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琛琛 朱艳艳 戴思芸 马品江 日沙来提·塔依尔 张利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地方病防治科,乌鲁木齐 830002,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科,阿克苏 843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地方病防治科,乌鲁木齐 83000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 830002,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02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口服碘油丸地区孕妇的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2019年10月,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抽样)法,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按照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县,每个县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0名孕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集其24 h尿样、家中食用盐盐样和饮用水水样进行碘含量检测,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共调查孕妇555名,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121、234、200名,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孕早、中、晚期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9.53、204.27、225.29 μg/L,均为碘适宜;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4.70、26.00、26.20 mg/kg,水碘中位数分别为4.85、3.30、4.85 μg/L;不同孕期间尿碘、盐碘、水碘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 = 1.61、4.38、2.63,P均> 0.05)。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亚甲亢)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检出率分别为4.32%(24/555)、0.54%(3/555)、0.36%(2/555);且均以孕中期孕妇最高,分别为7.26%(17/234)、1.28%(3/234)和0.85%(2/234)。孕妇甲状腺功能正常但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15%(73/555),其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35%(63/555)、8.11%(45/555)。排除甲状腺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的孕妇后,不同孕期孕妇的促甲状腺素(TSH)范围(P2.5 ~ P97.5)均接近或略高于《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推荐参考值;除孕早期游离甲状腺素(FT4)的P2.5低于参考值外,其他孕期FT4范围均与TSH呈现相同趋势。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FT4、TPOAb与TgAb、TgAb与FT4均呈正相关(r = 0.497、0.504、0.216,P均< 0.05),TSH与FT3呈负相关(r = - 0.194,P < 0.05);孕中、晚期FT3与FT4、TPOAb与TgAb均呈正相关(r = 0.188、0.527,0.177、0.623,P均< 0.05);孕晚期TSH与FT3呈负相关(r = - 0.165,P < 0.05);尿碘含量与各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新疆口服碘油丸地区阿克苏外环境水碘偏低,孕妇碘营养水平适宜;除孕早期FT4的P2.5低于参考值外,各孕期孕妇TSH及孕中、晚期孕妇FT4范围均接近或略高于参考值;但亚甲减检出率和甲状腺自身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均相对较高,仍需持续监测。

  • 标签: 营养 孕妇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时的营养状况,并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了我院2022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为(47.85±3.52)g/L和(76.95±3.54)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7.52±3.15)g/L和(67.28±3.25)g/L(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综合护理对于该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心理状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1例ED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将所有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158例,年龄20~29岁;B组182例,年龄30~39岁;C组38例,年龄40~49岁;D组23例,年龄50~60岁。基于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敌对、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偏执、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9项心理状况。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区分患者是否存在状态性或特质性的焦虑情绪。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析患者的人格类型。分析患者组与文献报道的全国常模组SCL-90、STAI和EPQ量表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患者组SCL-90量表的敌对(1.64±0.67,t=4.81,P<0.001)、焦虑(1.58±0.66,t=6.83,P<0.001)、精神病性(1.62±0.68,t=11.87,P<0.001)、偏执(1.55±0.66,t=3.58,P<0.001)、强迫(1.95±0.70,t=9.56,P<0.001)、躯体化(1.43±0.58,t=2.10,P=0.036)、人际关系/敏感(1.74±0.74,t=2.79,P=0.005)、抑郁(1.66±0.74,t=4.50,P<0.001)等因子分,以及总分(1.53±0.63,t=3.07,P=0.002)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A、B、C、D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0.78、1.65±0.69、1.58±0.92、1.43±0.59,F=2.84,P=0.038)。患者组STAI量表的状态焦虑(t=7.35,P<0.001)、特质焦虑(t=6.31,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8.41,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不同年龄组的状态焦虑(F=5.29,P=0.001)、特质焦虑(F=5.54,P<0.001)因子分和总分(F=5.6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的精神质(t=30.56,P<0.001)、情绪(t=45.94,P<0.001)、外倾-内倾(t=11.72,P<0.001)、掩饰性(t=29.16,P<0.001)等因子分和总分(t=30.56,P<0.001)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401例的人格类型分别为抑郁质183例(45.64%),胆汁质94例(23.44%),黏液质66例(16.46%),多血质58例(14.46%)。不同年龄组的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人格类型分布分别为A组76、35、26、21例,B组87、40、32、23例,C组14、10、6、8例,D组6、9、2、6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30)。结论ED患者存在一系列异常的情绪、躯体化的不适感,敏感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向、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年龄越小的患者其焦虑情绪越严重,人际关系越敏感,可能与其内向的个性特征及情绪的不稳定性相关。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年龄 症状自评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食欲刺激对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道反应、肺功能和衰弱状况的影响。方法:抽取 62例于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7月经临床确诊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包含 31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食欲刺激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肺功能指标,均相当, P>0.05;术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 PA、 ALB、 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食欲刺激能够可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的胃肠道功能,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肺功能和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

  • 标签: 食欲刺激 肺癌 胃肠道反应 肺功能 衰弱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5岁中国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中卵巢功能抑制对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2019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内科门诊且正在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9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 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结果91例患者中,61例正在行含有卵巢功能抑制的内分泌治疗,30例未行卵巢功能抑制治疗。未行卵巢功能抑制的30例患者中,PHQ-9得分≥8分2例,PHQ-9得分<8分28例;GAD-7得分≥10分1例,GAD-7得分<10分29例。行卵巢功能抑制的61例患者中,PHQ-9得分≥8分19例,PHQ-9得分<8分42例;GAD-7得分≥10分8例,GAD-7得分<10分53例。未行卵巢功能抑制组和行卵巢功能抑制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7%和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3%和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多因素分析显示,内分泌治疗和居住状态与患者发生抑郁均有关(均P<0.05)。结论在≤35岁中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中,应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可能会造成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这一人群心理状态的评估监测。

