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不同介入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介入治疗的10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桡动脉穿刺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路径,观察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舒适度相关的生理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路径下的介入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痛苦的,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脉介入路径 术后并发症 舒适度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55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55例发生上肢血肿的患者经治疗后,32例的局部青紫、肿、痛在5天内基本恢复正常;16例在7天后恢复正常;7例15d恢复正常。术后无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假性动脉瘤。结论抬高患肢、局部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加强病情观察对预防和治疗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桡动脉 介入治疗 上肢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急梗死(AMI)病人接受介入术(PCI)后全程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研究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都已采用介入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HAMA)和抑郁(HRSD)变化情况。结果全程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HAMA和HRSD的平均得分低于护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接受介入术后全程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病人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人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介入治疗 对 心血管 疾病进行 治疗 加以 分析研究。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6 月 选取心血管患者 90 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5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介入治疗方法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治疗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 。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率较高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介入性治疗用于心血管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医学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病 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化验及术野备皮。术中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病症。术后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护理及拔除鞘管后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40例患者除1例因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择期行搭桥治疗,其余33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最终做到了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实行介入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选择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系选取常规治疗方式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研讨组系同意采取介入治疗模式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实行介入治疗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实行介入治疗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值的运用。

  • 标签: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观察组(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超声心电图、回缩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末容积指数、舒张末容积指数、射血分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0.4±0.1),观察组回缩率没有明显变化(0.6±0.2),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达到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电图 回缩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迟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5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25)。A组进行延迟介入治疗,B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比较各组的LVED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比B组的72.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LVDD以及LVED指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延迟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整体疗效,促进心功能损伤症状缓解。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单纯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介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一年之后的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年后的存活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一年后的存活率为80.0%(24/3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不适1周,加重2d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活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不适,有轻度压迫感,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前1d开始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有憋喘,休息后无改善,给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缓解。人院当日早饭后再次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剧烈,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 标签: 复杂冠脉病变 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心前区不适 症状缓解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延迟介入治疗(延迟PCI)的近中期疗效。方法300例确诊的AMI患者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在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等方面延迟PCI组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下降。延迟PCI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延迟PCI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比较。方法比较经桡动脉介入行择期PCI治疗的穿刺时间、并发症和穿刺口出血的比率。结果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3.8%,与股动脉组(98.7%)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经桡动脉介入手术 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法与自制肱动脉止血器法止血效果。方法将我科2006年7月—2012年9月经肱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51例随机分成肱动脉止血器组(23例)和绷带加压包扎组(28例),对比观察止血效果、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小时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主观不适等。结果自制肱动脉止血器在止血效果、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小时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主观不适等方面明显优于绷带加压包扎组。结论自制肱动脉止血器用于经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是一种省时、简单、安全、高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动脉 冠脉介入术 压迫止血器 绷带加压包扎
  • 简介:经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必不可少的手段,该技术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开始逐渐替代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引起关注。本文旨在归纳最新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总结老年人桡动脉途径的优势及存在优势的原因,为进一步推进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在全国的开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标签: 老年人 经桡动脉途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ESV、LEDV、BNP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比对照组要高,而LESV、LEDV、BNP水平、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患者的BNP水平,改善心室重塑与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