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潴留属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问题,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术后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采用不同的针灸疗法,主要就是减少残余尿量的作用。以针进行针灸,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分析针在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皮内针 尿潴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导致(倒置)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于本院神经外科、脑病科、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抗失眠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针穴位埋针持续性刺激穴位。对睡眠倒置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组对患者睡眠倒置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加(佳),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睡眠倒置治疗中,使用针进行改善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皮内针 脑卒中,睡眠倒置
  • 简介:在城固县开展晚熟宽柑橘品种‘世纪红’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旺,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品质优良,耐储藏,以其色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橘农的喜爱,可在城固乃至整个陕南柑橘产区作为特色晚熟柑橘品种进行推广;并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

  • 标签: '世纪红’ 引种 栽培 高产技术
  • 作者: 安晓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5
  • 机构: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陕西西安   71008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消化镜感染质控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的100例消化镜检查患者参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质控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质控管理。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消化镜感染质控管理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消化内镜感染 质控管理
  • 简介:为了发展用于气候研究的精确的雪盖模型,就必须了解雪盖内部的重要过程及其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并对那些带有某种不确定的参数化方案及参数的影响有所估计。作者发展的雪盖模型(SAST),及已有的现场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参数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试验。它们涉及到雪盖压缩过程,雪盖内部热传导,雪盖分层方案及一系列重要参数,如雪盖的反照率,雪层持水能力等,然后对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若干有助于了解雪盖内部重要过程及雪盖模型改进的结论。

  • 标签: 雪盖模型 参数化方案及参数值 敏感性试验 SAST
  • 简介:目的探讨MTT法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在胰腺癌化疗药物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取156例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以MTF法检测吉西他滨(GE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11)、顺铂(DDP)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按照实体瘤体外敏感标准,以抑制率〉70%为高度敏感,50%~70%为中度敏感,〈50%为不敏感(耐药)。结果156例胰腺癌标本经病理证实为导管癌135例、腺鳞癌13例、黏液腺癌8例。胰腺导管癌对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胰腺黏液腺癌和腺鳞癌对5种药物(分别除L.OHP和GPT-11外)高度敏感。GEM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率高于MMC、L—OHP及CPT-11(P〈0.05),与5-Fu和DDP无显著差异。其他5种药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胰腺癌细胞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高低排序不同,导管癌对药物敏感性依次为GEM〉DDP〉5-FU〉CPT-11〉MMC〉L—OHP;黏液腺癌为GEM、CPT-11〉DDP、5-FU、MMC〉L—OHP;腺鳞癌依次为L—OHP〉GEM〉5-FU、MMC〉DDP〉CPT-11。结论MTr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胰腺癌化疗药物的正确选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比色法 药物监测 肿瘤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眦赘矫正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了"Z"成形术式,"Y-V"法及皮肤三角瓣去除加眦韧带缩短法矫正眦赘.结果本组43例,采用了"Z"成形术式和"Y-V"法矫正的眦赘12例中4例瘢痕明显,5例眦间距重新增宽,采用皮肤三角瓣去除加眦韧带缩短法31例中术后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Z"成形术式,"Y-V"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瘢痕遗留和瓣坏死,部分内眦间距重新增大,而皮肤三角瓣去除加眦韧带缩短法切口隐蔽,外观无瘢痕,避免了瓣坏死和眦间距重新增宽的弊端.

  • 标签: 皮肤三角瓣 内眦韧带缩短 内眦赘皮
  • 简介:摘要:基于隧道衬砌不同损伤状态下衬砌变形特性、破坏模式与承载力,通过试验研究,表明衬砌整体破坏由拱腰极限承载力控制,模拟衬砌受力过程为“加载一原裂缝贯通一套拱拱顶裂缝贯通一试件破坏”,得出关键部位破坏顺序为“拱顶开裂拱腰脆性断裂一拱顶延性破坏”。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确定原衬砌裂缝深度为 1/ 3衬砌厚度时,可作为施工钢筋砼套拱加固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内套拱加固 损伤衬砌 养护时机
  • 简介:通过对木麻黄四个种两次嫁接试验,研究影响嫁接的成活的因素和比较种、种间亲和力.调查分析嫁接苗的苗高、接穗地径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接穗的采集部位和嫁接环境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排除外界因素,木麻黄属不同种间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58.4~69.2%),且种和种间嫁接亲和力的差异不显著.

