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全泥氰化炭浆选金工艺中,依靠活性炭的吸附性从矿浆中吸附已溶金转换为载金炭,活性炭吸附能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碳浆法提金的选矿回收率,而选矿设备运转产生的油脂对活性炭的吸附性影响较大,解决油脂对活性炭的影响是炭浆工艺平稳运转的关键。

  • 标签: 活性炭 吸附性 油脂 选矿回收率 炭浆工艺
  • 简介: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氰化物的含量,对样品的捕集、制备条件以及顶空条件和气相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选择。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为0.005—50.0μg·mL^-1,回收率在90.3%-108.7%之间,对9种卷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气相色谱 顶空法 卷烟烟气 氰化物
  • 简介:摘要:金矿浮选工艺中氰化法与堆浸法的安全性及环保性问题是当前黄金生产行业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概述金矿浮选工艺及其中的氰化法与堆浸法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环境危害问题,提出了金矿浮选工艺中氰化法与堆浸法的安全、环保优化策略,结合传统浮选提金方法的优势,为金矿浮选工艺提供更为安全、环保的技术路径。

  • 标签: 金矿浮选工艺 氰化法与堆浸法 安全性及环保性
  • 简介:为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河受污染情况,采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以下简称为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该河上、下游河水中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永定河水未受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污染,两者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Ⅴ类地表水水质限值范围之内。利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7;重现性好,精密度分别为0.75%和0.65%;检出限低,分别为0.16μg/L和0.28μg/L;准确度高,均在真值范围内;加标回收率在92.6%-105%。与手动法相比,光度法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量少、可批量检测,并减少了化学试剂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适用于地表水中挥发酚和总氰化物的测定。

  • 标签: 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 挥发酚 总氰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分析计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含量的不确定方法。找出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通过结果的可信度来证明结果的适宜性。方法:根据GB/T5750.5-2006建立数学模型,从重复测定、标准溶液稀释、标准系列配制、线性拟合各方面来讨论其不确定度。结果:标准系列配制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最大,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氰化物 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 简介:砷是黄金选冶过程中常见的元素之一,选冶过程中砷的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黄金等贵金属的氰化浸出效果。选冶样品中砷含量的准确分析可以为黄金选冶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且采用一定的方法避免选冶过程中砷存在的影响。采用饱和溴水-硝酸-硝硫混酸强氧化剂处理含氰样品,一方面分解氰化物,另一方面将各种形式的砷氧化为五价离子;再通过加入溴化钠催化剂,用硫酸亚铁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108℃条件下,通过蒸馏方式将三价砷蒸馏出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砷的含量。通过实验得出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8%~101%;通过与溴酸盐滴定法的结果对比,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氰化样品 砷含量 蒸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简介:摘要:氰化物是一种剧毒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人工制造的,但有些仍存在于天然物质中,如苦杏仁、鱼芯和木薯。固体液体混合中氰化物的主要来源是原料中微量氰化物水解产生的六氯环己烷。虽然大多数氰化物可以在原料烹饪过程中挥发,但少量氰化物仍留在液体中。国家卫生部在GB2757-2012《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蒸馏液中的氰化物含量为≥8.0毫克/升(氰化物含量根据100%的酒精含量被转换)。测定液体中氰化物含量的一般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头部空间气相色谱、电化学法和定性法。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电化学方法精度较低;上部图像色谱灵敏度低;定性方法不能用于定量检测。有鉴于此,分光光度法是检测白酒中氰化物的较好选择。本文主要分析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白酒氰化物的比较研究。

  • 标签: 白酒 氰化物 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 分光光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