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山西省特定区域的风景园林设计及规划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关于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及规划内容,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山体、水系及各种植被等角度进行了分述,选择出适合当地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实践的方案,最大程度提升了省内的风景园林设计及规划综合质量。

  • 标签: 风景园林,区域特点,设计分析
  • 简介: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2013年1月挂牌成立,编制29人,现有民警24人。分局自成立以来,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执法权限、理顺执法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办案场所建设,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为执法办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原市森林公安分局紧紧围绕执法办案是主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推进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保障标准化、警备信息化、警民关系和谐化为建设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参与或直接办理了多起省内有影响力的森林刑事案件,驾驭辖区治安、服务林业改革发展大局、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 标签: 森林公安 执法权限 太原市 公安局 山西省 分局
  • 简介:摘 要:以10个二乔玉兰栽培品种为分类运算单位(OUT),选取7个枝叶形态性状和10个花的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基本可以反映二乔玉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但与传统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差距,Q型聚类分析能比较理想地将供试品种在Lq1(D=20.87)水平上分为2个类群,在Lq2(D=13.87)水平上分为3个类群,和在Lq3(D=9.12)水平上分为4个类群。R型聚类17个性状被分为几个主要的类群,性状间关系除几个独立性状外关系密切。主成分分析显示:17个性状可综合为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8.255%,进而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性状。

  • 标签: 二乔玉兰 数量分类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摘要:林业资源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林业产业建设过程中,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全新理念深入人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处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关注的重点。通过有效的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让森林资源保持多样性;加强营造林工作,使森林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要有所提升,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进而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地经营与发展,为经济建设营造有利条件。

  • 标签: 现代林业 林业资源 管理 营造林方法
  • 简介:摘要杉木是速生商品材树种,为了解杉木产区林分土壤的状况,促进其速生丰产,本文以某省的杉木中心产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选点的方法,对4处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林分进行了土壤调查工作,检测其土壤的理化性状、营养状况等内容,并基于此提出了几点营林建议,可供生产参考。

