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痛病的治疗中,应用古医方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心痛病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古医方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心痛发作情况、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心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古医方药应用在心痛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提升疗效,减少心痛发作次数,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古医方药 心痛病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传统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独特的宝藏,长期以来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经典中医方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 标签: 中医方剂 肿瘤治疗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在古代刊刻之时盛行良久,被后代字书所借鉴。但是由于其流传年代久远,致其存在大量UNICODE未编码字,给现今汉字规范和使用带来影响。利用形、(或)音、(或)义相互求等方法,梳理字头基本信息,对释文儒募刻本《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中的十二个未编码字进行了考辨。

  • 标签: 《改并四声篇海》 未编码字 考辨
  • 简介: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这则医方不存方名,组方药物有白茯芩、陈皮、半夏、木香,据其所治疗疾病的症状气喘痰积.将其拟名为“半夏茯芩汤”。从其组方特点、治疗症状可以推断其来源于中原医学,其所据底本可能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方

  • 标签: 黑水城 西夏文 半夏茯苓汤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药物治疗是目前用于重症患者身体和心理上减轻疼痛及焦虑恐惧状态的一种方法,本论文就重症患者用镇痛镇静治疗的原因,评估,用药方法及其不良反应及其关于蒙医角度进行思考论述。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痛镇静治疗 蒙医角度思考及治疗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在临床疗效方面与方剂有很大的关联,中药药性不同,功效不一,通过炮制不仅能增强疗效和降低对人体的不利影响,还能适应各种病情需要,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使不同药效的中药组合成一个功效符合要求的方剂。结论中药炮制使方剂的疗效得以增加,同时使方剂的主治范围和用药范畴得以扩大,从而使方剂学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中药炮制 方剂配伍 价值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眩晕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阴道炎患者应用中医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妇科接诊的9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45例)、参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方法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参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复发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7%,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阴道炎患者应用中医方法较常规西医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老年阴道炎 中医方法 西医方法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药物治疗是目前用于重症患者身体和心理上减轻疼痛及焦虑恐惧状态的一种方法,本论文就重症患者用镇痛镇静治疗的原因,评估,用药方法及其不良反应及其关于蒙医角度进行思考论述。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痛镇静治疗 蒙医角度思考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眩晕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眩晕症
  • 简介:医方特殊干预权与患方知情同意权因权利立法缺失造成的权利冲突,成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关于医方特殊干预权和患方知情同意权规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特殊干预权的行使范围比较模糊,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不明确,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存在弊端,现有法律内容冲突,层次不统一,适用主体不明确等方面。解决医患权利冲突,要建立专门性法律以完善立法规范体系,明确医方特殊干预权和患方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在严格界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范围和代行使程序的问题中,建立诊前知情同意转让制度。

  • 标签: 医方特殊干预 患者同意权 医患关系 医疗自主权
  • 作者: 姜北 回雪颖 崔洪涛 闫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6
  • 出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哈尔滨 150001,重庆市中医院博士后工作站 4000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病科,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不孕症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明确治疗不孕症的内服处方302首,涉及中药352味,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味多见,其次是辛、苦二味,主要归肝、脾、肾、心经,使用频次>30次的有37味,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当归、川芎、茯苓、熟地黄、白芍、人参、香附、白术、肉桂、生地黄;频次>60次的常用药物组合40个,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3~5味药的核心组合13组,进一步聚类形成13个新方。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孕症的方剂用药以调补气血、滋养五脏为主,适当配以理气开郁、燥湿化痰、温经通滞之品。

  • 标签: 不育,女性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医方剂大辞典》 用药规律 中医药疗法 数据挖掘
  • 简介:1990年11月2~6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中医方剂学术研究讨论会,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188位科研、医疗、教育工作者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等有关领导同志也莅临了会议。大会交流了近几年来我国开展中医方剂和复方研究的进展和经验,并就今后深入开展方剂和复方的学术研究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学术研究 中医方剂 经验方 学术论文 医药工作者 广西桂林市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中医方法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眩晕症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 80例眩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辨证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79.3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眩晕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眩晕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方药对改善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随认知功能下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方药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在的治疗潜力。尽管痴呆症没有根本性的治愈方法,但中医方药作为一种综合疗法,有望在改善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医方药的应用,评估其对认知功能、行为症状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为痴呆症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信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他们的福祉。

  • 标签: 中医方药,痴呆症,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高血压已经成为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其以潜伏期长、爆发迅猛为特点,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中不可逆性损伤、死亡的主要的危险性因素,其病因往往复杂多样、多因素参差交合而成。现今采用西药降压往往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措施。然在西药降压效果明显的同时,常常伴有诸多的药物副作用,使患者受到困扰。中药治疗高血压往往在侧重于降压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自身体质、好发的年龄不同给予预防与治疗。痰湿型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中药治疗痰湿型高血压颇有疗效,虽其降压机制尚未统一明确,但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中药治疗痰湿型高血压的可行性与相关不足,着眼于现代医学角度为中药治疗提供思路和诊断依据。

  • 标签: 痰湿型高血压 中医 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