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研究酶膜反应器系统对酶活的影响,结果其对Alcalase具有很好的保留效果。其中蠕动泵运转过程对酶的破坏和超滤膜对酶的吸附是导致Alcalase酶活损失的主要原因。利用DesignExpert6.0.5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求得酶膜反应器制备燕麦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含量3%、加酶量3.2%、料液流量45L/h、操作压力0.07MPa、温度55℃、pH7.3。在该条件下产物的DPPH清除率可达57.39%。

  • 标签: 燕麦蛋白 酶膜反应器 抗氧化肽 中空纤维膜
  • 简介:目的:研究染料木素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染料木素低剂量组、染料木素中剂量组和染料木素高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组的染料木素对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MDA含量;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剂量呈现依赖性。结论:染料木素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小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 标签: 染料木素 小鼠 抗氧化
  • 简介:摘要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有机废水,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性、彻底性、普适性的特点,是当今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六种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展望。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与光固化氢氧化钙(DMG)在乳磨牙髓室底穿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沈阳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116例患儿,将142颗髓室底穿孔的乳磨牙分为2组,分别采用MTA修复和DMG修复,经过6~12个月观察,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2组相比,MTA组治疗成功率(6个月92.96%,12个月88.73%)略高于DMG组(6个月90.14%,12个月87.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与DMG修复乳磨牙髓室底穿孔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且疗效相近。

  • 标签: 乳磨牙髓室底穿孔 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 光固化氢氧化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纯作为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Ⅰ类、Ⅱ类畸形矫正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至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安氏Ⅰ类、Ⅱ类畸形矫正治疗的患者,在完成整平排齐、关闭拔牙间隙阶段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关闭间隙,观察组采用微型纯作为种植体支抗关闭间隙,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模型的覆盖(OJ)等指标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现象。结论微型纯种植体可提供稳定的正畸支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面形凸度及覆殆、覆盖关系。

  • 标签: 微型纯钛 种植体支抗 畸形矫正
  • 简介:采用化学抛光处理、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作为生物材料模型,研究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表面通过促进MG-63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形成细胞外基质从而使其快速附着和伸展。另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表面通过Outside-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纤维连接蛋白及与其相关的整合素α5的转录水平,促进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增殖。

  • 标签: 表面改性 Outside-in信号传导 纤维连接蛋白 整合素
  • 简介:目的: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法于不同氮含量条件下在纯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膜(DLC)以观察对薄膜内应力和附着力的影响.方法:在四种氮含量条件下纯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氮含量下薄膜的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薄膜成分,显微压痕仪对比分析不同氮含量对薄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薄膜中氮含量与氮气甲烷流量比成正比,当氮含量达到9.6%时,薄膜性能最稳定.氮掺入DLC薄膜后,改变了薄膜的微观结构,产生几十纳米量级的颗粒.SEM、XPS分析表明纳米颗粒是富氮的非晶氮化碳CNx结构.DLC/CNx致密的纳米复合结构,减小薄膜的内应力,提高薄膜对衬底的附着力.结论:氮含量的增加会形成DLC/CNx致密的纳米复合结构,减小薄膜的内应力,提高薄膜对衬底的附着力.

  • 标签: 纯钛 类金刚石 表面改性 压痕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仪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血糖值的差异,为证实血糖即时检测仪在床边测定血糖的可信性和与实验室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对床边测定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选取67例患者,采用利德曼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血糖值,并采同一病例手指末梢血行美国强生血糖仪测量末梢血血糖值。结果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得到的血糖值,与POCT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值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得的血清血糖值相接近,其结果可以互认,能为临床接受。

  • 标签: 血糖仪即时检测 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氧化应激就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进而激活或损伤内皮细胞。近年来,氧化应激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时体内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的变化,氧化应激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进一步被揭示。

