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统计降尺度法(Downscaling)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基于EOF(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分析的降尺度方法,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的北半球雨季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湿度场预报产品,采用基@EOF分析的降尺度方法对福建省的雨季降水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表明用降尺度法预测福建的雨季降水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技巧,在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EOF分析 降尺度法 雨季降水预测 福建
  • 简介:应用单站月雨量资料对EOF迭代预报法进行数值试验,并对其作了适当的改进.结果表明:EOF迭代法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通过改进后,它有效地克服了过去初始值和截断阶数选取的人为性,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前期要素的相关信息,使其统计意义更加清晰,预报结果更加客观.

  • 标签: EOF 月雨量 数值试验
  • 简介:利用平凉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逐日、逐月的气温、降水、蒸发等资料,分别采用K指数、PDSI、CI指数、Z指数等4种干旱指标计算了各站近46a逐月的干旱指数,分析比较了这4种干旱指标干旱变化、干旱程度和范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K指数、CI指数和Z指数多数情况下与降水对应关系密切,而PDSI对降水变化的反映并不十分灵敏;各种干旱指标都能反映出区域内干旱的发生,但反映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无论重旱年份或一般年份K指数计算的干旱程度和范围明显要大于其他3种指数,Z指数则明显偏轻,PDSI和CI指数介于二者之间;重旱年份K指数对干旱程度及范围的反映更为接近实际情况,Z指数最差;一般年份,PDSI、Z指数和CI指数更具有优势,但CI指数冬季的适用性较差。干旱是一个复杂的累积过程,在业务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前期水分情况及旱情发生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干旱指标。

  • 标签: 干旱指标 平凉地区 适应性
  • 简介:AHDOS程序已经投入业务使用很长时间了.在工作中发现,原有的AHDOS程序,因各省地方段电码要求不同的限制,程序设计师不能在旬月报中按照每个省的要求,加入地方段电码,给旬月报的编发带来一定的不便.

  • 标签: 气象报文 AHDOS程序 旬月报 电码 编报功能
  • 简介: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不为人知的有用信息、模式和趋势。数据挖掘的目的在于提高市场决策能力、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预言未来趋势等。例如,超市可以通过分析其原始交易数据,得出某几种商品销售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作出决策,比如将方便面与火腿肠摆放在一起,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 标签: 数据挖掘 气象科技服务 客户资料 应用 决策能力 经验基础
  • 简介: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有5名专家参与了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消减雨技术保障工作,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专家们应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奥运人工消雨提供卫星、雷达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技术产品,为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人工消减雨工作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因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北京奥运 气象服务 突出 现场技术指导 科技支撑
  • 简介:通过对WebGIS前景分析得出建立ArcGISServer必要性,并介绍了ArcGISServer的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特点和技术实现。结合台风检索系统,详细描述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的实际应用步骤,展示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Silverlight中的应用。

  • 标签: 地图缓存 REST ARCGIS SERVER
  • 简介:杭州是国际著名风景旅游城市,西湖是杭州风景旅游的核心景区,西湖游船是杭州旅游的重要项目,西湖游船也是游客进入西湖中心景区的唯一通道.为了进一步做好西湖游船的气象服务工作,我们制作杭州西湖游湖指数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游湖指数进行定量判别、分级,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游湖指数 模糊 综合评判 指数预报 杭州西湖
  • 简介:本文根据Hoskins提出的对称性稳定理论及判据,对三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判据暴雨诊断预报中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对称不稳定 判据 暴雨 诊断
  • 简介:为了进一步发挥市级气象影视节目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分析柳州市气象影视节目的优势,分别从加强能力建设、丰富节目内容、建立合作机制、录制专题节目、开展灾情调查等方面介绍具体的做法,并提出了融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 标签: 气象影视节目 防灾减灾救灾 优势 做法 发展思路
  • 简介: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瓦里关气溶胶升级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太阳跟踪器和精密滤光辐射计。精密滤光辐射计(PFR)是瑞士世界辐射校正中心Davos物理气象观象台(PMOD)自行研制的,可以自动、连续地4个窄光谱段对太阳辐射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进而获得气溶胶光学厚度。

  • 标签: 安装运行 仪器设备 资助 气溶胶光学厚度 WMO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果洛州现有加油站共18家,多数加油站地处偏僻,地质情况为土壤层仅30cm后表现为沙砾层,自然电阻率极大。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中,由于受环境、地质情况的影响,共用接地体电阻值很难达到小于4.0Ω标准。如何在实际施工中找到即经济又有效的办法,本文就在一个地沟制作双层接地装置做了一次尝试。

  • 标签: 接地电阻值 接地装置 双层
  • 简介: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与三维辐射雾模式相耦合,分别对重庆和长沙地区的一次冬季辐射雾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中尺度数值模式与三维辐射雾模式的单向耦合可以较好地模拟出雾的生消演变过程,以及雾的浓度、地理分布特征、形成和维持。由此可以说,利用耦合模式开展雾的预报是可行的。

  • 标签: 中尺度数值模式 三维辐射雾模式 单向耦合
  • 简介:引言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增长,主要水资源-石羊河水系径流越来越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因而加强石羊河水系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趋势的预测,对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中的应用 函数模型 因子均
  • 简介:气候变化影响了水循环与地区的水量平衡过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条件。以标准化降水量与蒸散发量差值表征水分偏离正常程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基础,从多时间尺度联合的视角建立联合干旱指数(JDI),并以广东韶关为例分析修正的新指数JDI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了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特征信息的JDI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干旱的形成与演进过程。通过对干旱监测的评价以及与实际旱情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联合干旱指数JDI实际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可作为未来干旱监测的新理想指标。

  • 标签: 干旱监测 气候变化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联合干旱指数
  • 简介:陆面过程模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的计算陆气间能量交换,但现有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的湍流通量与观测值间仍然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改进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方案对于提高陆面过程模式模拟能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改进陆面过程模式SHAW中的热力粗糙度方案,以及引入干表层蒸发方案,以期改善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SACOL站观测资料,进行模式改进前后的单点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其参数化方案改进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W模式能够合理地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趋势,模拟值与观测值偏差较小。与原来的SHAW模式模拟结果相比,改进后的SHAW_MOD模式显著提高了湍流通量的模拟能力,并改善了净辐射和深层土壤温度的模拟,但对土壤湿度的改进并不明显,这可能与土壤内部水热传输过程及相关参数化方案有关,还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SHAW模式 湍流通量 黄土高原 SACOL站
  • 简介: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century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纬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

  • 标签: 欧亚中高纬 再分析资料 雪深变化 适用性评估 年代际变化
  • 简介:利用1951~2011年中国160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温度、74项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结合均生函数构造预报量周期性因子,建立辽宁省汛期平均降水量及其5站(沈阳、朝阳、营口、丹东和大连)汛期降水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效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均生函数构造预报量周期性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气候预测统计模型高相关性因子的不足,从而使辽宁汛期平均降水量PLSR模型的试报均方根误差降低约10mm。PLSR模型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预报因子之间的多重相关性问题,其预测效果较逐步回归模型有明显提高,对2002~2011年辽宁5站汛期降水量试报的Ps评分平均值为72.6%,比逐步回归模型提高了10.3%。

  • 标签: 偏最小二乘回归 均生函数 汛期降水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