  • 简介:铝合金材料与锈钢撞击或摩擦时,容易引燃瓦斯发生爆炸事故。本文结合研制的FHZLS503A型铸造铝合金材料,按照GB13813-92《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制定规则》标准的规定,在试验室通过了1500次模拟接近工况状态的自由落锤冲击和摩擦试验,得出FHZL503A型铸造铝合金使用是安全的结论,并建议替代目前煤矿井下具有安全隐患的ZL401、ZL104、ZL102等铸造铝合金。

  • 标签: 外壳 摩擦火花 安全型 铸造铝合金 试验研究
  • 简介:电解二氧化锰(EMD)、无汞锌粉和集流体是影响无汞碱锰电池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国产、进口EMD和无汞锌粉的杂质含量;并对上述原材料制作的无汞LR6和LR03电池的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国产EMD的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近;国产无汞锌粉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介绍了负极集流体的无氰镀铟新技术.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电解二氧化锰 无汞锌粉 化学镀铟
  • 简介:电气绝缘结构的设计涉及到电气产品的性质和质量,如何设计和选用绝缘材料,是电气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就电气产品在进气电气绝缘结构设计是如何和绝缘材料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

  • 标签: 绝缘结构 绝缘材料 结构设计 电气设备
  • 简介:以LiOH为锂源,C16H36O4Ti为钛源,采用液相法制备Li4Ti5O12样品,并考察了烧结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材料的影响。为提高Li4Ti5O12的导电性,实验选取PVA为碳源以制备Li4Ti5O12/C材料。结果表明,Li4Ti5O12经5%及10%质量分数的PVA热解处理后,所得Li4Ti5O12/C的常温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5C倍率下60次充放电循环后,5%、10%质量分数Li4Ti5O12/C材料分别可保持123mAh/g、125mAh/g的放电容量。

  • 标签: 锂离子电池材料 负极材料 碳改性 Li4Ti5O12/C
  • 简介:橄榄石结构的LiCoPO4具很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以及高达4.8V(Li/Li+)的电压平台,有望成为高电压、高容量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高压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反应机理,制备该材料的主要方法,以及针对这种材料电导率低的缺陷,国内外所做的改性研究,并对该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PO4
  • 简介:介绍了锂电池隔膜的材料一致性评价技术。通过分析隔膜的材质、形态结构以及孔隙率三项指标,从隔膜的材质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两方面反映隔膜的材料一致性;并通过相关实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微孔隔膜 质量控制 一致性
  • 简介:用不同方法(化学合成法、共沉淀法、振荡法)制备了锌酸钙[Ca(OH)2·2Zn(OH)·2H2O]。用XRD、SEM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法方法所制得的锌酸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极其相似。但用振荡法制得的锌酸钙,比化学合成法或共沉淀法制得的锌酸钙具有更小的晶粒。

  • 标签: 锌镍蓄电池 锌酸钙 制备 形貌特征
  • 简介: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绝缘子通常由环氧树脂/Al2O3复合材料浇注而成。在直流电压及负载温升作用下,绝缘子表面易积聚电荷造成电场畸变,进而引发沿面闪络。本文为探索非线性ZnO填料对环氧树脂/Al2O3/ZnO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直流电压下不同ZnO含量的环氧复合材料表面电位衰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温度对表面电荷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基于电荷消散的非线性电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压下,ZnO颗粒掺杂可以明显促进环氧复合材料表面电荷消散;随着温度升高,载流子迁移率增大,表面电荷的消散速度加快;当ZnO含量超过一定阈值时,电导率在高场下呈现非线性特性,从而抑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相关结果为非线性电导复合材料在调控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绝缘子表面电荷特性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气体绝缘输电管道 环氧树脂绝缘子 运行温度 表面电荷 非线性电导
  • 简介: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接近5V的电压平台,从而具有高的功率密度。综述了近年来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合成 物理化学性能
  • 简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2MnO3·LiMO2具有高达300mAh/g的理论容量,并且电压能够达到4.5V,从而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正极材料,但是该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尚不能达到应用要求。本文从机理、合成方法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综述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能量密度 研究进展
  • 简介: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高比容量MnO2电容材料,考察了高锰酸钾与乙酸锰配比对样品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RD、BET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分别研究了MnO2电极和超级电容器在6mol/LKOH水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原料中高锰酸钾含量越多,产物比表面积越大,表现出弱结晶性;当原料物质的量配比为1:1时,所得样品为385m^2/g的无定型MnO2,其电极最大放电容量达到了536F/g。

  • 标签: 二氧化锰 超级电容器 机械化学法 原料配比
  • 简介:通过额定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两用炉测试时所处的燃烧工况的比较,对比EN483:2000与GB6932-2001在一氧化碳含量测试方法上的不同,并给出了在进行EN483:2000的一氧化碳测试下可降低一氧化碳含量的建议措施。

  • 标签: 两用炉 额定热负荷 折算热负荷 实测热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