  • 标签: 乳腺肿瘤 年轻 卵巢功能抑制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早期盆底康复锻炼与盆底近期功能及预后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25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200例为自然分娩产妇,50例为剖宫产产妇,均为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顺产、剖宫产对照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顺产、剖宫产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对顺产产妇以及剖宫产产妇的产后以及训练12周后的盆底肌肌力评定结果、最大收缩力收缩的维持时间、15 s内最大收缩次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顺产研究组产后盆底肌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的维持时间、15 s收缩次数与剖宫产研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产研究组与剖宫产研究组产后12周后盆底肌肌力、最大收缩力收缩的维持时间、15 s收缩次数显著高于顺产对照组与剖宫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1年,顺产研究组、剖宫产研究组产妇便秘,压力性尿失禁,尿流不畅、膀胱排空后有尿滴下、难以完全排空等尿道症状,性交痛,腹痛,阴道干涩,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等情况与顺产、剖宫产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早期阴道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力较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大,但长期而言阴道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力较剖宫产分娩的影响并无明显的差异;采用早期盆底功能康复锻炼能够在产后早期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 盆底康复锻炼 近期 远期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supportan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3例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EN组);另外33例(对照组)给予基本膳食。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4d时测量体重(BW)、血红蛋白(Hb)、总蛋白、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以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CD4/CD8、白介素(IL)-1α、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评价免疫功能。结果化疗前后EN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化疗后ALB、TFN、Hb和BW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N组化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而NK、IL-1、IL-6明显降低,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IL-6、TNF-α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尽管EN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情况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专用型肠内营养乳剂可以预防化疗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肿瘤 药物疗法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直肠癌手术术式对男性患者术前术后勃起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76例直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8例,予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88例,予腹腔镜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在勃起及射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勃起和射精功能上,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和治疗前比较射精功能均有下降,但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个月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较治疗前IIEF-5评分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射精功能进行比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对直肠癌术后性功能影响性较低,总体上能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开腹 腹腔镜 勃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与式饮食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饮食依从性提高,营养情况改善良好,症状得到缓解,各项免疫指标提升,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应用参与式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从而更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因此,参与式饮食护理的临床应用意义巨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参与式饮食护理 胃癌根治术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术后对结肠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此研究纳入我院2019.5-2021.4内28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借助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例,肠外营养支持)和观察组(15例,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结果: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较好,免疫功能较强,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可提升机体营养状况并增强免疫功能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作者: 陈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6-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分级护理,结合内瘘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内瘘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应用风险分级护理策略,改善内瘘功能,调节情绪,值得借鉴。

  • 标签: 风险分级护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心理状况
  • 作者: 孙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 211300
  • 简介:目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11月为限,对我院42例胃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1)采用常规营养干预方法,实验组(n=21)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式,对比营养情况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实验组营养情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化疗后的营养不良状况同时提升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营养干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及分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予以全程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鉴于研究需要,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两组,对照组、研究组,以2022年整年为研究时间,为保障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两组资料均完整,且无异样。后续整理各项数据,以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率这两项数据为支撑,验证此次研究价值。结果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组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优势,且得到患者高度认可,较另一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标准。结论 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与发展潜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全程护理,可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此建议在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对比组,接受不同护理,即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循证护理),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参与式饮食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我院收治于2019年5月~2020年4月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参与式饮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状况及护理对策进行详细分析。方法:本次选取120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均来自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到我院就医并接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对这120例病人进行了分组(病例组和研究组),运用回顾性调查其资料,对病人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分析组间病人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单因素,单因素包括:居民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术后住院日;P<0.05组间有较大差异。且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有:居民类型、术后住院日,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根据以上表述,术后膀胱功能障碍单因素包括:居民类型、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术后住院日;其中术后住院日和居民类型因素为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概率,可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功能障碍 妇科恶性肿瘤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1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循证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研究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吞咽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妇科门诊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2036名女性参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分析致病因素。结果 患者以身体剧烈运动漏尿、便秘和盆腔坠胀症状为主。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IM指数、月经状况、首次分娩方式、糖尿病、子宫切除状况、分娩次数、首胎胎儿体重等,差异明显(P<0.05)。结论 影响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因素较多,临床应引起充分警惕,提前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中老年女性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肺部基础功能的治疗效果,探索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模式的临床医学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自愿接受本医院专业化呼吸衰竭疾病治疗工作的共计291名患者之中,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参与后续研究工作以及追踪调查工作,要求100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抓阄,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接受常态化心理健康护理工作以及肺功能康复工作,观察组全体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接受强化心理应激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将持续六周,护理任务全部结束之后,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对全体呼吸衰竭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立足于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两个视角,多角度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肺部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相对稳定,肺功能恢复速度较快,出院后已经初步恢复基础肺部功能。在后续复查环节中并未出现并发症,未见肺部功能损伤。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稳定,偶尔出现失落、暴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肺功能恢复速度一般。后续复查环节中,极个别患病症状比较特殊的呼吸衰竭患者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继续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如上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强化心理应激护理模式对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肺部功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全体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强化心理应激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 心理状态 肺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