  • 标签: 高血压 妊娠性 氧化性应激 生物学标记 血管细胞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在人体细胞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活性较高的分子就是自由基,而细胞内的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能力失去平衡的现象就是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是一个极为明显和突出的病理现象。由于自由基会导致人体细胞内所含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等元素受损从而逐渐走向细胞衰亡,因此抗氧化剂能够很好地控制细胞受损时对脑组织造成的伤害,同时使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和各种功能增加。本文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抗氧化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对其间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法,为今后的医学治疗中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缺铁性脑血管疾病 自由基 氧化应激 策略
  • 简介:选取了英红九号、滇红、祁门红茶三种红茶,分别进行感官品质评判,测定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并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综合感官审评品质,生化成分含量对比分析表明,三种红茶中,英红九号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最高,品质最好,其次是滇红,祁门红茶稍低。三者在抗氧化活性的比较中,英红九号红茶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滇红次之,祁门红茶稍弱。

  • 标签: 英红九号 红茶品质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 作者: 陈磊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1-11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1期
  • 机构:HowtoReduceNitrogenOxideContentofFurnaceExitduringUnitLowLoadPeriod陈磊CHENLei(中电投协鑫滨海发电项目筹建处,滨海224500)(ChinaPowerInvestmentGroupandXiexinGroupBinhaiPowerGenerationProjectArrangementandConstructionDepartment,Binhai224500,China)
  • 简介:2014年1月中旬,卡博特公司宣布推出一种针对液体硅橡胶应用的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可同时满足高透明度和补强性能方面的严苛要求,从而显著提高硅橡胶的整体性能。该产品的比表面积达400m2/g,作为一种添加剂,可大大提高光的透过率,从而提高了硅橡胶的透明度,并将老化后的黄变最高降低30%。

  • 标签: 气相二氧化硅 液体硅橡胶 补强性能 高透明度 卡博特公司 比表面积
  • 简介:分析了27种干红葡萄酒的CIELAB参数(L*,a*,b*,C*,h)、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Fe3+还原能力。利用CIELAB参数及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对所选干红葡萄酒进行系统聚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干红葡萄酒CIELAB参数存在差异,干红葡萄酒总酚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Fe3+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该4项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4项指标均与L*呈极显著性负相关。CIELAB参数(L*,C*,h)与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将27种干红葡萄酒划分成4大类,以RW2,RW3,RW9,RW8,RW23,RW21干红葡萄酒的色泽及抗氧化活性俱佳。

  • 标签: 干红葡萄酒 色泽 抗氧化活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蔓荆子生物碱体外抗氧化的活性。方法:运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蔓荆子生物碱体外抗氧化的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物碱浓度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蔓荆子生物碱对—OH和O2-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生物碱浓度与对—OH清除能力呈正相关,与对O^2-清除能力呈负相关。结论:蔓荆子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1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 标签: 蔓荆子 生物碱 体外抗氧化
  • 简介:多酚氧化酶(PPO)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与果蔬加工制品的色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以蜜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蜜梨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蜜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和温度来降低蜜梨PPO活性,减少褐变的发生:蜜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72,其动力学方程为专1/V=0.17371/[S]+0.4775,最大反应速率Vmax=2.09U·min^-1,米氏常数Km=0.36mol·L^-1;蜜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完全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采用短时高温(90℃,1min)的热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蜜梨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而且可减少蜜梨汁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好地保持其固有色泽。

  • 标签: 蜜梨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 简介:以二水醋酸锌(Zn(CH3COO)2&#183;2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主要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2种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下,170℃水热制备花状ZnO纳米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FTR)对该粉末进行表征,并研究CTAB与SDBS的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表面活性剂按4:1的比例(物质的量比)配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在反应时间为1~5h条件下所得ZnO为六方相的花状结构,直径约2~3μm,这些微米花由厚度均一的纳米片组装而成。反应时间延长至10h时,花体开始塌陷,部分纳米片脱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得氧化锌微晶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都有发射峰;紫外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可见光区发射峰在反应时间为2h时荧光强度最大。

  • 标签: 氧化锌 荧光 水热 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