  • 标签: 木麻黄 嫁接亲和力 成活率
  • 简介:对于重型货运车辆在隧道中起火和蔓延的了解非常有限,需要详细了解隧道衬砌受到的高热。本文论述了2003年9月在挪威鲁哈马隧道进行的大型火灾试验

  • 标签: 隧道衬砌 火灾试验 综述 货运车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对儿童伴有眦赘的下睑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鲁南眼科医院伴有眦赘的下睑翻者40例(80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进行治疗。其中男18例(36眼),女22例(44眼)。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下睑翻均得到矫正,睑缘及眦形态自然,无明显下睑皮肤皱褶、重度瘢痕增生或泪小管的损伤等并发症。治愈率100.00%,均无复发,满意度95.00%。结论眦皮肤重置睑缘翻转术治疗儿童下睑翻伴眦赘效果良好。

  • 标签: 睑内翻,下睑,儿童 内眦赘皮 重置,皮肤,内眦 翻转,睑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镜联合经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8月01日-2023年07月31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用的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前者予以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后者予以经椎间孔镜联合经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固定情况、全身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三天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固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间孔镜联合经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固定情况更佳,术后3个月全身状况更为良好,值得肯定。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经皮钉内固定 胸腰椎结核 疼痛程度 固定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8~2010年包头地区耐多药病例菌株耐二线药物状况,为制定耐多药病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21例已确定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1例MDR-TB中XDR2例,占9.5%;耐LFX6例,占28.5%;耐CPM、Th1321均为5例,分别占23.8%;耐AK、PAS均为2例,分别占19%;只有8例对二线药敏感,占38.1%。结论对于耐多药病例进行二线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治疗方案和个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结核 耐多药结核 二线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敏感试验在为大肠癌患者筛选敏感化疗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患者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临床常用的9种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敏感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大肠癌细胞对相同药物的抑制率有明显个体差异,不同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率也有明显差异。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较低。大肠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对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的敏感率较高。氟尿嘧啶和吉西他滨为抗代谢药,但两者对大肠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性较大。结论:初次化疗的大肠癌患者对多种化疗药物均较敏感,临床常用的紫杉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均属于高敏感药物,可作为初始化疗的首选,药物敏感试验可为大肠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癌 药物敏感试验 化疗药物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吞咽苦难患者行经镜下胃造瘘术(PEG)的观察和护理,总结P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1例重症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行PEG并与肠营养的病例,总结术后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1次置管成功,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PEG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术后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尤为重要。

  • 标签: 脑卒中 PEG/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改良全跟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46例46足跟骨关节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28足,女18例18足;年龄19~60岁,平均(39±1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10 d,平均(4.5±2.2)d。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8分,平均(6.3±1.8)分。所有患者患足无其他合并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跟距关节镜下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入路进行跟骨骨折的复位,并采用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检测患者足部疼痛的缓解情况及足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及Maryland评分系统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各指标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本组46例46足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9)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2.3)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跟距关节运动理想,未出现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表现,跟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为0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58±13)分提高到(96±9)分,Maryland评分(72±11)分提高到术后的(98±8)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t=15.958、12.496,均P<0.05)。结论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骨折复位精确,足部术后并发症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关节镜技术 跟距关节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开复位固定与经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骨折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纳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中医院骨科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单纯踝骨折患者66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两组切开复位固定组30例,经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36例。分别于入院时、修复后3个月按照Kofoed评分标准进行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患者随访3-12个月。切开复位固定组30例中28例切口甲级愈合,2例切口乙级愈合;骨折解剖复位30例,复位不良0例。经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36例中切口均甲级愈合,解剖复位均固定良好。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按照Kofoed评分,3个月随访时,切开复位固定组踝关节评分满意率为97.0%,经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满意率为100.0%。结论切开复位固定与经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骨折均有肯定的疗效,但经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创伤小,可减少感染率,有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 标签: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单纯内踝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8例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58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固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临床治疗优良率96.55%比对照组79.31%高,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固定的效果比切开复位固定显著。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试敏注射的最佳方法。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15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和横式大角度注射法,对注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横式大角度进针注射法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方法,疼痛程度却明显低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横式大角度注射法不仅能提高注射成功率,还能有效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

  • 标签: 皮内注射 进针角度 成功率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