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邓演达是“一贯支持”我党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本文就邓演达在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作一概括研究,就正方家。邓演达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崭露头角,是在大革命时代,主要是武汉时期。在武汉时期,邓演达对大革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有两个,对帝国主义是整个的民族要求解放,所以叫做国民革命;对国内封建势力,要工农联合起来才能把封建的反动势力推翻,才能造

  • 标签: 邓演达 大革命时期 小资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国民党 国民党左派 共产党
  • 简介:今年1月是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90周年。中共四大是在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多方面的准备。一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1924年1月,中国

  • 标签: 中共四大 革命高潮 国民革命 全国代表大会 维经斯基 中央局
  • 简介:苏东海在今年《党史研究资料》第6期对大革命时期领导权问题作了新的历史分析:一、认识领导权有一个过程,分析这个过程不能离开实践。早在党成立之前,列宁和共产国际提出的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中,已接触到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但理论转化为中国的实践还有一个和现实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制定党的纲领。领导权问题在当时还谈不到。以后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建党初期 国共合作 革命领导权 苏东海 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一、法国学的组织特点穆斯兰在《寻找大学:法、德两国大学的比较研究》(1989)、《法、德两国大学的正式化组织结构及其整合能力》(1990)等一系列成果中细致考察了法国学的内部组织模型和外部治理关系。与克罗齐耶相比,穆斯兰的视角更偏向于组织内部的行动,也更关注组织内的个体。

  • 标签: 大学组织 法国 变革 组织特点 治理关系 组织模型
  • 简介: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不少论著已经作了有益的探讨,多数意见是从政治的和思想的角度进行考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实践恶性循环;权力过分集中和个人崇拜;对“反修防修”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解;等等.这些意见都是正确的,但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衡量,这样的探讨是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本文试图运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透过政治的和思想的社会现象,探寻“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根源.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根源 阶级斗争扩大化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关系
  • 简介:摘要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从而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权 民主革命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看,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绿色发展进程受来自实践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需要树立绿色发展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并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完善绿色发展相关制度建设。

  • 标签: 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 生活方式
  • 简介:“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毛泽东试图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号召学生从自己的校园开始,然后在党政系统中逐级追查,以清除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倾向。在这场运动中,北京高校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 标签: 高校 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
  • 简介: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留苏教育,是在中共早期留苏和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留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有东方大学的中国军事速成班、中山大学的第三四届学生、列宁学院和其他一些学校的中国学员。中共留苏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末达到高潮,具有区别于一般留学教育的明显特点,主要是:强烈的革命色彩、苏联包办一切、严重的宗派主义等。

  • 标签: 中共 留苏教育 特点
  • 简介:“五四”之后,学生与北京政府之间关系恶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学生运动遂演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此时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学生集体在屡遭政府打压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新的力量支持,而政党则通过五四运动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集体力量,学生与政党结合成为不可遏止的社会潮流。同时,政党与学生结合既造成学生信仰和学生群体的分化、结束了学生“不问政治”的时代,又引起政党对学运领导权的激烈角逐,而学生运动则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纷争中变了向。

  • 标签: 学生运动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青年党
  • 简介:怀远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乾隆年间,设崇庆州分州治于此,遂又被称为分州。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被称为'分州兵变'。1933年2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西进四川,建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面对红军的发展,军阀刘湘被蒋介石委任为'四川‘剿匪’总司令',11月,纠合大小军阀兵分六路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

  • 标签: 兵变武装起义 壮大革命 州兵变
  • 简介:茅盾与大汉奸汪精卫有什么关系?是的,不仅有关系还有过来往。不过,茅盾与汪精卫的来往,都是在1927年汪精卫背叛革命之前。1927年7月之前的汪精卫还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革命青年的偶像。而茅盾,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汪精卫 茅盾 1927年 纪事 交往
  • 简介:文化大革命 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等政治文化与毛泽东错误的政治思想强制性地向整个社会传播,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作用是由其传播的政治思想与言论等政治文化信息

  • 标签: 政治社会化 文化大革命时期 时期政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1924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是由于当时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和同盟军的背叛,主观上是由于当时党正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加之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相对地说,客观原因是主要的。经验教训:(一)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二)必须建立一支无产阶级自己领导的军队。(三)必须重视农民问题,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五)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 标签: 革命领导权 革命统一战线 经验教训 农民运动 幼年时期 党正
  • 简介: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的调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毛泽东即重视了解国情,为之后的调查研究作了准备。"大革命"时期,又对湖南、广东、江浙等地农村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调查,写下了对中国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可以说,"大革命"时期及其更早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共同构成了毛泽东农村调查实践的起步和萌芽期。

  • 标签: 毛泽东 农村调查研究 “大革命”
  • 简介: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青年时代的陈独秀即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系统地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力求以法、美为师,实现中国的民主共和,而且几乎参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诸如拒俄运动、辛亥革命、反袁斗争等等;参加过励志会、青年会、暗杀团(光复会的前身)、亚洲和亲会、欧事研究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和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的刊物《国民日报》、《甲寅杂志》等的编写;

  • 标签: 陈独秀 大革命时期 国际关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思想
  • 简介:包头,这个塞外小镇,自从1921年托县河口甘草码头转移扎栈,1923年京绥铁路通车以后,迅速发展为内蒙古西部以及整个大西北地区重要的商业重镇。我党在她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观为指南,十分关怀国内各少数民族地区的解放

  • 标签: 大革命时期 包头工委书记 李裕智 中国共产党 生平 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