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适应节能与环境保护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新型绿色混合制冷工质(R290/R744)的汽液相平衡特性。根据相平衡条件采用PT状态方程结合VanderWaals混合规则推导出该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计算式,通过软件编程计算了两种有工程实用意义的相平衡问题,一种是已知混合物压力和液相摩尔分数,计算泡点温度和气相摩尔分数;另一种是已知混合物压力和气相摩尔分数,计算露点温度和液相摩尔分数,并根据计算数据绘制了汽液平衡曲线。数据显示最大相对误差为4.840%,最小相对误差为0.005%。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给出的R290/R744混合制冷相平衡计算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从而为采用该混合制冷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R290 R744 混合制冷剂 相平衡 自复叠制冷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的正反两个方向交替扭转的扭带模型,并基于ANSYSFLUENT软件在层流状态下(Re=400~1800)对换热管中插入新型扭带的换热特性、流体阻力特性和综合性能指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y=3.0,4.5,6.0三种扭率下的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与传统单一方向扭带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扭率y=3.0的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和带有三角、半圆及方形缺口的正反扭转扭带进行了对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插入不同扭率的扭带,换热管的努赛尔数Nu、摩擦系数f与综合性能PEC值均随着扭率的减小而增大;相同扭率下无缺口的正反扭转扭带在强化换热效果和综合性能表现上要优于传统扭带;扭率为3.0时,无缺口的正反扭转扭带比带三种缺口的正反扭转扭带换热效果好,而缺口的存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插入扭带产生的摩擦阻力,且缺口的面积越大,摩擦和换热效果降低越多。

  • 标签: 数值模拟 层流 正反转扭带 扭率 强化传热
  • 简介:为了提高普通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克服不足之处,研究了含NaCl灭火添加的细水雾与油池火相互作用的过程.重点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工作压力、不同燃料条件下,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向细水雾中加入NaCl,显著影响其灭火性能.细水雾的灭火时间与加入的NaCl质量分数间呈现出"W"形的关系曲线;细水雾喷头工作压力和燃料性质也影响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工作压力越高,平均熄灭时间越短;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含NaCl添加的细水雾熄灭煤油火的时间小于酒精火的时间.含添加细水雾的灭火有效性,存在着细水雾与灭火添加的最优质量分数配比关系.

  • 标签: 细水雾 NaCl添加剂 油池火 灭火技术 氯化钠
  • 简介:为提高热虹吸管的传热效率,以低沸点制冷工质R410A为基准流体,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CNTs)颗粒,经混合震荡,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流体。将其用于热虹吸管强化传热,搭建了相应的试验平台,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对热虹吸管传热性能以及管壁温度、管内压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碳纳米管颗粒的添加能够有效地改善热虹吸管的传热性能,等效对流传热系数平均提高40%以上,冷凝段顶端管壁温度升高9.9%以上,蒸发段与冷凝段管壁温差降低13.9%以上,冷凝段管内压力提高8%以上。建议在低温度工况下添加碳纳米管,且其质量分数不宜超过0.005%,以便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热虹吸管 制冷剂 热工特性
  • 简介:固定电价制度,是用政府定价的方式,体现政府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态度。光伏产业界对“固定上网电价”的出台一直寄予厚望,被看作是光伏“大餐”中不可或缺的“调味”。

  • 标签: 光伏产业 上网电价 调味剂 中国 可再生能源 电价制度
  • 简介:目前,国内生产的太阳热水器大多属于家用普及型,依靠的是自然循环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但有一些环境就不一定适用了。采用强制循环的分体式太阳热水器方式可以解决传统家用太阳热水器自然循环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太阳热水器还可以这样……

  • 标签: 太阳热水器 数字化智能控制器 报警功能 温度传感器
  • 简介:为了同时解决燃料电池水管理中的干涸(dehydration)和水淹(flooding)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副流道分流武的阴极进气加湿方式,并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主副流道合流节点位置变化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与应用非分流式进气加湿方式的燃料电池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流式阴极进气方式可以同时降低流道内的干涠和水淹程度,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当入口处空气摩尔流量固定时,随着阴极流道上主副流道合流节点沿气体流动方向移动,电池输出电压先上升,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管理 分流式阴极进气 水淹 干涸
  • 简介:用球共振声学法测量了新型环保节能混合制冷HFC152a/HCFC22的气相音速,共得到音速数据84个,实验测量温度范围为293~323K,压力范围为200~405kPa,混合制冷R22的质量成分分别为13.8Wt%和25.5Wt%,压力和气相音速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4mK,±2ka和±3.7×10^-5,根据音速实验数据还精确确定了两种混合工质的成分,得到了该混合工质共14点理想气体比热和第二音速维里系数。

  • 标签: 混合制冷剂 HFC152A HCFC22 声学法 理想气体比热 第二音速维里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