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碑铭使用文言。这种文体也许不能称作语言。因为它在其它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共鸣,而且不能用于日常交流。象征的手法。每个字都可起各种作用,每种作用因它在此处不在彼处而不同。这些方块字被古人思想清晰、音乐节奏简明的法则连结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牵系,合在一个不可逆转的网络中,甚至对那织网人也拒不从命。一旦镶嵌于石碑上——渗入了它们智慧的石碑——这些力块字就使形式脱离那变幻无穷的人的思想,深植于右头中,成为石头的思想。所以才有这坚实的结构,这凝练,这内在的平衡和这些

  • 标签: 方块字 语言 思想 文体 象征符号 文言
  • 简介:自古江南多才俊。明清以降,科举出仕亦多江浙一代。众科举士子除饱读诗书之外,书艺亦金卓然。当今萧山申屠氏,历时十余年,潜心搜集科举士子之对联书作,考证其逸事。今精选若干,与读者共赏。行草堂东偏,起小楼两楹,颜日"百联",庋置古今名人艺术作品,编录之暇,登而纵览,期以苏心力、娱视瞻,无他冀也。日月渐繁,精良稍备。楹帖一宗,达200余品,四体之书,名贵之制,几乎大成。不有咏歌,恐遂消歇。且国事日亟,千戈纷竞,兵难寇祸,

  • 标签: 饱读诗书 艺术作品 士子 两楹 书艺 亦金
  • 简介:摘要桥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应高度重视桥梁的安全和质量,以确保桥梁在使用寿命期间不会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如何加强桥梁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有效保证桥梁施工质量,是每个桥梁工程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 标签: 桥梁施工 质量管理 控制
  • 简介:一.《四库全书》及其藏书七《四库全书》是清代宫廷编纂的历朝全书总汇,它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开始征书,翌年二月开设四库馆,至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录完成,共费时十年。此后,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全书誊写完毕,历时长达15年。据统计,《四库全书》共收图书3461种79337卷,“另有存目书6766种93551卷。一套全书完成后,共有6144函,总计2万6千多册。

  • 标签: 《四库全书》 藏书阁 清宫 乾隆 四库馆 征书
  • 简介:我家老屋的新故事我是1957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作品的,当时还收到远在列宁格勒的中国留学生的来信。1958年10月在《诗刊》发表短诗二十首,而且是排在毛主席的《送瘟神》二首手书之

  • 标签: 老屋 刘章 生产队 房子 小村 嫉妒
  • 简介:【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行为养成,我校德育处开启了“21美丽行动”,这一行动通过建立以“争集邮”为依托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一颗颗小印章、一枚枚精致邮票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灵魂。从规范起步,从细节入手,活动化人,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常态,扎实开展“积极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丸,将德育评价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

  • 标签: 争章集邮 21天美丽行动 积极行为养成
  • 简介:【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行为养成,我校德育处开启了“21美丽行动”,这一行动通过建立以“争集邮”为依托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一颗颗小印章、一枚枚精致邮票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灵魂。从规范起步,从细节入手,活动化人,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常态,扎实开展“积极行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丸,将德育评价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

  • 标签: 争章集邮 21天美丽行动 积极行为养成
  • 简介:<正>曼是个古老而神秘的澜沧江边的傣族村寨,这里发生的奇闻异事,使人非要到那去探秘。曼古村位于景洪城澜沧江北岸渡口上,现有居民210户,728人。曼,傣语地名,曼,汉语直译为村寨,,汉语译为爱尼人,即"爱尼人居住过的寨子"。

  • 标签: 秘记 傣语 景洪 曼阁佛寺 使人 尼人
  • 简介:在清季藏书的“内延四”文渊、文源、文津、文溯之中,当今完整保存下来的除文渊阁外,当数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文津始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藏“四库全书”而建,次年竣工。文津仿浙江宁波藏书家、明代兵部侍郎范钦(懋桂)的藏书楼“天一”而建。从建筑布

  • 标签: 文津阁 藏书楼 范钦 兵部侍郎 文源 浙江宁波
  • 简介:赵清(1914-1999),河南杞县入,生十河南信阳。十五岁为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而毅然离家出走,入开封艺术高中学列。毕业后在一个小学教书,许借读河南大学中文系,开始发表作品。十八九岁主编《新河南报》的《文艺》周刊、《民国日报》的《妇女》周刊。后到上海,插班于上海美专。1935年曾任《女子月刊》编辑.并有短篇小说集《旱》出版。1936年8月在南京自费筹办出版《妇女文化》月刊。1937年年底,赵清来到武汉。当时,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已相继沦陷,武汉成为抗战的中枢。四面八方的作家汇集到这座城市。

  • 标签: 河南信阳 河南大学 短篇小说 上海 妇女 出版
  • 简介:落日点亮朝韩边界都罗山坡,芳草,纪念碑,以及被陈列的飞机、坦克和空弹壳。不远处的民宅里,快子躺在迷香上升的右边。

  • 标签: 公园 和平 纪念碑 民宅
  • 简介:江宁城四周,山占了一半。那便于人们游玩而又有郊野之趣的,只有城西的钵山,这也是我的朋友陶子静和他的众位兄弟读书的地方。他们顺着山势的高低造了房子,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取名“余霞”,是按照眼中所见之景而题的名字。

  • 标签: 高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钵山余霞阁记》
  • 简介:王勃的《滕王序》入选为199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读篇目,为提高中学生的文学修养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笔者近日翻看高中语文第二册此文的注释,发现有些注释不甚精当,有些更是可疑,这里就三处注释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标签: 《滕王阁序》 注释 高中语文第二册 文学修养 高中学生 人教版
  • 简介:紫光位于中南海西岸迤北,金鳌玉蝀桥以南。以我国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会见外宾而名闻中外。作为一处有近五百年历史的古迹,研究它的建筑沿革变化,是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 标签: 紫光阁 建筑风格 古建筑 历史考证
  • 简介:魏晋风规恨不传,唯从《本》觅真原。凭谁一问解“胡说”,弃祖推宗崇《大观》?《淳化帖》俗称《帖》,宋太宗敕翰林侍书王著甄选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名迹于淳化三年(公元992)摹勒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丛帖,对中国古代法书名迹的流传居功甚伟,誉者甚至以为它主宰了中国书法近千年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

  • 标签: 《淳化阁帖》 中国书法史 刻工 中国历史 宋太宗 古代法
  • 简介:书,是文明的火种,它使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藏书家与藏书楼,是传递文明的接力运动员,他们把文明从古代传向未来。天一,她高擎着文明的火种,至今仍发出耀眼的光辉。郭沫若1962年登楼时曾为她献上一首赞歌:“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瑯信不虚。历劫仅存五分一,至今犹有万卷余。

  • 标签: 天一阁 藏书目录 范钦 文化宝库 嘉靖 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