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为期两天的政策制定会议闭幕以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在此次会议上,FOMC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这符合市场广泛预期;同时FOMC还决定维持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不变。并表示将在就业市场或通胀前景发生变化时提高或降低资产购买计划的步速,以维持合适的政策融通性。

  • 标签: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货币政策 政策声明 基准利率 就业市场 融通性
  • 简介: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对我国货币政策与HPI及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HPI的影响更为显著的结论。实证分析部分主要运用统计学软件Eviews6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M2与HPI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M0对CPI的正相关性更为明显。

  • 标签: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HPI CPI
  • 简介:一、经济新常态习主席在APEC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呈现出新常态。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显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明年中国经济GDP增长下调到7.1%。

  • 标签: 中国经济 货币政策调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PEC会议 GDP
  • 简介:文章通过综述国外学者的区域货币政策效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阐明了国外货币政策区域化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做好区域货币政策研究工作,深入全面了解区域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

  • 标签: 货币政策 区域化 效应评价
  • 简介:2000年我国金融运行表现出与前几年不同的特征,这与近两年多来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回顾并分析2000年金融运行特征与货币政策,对于我们把握2000年货币政策取向,不无裨益。

  • 标签: 2001年 中国 货币政策 流通速度 现金投放 货币乘数
  • 简介:<正>【背景材料】1.从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中国央行自2006年8月19日以来,首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 标签: 背景材料 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 货币信贷 存贷款利差 外汇理财产品
  • 简介:【摘要】资产价格和汇率会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也会对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变动作出响应。在考虑包含资产价格和汇率的央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出最优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可进一步构建出我国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或最优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结论表明,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首先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股价),其次应注重国内物价(通胀)和汇率,以及货币供给的增速,最后才是产出缺口。我国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实行利率政策为主导的货币政策机制;加强对资产价格的监控与管理,将资产价格的变化状况纳入到LI常的管理体系中;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 标签: 价格汇率 最优货币政策 汇率最优
  • 简介:货币政策的目标仍是保证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如果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为8.5%左右,新一轮经济增长出现

  • 标签: 我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思考
  • 简介:自98年一季度工业生产总值首次下滑以来,国内经济疲软开始引起决策层的关注。中央银行一改年初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措施:包括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帐户合二为一,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与1000亿国债发行配套发放再贷款等,以期影响商业银行的可用头寸,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借以扩大总香求,促进经济增长。然而事与愿违,98年银行贷款增长率为17%,略高于1997年的167%,但仍大大低于1996年的ZI.2%和1995年的24.l%,如果将98年三季度以后大量增加的对国家基础设施的贷款略去不计,贷款总额增长率更低。与此相应,民间投资几乎是零增长。与84年

  • 标签: 货币政策传导 国有商业银行 非国有经济 中央银行 融资结构 信用传导机制
  • 简介:近年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如何度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外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评估体系的研究,通过建立透明度指数来量化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对不同国家透明度进行评估和实证检验。文章还对目前透明度度量方法中的不足和改进进行了简要评析。

  • 标签: 货币政策 透明度 指数
  • 简介:一、我国货币1984—2001调控政策回顾我国1984年——2001年货币调控政策简单回顾:1984——1992:货币政策工具有:信贷计划、再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备付金利率、准备金率。目标主要为信贷规模、利率管制、基础货币、调控手段为“直接”调控,结果为企

  • 标签: 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
  • 简介:摘要:疫情过后,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整体来说是保持政策稳定,尤其是货币政策,中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维持在"紧信用、宽货币"的格局,中国货币政策转弯已经平稳完成,2021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逐步回落,保持流动性的适度宽裕,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降杠杆,保持财政健康。在通胀可控的情况下,我国的货币政策的长期趋势还是宽松为主,长期的利率水平趋降,货币供应量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货币政策无疑是最重要的宏观政策之一,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而国内的因素则更重要一些,其中选取了两个影响因素外汇储备、资产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这两个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 要: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既包括传统货币政策,又包括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分析了新货币政策的主要成本与风险,探讨了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政策利率如何向各个金融市场进行利率传导,最终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效果。建议继续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利率调控体系,注重加强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优化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环境。

  • 标签: 新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金融市场利率 
  • 简介: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讲话称.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侧供给改革中的主战场.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易纲表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适度和灵活.要把握好流动性.不发生大的萎缩。

  • 标签: 货币政策 主战场 易纲 改革 供给 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