  • 标签: 杉木 速生丰产 土壤 营林建议
  • 简介:   [ 摘 要 ] 我国地大物博,但是森林覆盖仅有 20% 左右。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的护林观念意识淡薄,加之林业管理、种植技术等不够先进,导致很多森林资源被浪费。过去乱砍、乱伐现象严重,造成了我国很多林木的流失。本文主要以林业资源管理以及林业造林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林业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阐述林业造林的方法,以提升我国的林业管理水平,保护森林资源。     [ 关键词 ] 林业 ; 资源管理 ; 造林    我国的林业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限制了我国的林业行业发展。因此,必须要从林业资源管理入手,加强对森林林木的保护和管理,使森林开发更加科学和合理。此外,要加强林木造林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林木资源管理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很大差距。林木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林木资源储备较少,林木的科学利用率不高。此外,受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森林覆盖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不均衡的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供不应求,影响了林业资源真正效益和作用的发挥,导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薄弱,无法切实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管理存在一定欠缺,但是我国国土资源广阔,尤其是西北地区,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即我国的林业资源发展存在巨大潜力。同时,生态建设已经被纳入国家基本建设。我国的林木资源管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且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逐年提高,尤其是西北地区。随着人工造林的逐步推进,加之科学的林业管理,我国的林木消耗逐渐减小,使得我国的林业产业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 。     2 林业资源管理在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中的意义    林业资源是森林资源发展的必要基础,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具有长远且重大的意义。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效率,是保证我国的林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林业资源方面存在很大弱点,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浪费,林木资源的消耗较大,毁林造地情况严重,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基本国策,生态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对森林的保护意识逐渐提升。林业资源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以及森林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建设现代化林业产业必须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对现有造林技术进行升级和改进,做好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快恢复被破坏的森林,从而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3 科学合理的选择造林方法    为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的效果,选择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是重中之重。根据我国的林业发展状况,造林方法多种多样。     3.1 扦插造林法    扦插造林法是将林木营养器官(根部、茎部及枝干等)作为林木的生长基础,对营养器官直接给与充足的养分,并对其直接进行移植栽种。这种造林方法是对林木的营养器官合理应用。这种造林方法较为简单,与传统的育苗造林方法相比,林木苗的成活率更高,而且能够将林苗母体中优秀的遗传性状很好地保留初期生长速度较快,。但是,这种育林方式也存在一定缺点,对林地的土壤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受母树情况的影响较大。如果母树存在病虫害,那么林苗的存活率将会大大降低。这种造林方式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对于种植柳树、松树及杨树等树种较为适用。     3.2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也叫做直播造林,就是直接在森林土壤上面播种林木种子。这种造林方式相较于其他造林方式,管理方面较为简单,不需要对林木苗进行育苗处理。但是,这种造林技术对林地的土壤土质要求同样很高,需要管理人员对林苗进行幼苗抚育以及培育管理工作。该种种植方法对于易于生芽的林苗比较合适,如核桃、山茶树等,不适宜生芽缓慢的树种。此外,采用直播造林方法前,一定要对土壤条件进行实验,选择土壤肥沃、潮湿、土壤颗粒较大及周围水系丰富的地质条件进行种植。     3.3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就是提前将林苗进行培育,待林苗长到一定年限后进行移植。这种造林方法林苗的存活率较高,且林苗的适应性较强,可维护整体的生长稳定性。该种造林方法对林地土壤条件限制较小,在当前的造林技术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需注意,育苗过程中至少要将林苗培育一年以上,移植過程中也要尽量选择一年生以上的林苗进行移植,以增加林苗的存活率。如果是在土壤条件更加恶劣的环境下,尽量选择三年生以上的林苗移植 [2] 。     4 加强林业造林管理工作     4.1 合理选择造林模式    第一,如果是在土质较为肥沃的平原地区进行造林,可以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林蔬造林或者是林粮造林的模式来进行造林,即将蔬菜或者谷物直接种在林木中。这种造林模式既具备一定经济效益,还有很强的生态效益。当选用这种造林模式时,需注意要尽量选用生长周期较短、生长速度较快的工业原料林木,或者尽量选择具备一定绿化作用和美化作用的经济性较强的林木品种,同时要选择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林木品种,如核桃、板栗、柠檬、银杏、脐橙、桃、李、柿子及枣等。    第二,如果造林地质条件是高山丘陵地区,那么对于长期处于空置期的林地,最好采用封山造林的模式,并采用人工方式对空缺林苗的地方进行补种。这种造林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恢复山坡林地,而且对于提升森林覆盖面积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具有迅速成林的效果。    第三,如果选择在草原浅丘进行造林,那么林木的选择最好是林药、林草。这种造林模式就是在丘陵地区将林草种植于林木树下,是一种长期效应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造林模式,既可以有效改善林地土壤结构,又能够很好地涵养水分,可快速恢复植被,对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这种造林模式也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当地的畜牧业提供草料,推动当地的畜牧业发展。但是林草造林模式也存在一定限制,必须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保证林木的适生性,尽量选择叶片较少的林木,如马尾松等。对于黄土地区,可以选择马尾松、山药及沙参等进行混合造林 ; 如果是在干燥土壤条件下,可以选择松柏、连翘及黄姜等进行混合造林 [3] 。     4.2 完善林业产业结构    我国的森林布极为不均衡,东西部地区的森林覆盖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在林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因此,今后的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对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进行重点管理,对森林资源进行优化分布。对于林木产业结构方面,可以在当地建设林木苗培育基地,重点培育经济效益高、耐生存及抗病性较高的林苗,推动当地的林木业发展,优化和完善林木生产标准。对于林木资源管理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基础。对于经济效益较大的林地,提倡以林养林,进一步保护森林资源,扩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森林覆盖面积。    参考文献     [1] 吕永明 . 试论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实践分析 [J]. 科技与企业, 2014 ( 10 ): 158.     [2] 孙会平 .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 13 ): 292.     [3] 姜峰 . 试论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和林业造林方法 [J]. 卷宗, 2016 ( 4 ): 274.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重视力度也是更高。在当前,我国已有大部分地区把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进行结合,但是还有不少地区为经济发展,牺牲其生态环境。所以,怎样才能应用林业资源管理和林业造林就十分重要。下面就对其进行探讨。

  • 标签: 林业资源 造林方法 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天然红松林分的调查,掌握了天然红松的结实量和年龄、林分疏密度及和不同林分型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红松果实的质量和不同林分型的关系,对今后天然红松林经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天然红松 形态与习性 疏密度 林分类型 结实量
  • 简介:论述了云冷杉林分的采伐强度。分析了云冷杉林木枯死及风倒、风折的原因。提出云杉冷林分择伐强度应为伐前蓄积量的20-25%是可行的。

  • 标签: 云冷杉 林分 采伐 枯死 风倒 风折
  • 简介:摘要:退化林分主要表现为林木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枯死,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对于林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恶劣和消极的作用,因此,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需要给予极高的关注,对于林带的建设做好管理以及监控的工作,以预防林分退化为主,针对退化林分的现象及时找出原因,并修复,从而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

