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煤矿生产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有助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从目前来看,煤矿产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很大困难,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将成为最为关键的内容。文本主要对我国煤矿应急救援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当前管理问题出发,探讨提高应急救援水平的有效策略。

  • 标签: 煤矿救援 应急救援 救援现状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者为产后出血,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诊昏迷患者分诊及其急救办法,以积累更多的处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140例急诊昏迷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分诊准确率较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而急诊病死率较低。结论急性昏迷患者情况危急,其病死风险较大,应迅速分诊,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方法,方能抢救成功,从而有效地降低急诊病死率。

  • 标签: 急诊昏迷患者 分诊 急救方法
  • 简介:摘要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煤矿各种灾害的专业队伍,安全有效处理灾害事故、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是矿山救援队伍的义务和应尽的职责,也是救护队处理事故的最终愿望和目的。

  • 标签: 矿山救护 技术 提升 总结 综合能力 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昏厥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昏厥患者40例,观察急诊昏厥患者急诊急救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具有心血管系统疾病为9例,脑血管系统疾病为11例,中毒为1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为7例,急救成功率为80.0%。结论结合患者实际昏迷原因,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昏厥 急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院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喉罩紧急开放气道40例,与气管插管开放气道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平均插管成功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结果平均插管成功时间喉罩组0.64±0.17分钟;气管插管组1.43±0.15分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喉罩组成功39例,成功率97.50%;气管插管组成功23例,成功率为60.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抢救复苏成功率喉罩组优于气管插管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严重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气道开放时,喉罩具有插管便捷、高效、通气可靠、成功率高的优点。

  • 标签: 喉罩 院前急救 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的职业安全却屡招威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环境不确定性;服务对象未知性;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防护教育;以及防护设施有限等等。诸多因素提出院前急救人员职业意识培训有待强化;主管部门重视,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护设施及相关制度,并督促院前急救人员工作中自觉采取防护措施,尽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救人员的职业伤害。

  • 标签: 院前急救人员 安全隐患 安全保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模式在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以 2017年 5月至 11月由我院施以急救的失血性休克病例 68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作等量 (34例 )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与规范急救护理处置组,对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在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组外伤失血性休克者前一指标显著低于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后一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可缩减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的急救护理总耗时,提升该类急救护理对象的急救成功比例。

  • 标签: 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地方应急救援的体系合理性,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建设,并注意目前救援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将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点,保障人民财产与生命的安全。

  • 标签: 地方应急救援体系 建设 路径
  • 简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端。随着社会经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生命的尊重,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使社区急诊急救能力成为最有医疗实践意义的一种基本技能。要求全科医师在社区接诊中能正确果断识别危及生命的疾病和准确高效处置常见急诊以缓解患者痛苦,全科医师专业综合素质面临着更高的挑战。社区急诊范围涉及内外妇儿等学科,集中体现了全科医师临床思维诊断、协调处置的综合能力,包括急诊诊断能力、操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适时转诊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病史搜集整理能力。综合性教学医院是培养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的主要临床基地,通过强化急诊医学理论知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全科医师亲自动手操作以掌握急救技能及器材规范化、标准化使用;通过回放录音录像来训练全科医师应急心理素质和娴熟的医患沟通技巧。在教学培训过程中如何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和效果评估,更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成为全科教育培训基地的教学医院的首要任务。

  • 标签: 全科医师 急诊 急救能力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民众对疾病的救治要求已较前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培养较高急诊急救专业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全科医师 急诊急救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工作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的发展给院前急救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本文全面阐述了院前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 标签: 院前急救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毒蛇咬伤临床急救处理和综合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118例毒蛇咬伤患者。对其开展临床急救处方与综合防治。结果118例患者通过急救处理与综合防治后,全部治疗成功,患者无肢体活动障碍、肾功能不全、精神异常以及感知异常情况发生。局部症状消失时间(54.20±9.63)h,全身症状消失时间(5.30±0.95)h。结论医师认为针对毒蛇咬伤治疗重点就是及时清创-引流排毒-尽早注射抗蛇毒血清,合理应用抗毒素药物,对患者多加观察,做好相关并发症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救处理 毒蛇咬伤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重症手足口 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急救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心肌梗死患者,75例患者入院后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患者的存活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情况好转69例,转入普通病区进行进一步救治,另有救治无效死亡6例,急救存活率为92.0%。患者住院时间为8~19天,平均住院时间(16.8±3.5)天。69例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出现左心衰7例,发生率10.1%,室性心律失常15例,发生率21.7%,心源性休克13例,发生率18.8%。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情况紧急,死亡率高,若抢救不及时后果严重,为此,医护人员应积极展开救治工作,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7例进行过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方法。结果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控制惊厥、及时降温和加强监护等治疗及护理,87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加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儿恢复健康,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高热惊厥 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被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0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措施,观察组(20例)患者则开展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吸氧时长和紧急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紧急气管插管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入院行初步急救措施完成的时间,从而有利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毒蛇 咬伤 急救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