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维A酸治疗6种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共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采用异维A酸治疗,总有效率为91.0%。结论异维A酸治疗中度痤疮、重度痤疮、掌跖角化症、脂溢性皮炎、寻常型银屑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确切。

  • 标签: 异维A酸 皮肤病 临床治疗 效果 分析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其中维A酸类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各类银屑病的治疗。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维A酸类药物可分为第一代非芳族维A酸(维A酸、异维A酸和维胺酯)、第二代单芳族维A酸(阿维A酯和阿维A)、第三代多芳族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等三类。维A酸类药物作为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安全有效,但是长期使用也会产生诸多副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阿维A和他扎罗汀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 标签: 维A酸 银屑病 阿维A 他扎罗汀
  • 简介:应用Cerius2软件中的遗传函数算法(GFA)和分子力场分析方法(MFA)对18个新型茉莉酸类化合物具有的对大麦和番茄的生物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所建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交叉验证系数rC2V均大于0.810,表明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可靠性。计算研究表明:分子的热力学性质(各种原子类型AlogP描述符)、空间结构状态(Jurs-RPSA参数)、电性描述符(Dipole-mag和HOMO)和结构描述符(HondAcceptor)是影响活性的主要二维因素。用三维QSAR方法研究了茉莉酸类化合物与其受体有效相互作用时所需的理化特征,并进一步验证了二维QSAR模型的可靠性。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茉莉酸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机制和研制具有生态农药性质的茉莉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茉莉酸类化合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麦 番茄 生物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 简介:摘要现阶段根据结构不同,主要将维A酸类药物分为三类,其药理作用大多是借助受体发挥的,但非受体机制也是存在的。其是许多生物学效应,如抑制皮脂腺分泌、免疫调节、表皮细胞调控等的参与者。本文探讨了维A酸类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标签: 维A酸类药 治疗 不良反应 皮肤病
  • 简介:聚乳酸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随着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大量出现,对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热点。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细胞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面所进行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汇集被该领域学者普遍采用并接受的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论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聚乳酸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甘草酸制剂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肝脏炎症进展,保护肝细胞,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和肝功能[1]。同时还有退黄、解毒、调节胆红素代谢作用,并且还有抗过敏、抗病毒、抑制氧化应激水平、中和活性氧化物等作用。如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广泛应用于当前的肝病领域,是用于抗炎保肝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2]。随着甘草酸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不断的出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甘草酸类制剂都有哪些不良反应吧。

  • 标签: 甘草酸制剂 过敏
  • 简介:摘要: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的一种,通过减水剂的应用,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固定坍落度的条件下减少水的用量,随着目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减水剂的应用量不断上涨,生产活动对于其性能的要求也有了提升。在以往的生产工作中,所使用的减水剂是萘系减水剂,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这种减水剂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逐渐被聚羟酸类减水剂取代。聚羟酸类减水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上有较好的效果,减税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适应水泥,提高工作的效率。

  • 标签: 聚羧酸类 高效减水剂 大分子单体
  • 简介:摘要:甘草酸制剂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肝脏炎症进展,保护肝细胞,改善肝组织纤维化和肝功能[1]。同时还有退黄、解毒、调节胆红素代谢作用,并且还有抗过敏、抗病毒、抑制氧化应激水平、中和活性氧化物等作用。如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广泛应用于当前的肝病领域,是用于抗炎保肝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2]。随着甘草酸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不断的出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甘草酸类制剂都有哪些不良反应吧。

  • 标签: 甘草酸制剂 过敏
  • 简介:以脂肪族多元醇、苯甲酸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二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3个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考察了催化剂、带水剂及投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多元醇羟基):n(苯甲酸)=1.00:1.05,催化剂用量为1%,二甲苯为带水剂,210-220℃回流带水反应至基本无水带出。在该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7.7%-99.1%。产物结构经FTIR、^1HNMR、UPLC—MASS确证。

  • 标签: 脂肪族多元醇 苯甲酸酯 增塑剂 氢氧化钾 带水剂
  •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TM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5%乙酸铵溶液(10∶90),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苯甲酸、水杨酸分别在0.082~0.660μg、0.037~0.3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回收率分别为99.8%,99.3%,RSD为0.1%、0.4%。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 苯甲酸 水杨酸 含量测定 RP-HPLC
  • 简介:目的建立脑立清丸中胆酸类成分指纹图谱,比较、评价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产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检验的101批脑立清丸的相似度大多〉0.9.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地监测中药制剂的质量;本次抽取的5个厂家的101批脑立清丸制剂质量稳定.

  • 标签: 脑立清丸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设计合成新型苯氧芳酸类调脂药物。方法以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川芎嗪代替苯扎贝特结构中疏水端的对氯苯甲酰片段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保留降脂功能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苯氧芳酸类化合物。结果和结论合成目标化合物5个,经核磁和质谱鉴定确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 标签: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 代谢综合征 泛激动剂 合成
  • 简介:摘要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吸收性,广泛应用于缓释药物载体、手术缝合线、骨折内固定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和农业、工业包装等领域。该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缓控释载体应用于植入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聚乳酸类 生物可降解 植入剂
  • 简介:目的:对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该类化学成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HPLC-DAD方法对其中3个黄酮类化学成分和3个酚酸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各因素对黄酮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各因素对酚酸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通过HPLC-DAD分析其中6个资源性化学成分的评价结果及方差,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可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桑叶 黄酮类 酚酸类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建立血中氟乙酸类鼠药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方法血样经甲醇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用氮气吹干,流动相定容过滤膜,滤液直接进行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血中氟乙酸根在0.050μg/mL-2.0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20μg/mL。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适用于刑事案件中该类氟乙酸类鼠药的快速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法医毒物分析 氟乙酸根 液相色谱-质谱 鼠药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的三价和五价砷、锑、铋的氨荒酸配合物,包括均配、非均配氨荒酸配体配合物等,在这些配合物中观察到了结构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成键方式,并对其合成、特性、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砷、锑、铋配合物 氨荒酸盐 合成
  • 简介:1例75岁女性患者,因带状疱疹给予膦甲酸钠3g、1次/d静脉滴注,合并应用甲钴胺、维生素B1和新癀片、阿昔洛韦软膏。第4天,患者四肢及面部出现水肿,伴恶心、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第10天,除阿昔洛韦软膏外,上述药物均停用。第12天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142μmol/L,尿素氮8.6mmol/L;尿比重1.010。考虑为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限制液体入量,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5d后患者水肿消退,瘙痒消失。实验室复查:血清肌酐86μmol/L,尿素氮7.4mmol/L,磷0.9mmol/L。

  • 标签: 肾衰竭 疱疹 带状 膦甲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苯甲酸搽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媒溶解苯甲酸和水杨酸制备搽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结果苯甲酸浓度在2~12mg•L-1范围内,吸收度A226苯与浓度C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水杨酸浓度在4~20mg•L-1范围内,吸收度A与浓度C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9.1%,RSD分别为0.62%(n=6),0.53%(n=6)。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于医院制剂。

  • 标签: 苯甲酸 水杨酸 搽剂 质量控制
  • 简介:在好氧三相流化床中驯化活性污泥,对含环己基甲酸的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驯化结束时,COD和环己基甲酸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对驯化过程中出现的污泥膨胀、上浮、泡沫等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环己基甲酸 驯化培养 三相流化床 生物降解 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