  • 标签: 退化林分 修复 生态建设
  • 简介:摘 要:人类生活之中离不开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林业资源,其也是地球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极大程度上优化空气的质量,改善环境。近几年来,忽略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于具体的林业资源管理、造林方法等方面存在进展缓慢的问题。对于此,以下正文中笔者将针对林业资源管理和造林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 标签: [ ] 林业 资源管理 造林 
  • 简介:摘要:在林业发展中,林木种植是影响营林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效地管理措施必不可少。只有加强林业的种植与管理,林业的生产效益才能稳定增长。全面科学地提升林业工程发展的整体水平,但在营林效益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实现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除此之外,林分密度对营林生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对当前森林覆盖率短缺现状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还能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实现林业的生态效益。基于此,文章对林分密度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以供参阅。

  • 标签: 林分密度 营林生产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如何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政治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国土绿化等操作,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切实提升。

  • 标签: 林业环境 退化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预测电离辐射诱导DNA双链断裂(DSB)水平的随机森林模型,初步研究DSB在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将GRCh38参考基因组分为50 kb的片段,根据MCF-7细胞的测序数据把片段分为电离辐射诱导的DSB低水平和高水平区域,以8种表观遗传学特征作为输入,随机将数据集的2/3列为训练集,1/3列为测试集,构建含100棵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分类模型中表观遗传学的特征重要性,展示这些标记在不同DSB水平区域的富集差异。结果随机森林模型在测试集上预测的准确率为99.4%,精准率为98.9%,召回率为99.9%,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4。8个特征中H3K36me3和DNase标记的重要性最高,富集分析表明DSB高水平区域的这两类标记明显高于DSB低水平区域。结论以表观遗传学数据作为特征输入,随机森林模型可在50 kb基因组区域上准确预测电离辐射诱导的DSB水平,分析表明这些DSB可能主要分布在基因组中转录活跃的部位。

  • 标签: 电离辐射 DNA双链断裂 随机森林 分类模型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林分蓄积量的测定方法较多,概括地讲常规的做法有标准木法和数表法两大类。而选用标准木法和数表法,必然涉及到径阶整化和林分平均因子计算方法。但是,径阶整化和林分平均因子计算.从理论到实践都存有一定的误差,是一个尚待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还表明,凡林木间接测定因子如树高、中央直径等,因选用仪器、测定技能和测定部位等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如树高±5%、中央直径±5-10%,这是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又未予修

  • 标签: 林分蓄积 标准木法 径阶 中央直径 树高 主要树种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不同的更新密度和更新树种,在不同郁闭度的天然阔叶混交林中进行更新,通过两年的标准地调查研究,发现华山松的最佳更新密度是2000株/hm2,马尾松最佳更新密度则为3000株/hm2,华山松的最佳郁闭度为0.3~0.5,马尾松的最佳郁闭度则大于0.7,郁闭度小于0.3的林分可以更新所有树种,但是生产量将不占优势,因此在间伐和抚育伐之后还要进行人为更新。班克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但是由于该树种喜阳不耐荫,因此保存率较低,不适宜在天然阔叶混交林下进行更新。

  • 标签: 马尾松 郁闭度 天然阔叶混交林
  • 简介:对小的生态经济区开展自然资源统计是很困难的,政府决策人员只能依靠州水平的数据库来评价一定区域或局部的自然资源(森林、牧场、草地、农田等)状况。小面积评估技术可以用于评定这些资源。然而,哪一种小面积估测法可以给出最可靠、最准确的结果还不得而知。本研究检测了小面积评估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综合估计法和回归估计法)的可靠性、准确性。运用这两种方法分析墨西哥哈里斯科(Jalisco)州全州的自然资源数据,从而检测每种方法对所选择的森林林分结构特征预测结果的好坏。研究表明,回归方法在多个地理尺度上,对森林林分结构特征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均最好。因此,推荐州或地方资源管理者,在没有其他适当的辅助信息资料的情况下,可运用回归分析法来评估小区域内自然资源状况。图4表5参14。

  • 标签: 森林结构 回归估计法 综合估计法 空间格局 分层随机抽样 卫星图
  • 简介:本文就马尾松人工纯林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马尾松人工纯林存在不能有效发挥森林在水土保持上的作用,林分生物多样性下降,树种单一,松毛虫危害程度加大等弊端,主要对策:培育针阅混交异龄林提高林分的生物多样性,及时抚育间伐,降低林分的密度,加强马尾松松毛虫的防治,深翻改土,适当增施肥料。

  • 标签: 马尾松 纯林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