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其共聚物(SMAA)。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考察了单体配比、乳化引发以及聚合温度对产物性能及其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水平组合为A2B1C2D2时,所制备的共聚物产率高,粒径分布均匀,聚合物乳液较为稳定,基本能够满足新型表面放射性沾染清除基体共聚物的性能要求。

  • 标签: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乳液聚合 表面放射性沾染清除剂
  • 简介:探讨MTA在恒磨牙深龋意外露髓时作为直接盖髓、行活髓保存术的临床疗效。选择临床上因深龋意外露髓的成年恒磨牙病例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ineraltrioxide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作为直接盖髓,所有患者至少观察2年以上,对比两种盖髓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55例中成功50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0.91%;对照组55例中成功42例,失败13例,成功率为76.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MTA可替代氢氧化钙作为直接盖髓应用于临床。

  • 标签: MTA 氢氧化钙 直接盖髓术
  • 简介:〔摘要〕表面活性,是一种即使在低浓度状态下也能显著改变表面或界面张力的物质,研究认为,表面活性包括了低浓度状态下能显著改变表面或界面性质,或者与此类似的物质。同时,表面活性是已经运用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重要物质,具有消毒杀菌、去垢洗涤、增粘起泡等作用。通过对表面活性的掌握,人们得以制造出肥皂、洗洁精、沐浴露和化妆品等生活用品,而工业方面,表面活性也恰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乳液聚合 现代化发展
  • 简介:介绍了聚合物加工用润滑的应用现状、产品结构与分类,以及近年来润滑的作用机理研究情况及科研产业化成果;提出了发展环保清洁工艺,生产高效能、耐高温、无毒害、高附加值新型产品才是润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润滑剂 润滑作用 聚合物加工
  • 简介:聚合物类钻井液处理由于具有诸多优良性能而一直被广泛的使用着。但对其作用规律还没有充分的研究,为此文中对多种常用的聚合物类钻井液用处理进行了综合的系统性研究,主要从温度和盐类对其性能的影响着手进行试验,将其滤失量和流变性数据进行归纳对比,找出它们在钻井液中的作用规律,这些规律对今后聚合物类钻井液处理的开发及在现场的合理高效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钻井液 流变性 滤失量 塑性粘度 动切力
  • 简介:摘要:涤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建筑等领域。涤纶短纤聚合反应的研究对于提高涤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催化对涤纶聚合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涤纶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催化的设计提供参考,推动涤纶行业的发展。

  • 标签: 不同催化剂 涤纶短纤 聚合反应 影响
  • 简介:摘 要: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性团在有机合成中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这类催化具有高度可调的结构,可以通过设计和合成来实现特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本文对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功能配位聚合物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实现多样化有机分子的高效转化和高选择性合成。

  • 标签: 功能配位聚合物 催化剂 有机合成
  • 简介: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2,4-二氯苯氧乙酸(2,4-19)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2,4-DMIPs),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对该印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态、静态及竞争试验考察了该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4-DMIPs对模板分子2,4-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2,4-二氯苯酚和2,4-二氯苯甲醛相比,2,4.DMIPs对2,4-D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84和3.75,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31和2.29。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可以得到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分别为76.92和142.91mg/g,离解常数亿分别为632.91和2309.47mg/L。将2,4-DMIPs作为固相萃取,对豆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0%,方法的检出限为20ng/g。该印迹聚合物可以富集分离测定2,4.D,稳定性好,并且能重复使用。

  • 标签: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2 4-二氯苯氧乙酸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聚合性痤疮的治疗方式,分析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动力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70例诊断为重症聚合性痤疮的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进行单一性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35例进行多西环素联合动力治疗,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68.57%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P

  • 标签: 重症聚合性痤疮 光动力治疗 多西环素 疗效
  • 简介:摘要:部分食品使用的包装材料为透明聚合物材料,使食品在运输、存储等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照射而氧化,造成食品的质量受到影响。本文中则主要对紫外助剂在聚合物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与改性进行分析,使食品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紫外光助剂 聚合物 包装材料
  • 简介:首先在超声波场中用表面活性SDS对纳米Ag粒子进行亲油化处理,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利用超声波的分散、粉碎、活化、引发等多重作用,在实现纳米Ag粒子在反应介质中纳米分散的同时,引发苯乙烯单体在纳米Ag粒子表面发生分散聚合反应.制备出Ag/PS(银/聚苯乙烯)复合粒子。最后对超声波引发纳米Ag粒子表面的分散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运用SEM、FTIR、XPS、TGA、XRD等测试手段对Ag/PS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

  • 标签: 复合粒子 分散聚合 超声波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河南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原油采收率,进行了聚合物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驱油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是一种高效驱油聚合物驱后利用OCS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利用交联聚合物与OCS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体系相结合进行驱油的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先用交联聚合物进行调剖,再注入OCS表面活性聚合物二元高效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更好。

  • 标签: OCS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驱油剂 双河油田
  • 简介:自1959年发明碘钨灯以来,光源界的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理想循环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灯的效和寿命,本文就作者在实验室的一些研究结果作一介绍:一、历史回顾1897年,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白炽灯,但因碳蒸发剧烈,玻壳短时间就发黑了。1902年美国人斯克利布聂尔就提出在碳丝真空白炽灯内加入少量的氯防止泡壳黑化的设想,后未获成功,但他的革命性设想为当今卤钨循环白炽灯的发明打下了基础。为克服碳丝蒸发过快的问题,1906年,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白炽灯。钨丝灯的效和寿命比碳丝灯提高了一大步,但钨的蒸发问题仍影响白炽灯光效和寿命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就希望白炽灯内蒸发的钨返回灯丝,事实上,到1959年这个设想才付诸实现,第一只卤钨循环白炽灯—碘钨灯问世了。该灯利用碘钨循环,使泡壳上沉积的钨返回灯丝,阻止泡壳的黑化,使白炽灯的效和寿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碘钨循环在某些场合仍有局限性,影响卤钨灯光效和寿命的进一步提高。碘蒸气在黄绿光区有吸收,使稍带紫色。在碘钨循环的基础上,1963年发明了溴钨灯,溴比碘活泼,当灯丝工作温度更高时,溴钨循环仍能保证泡壳干净;另外溴钨循环要求的泡壳工作温度低,对可见光的黄绿光区无吸收。自1963年美国人舒尔根提出用溴化氢作为循环代替碘充?

  • 标签: 理想循环 泡壳 光效 碘蒸气 玻壳 工作温度
  • 简介:摘 要:稳定770(双(2, 2, 6, 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采用四甲基哌啶醇和癸二酸二甲酯在催化催化条件下进行酯交换,经水洗除杂,活性炭脱色后得到含量大于99%的合格产品。770合成受溶剂、催化等因素影响,稳定770合成采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正庚烷、二甲苯、甲苯、石油醚,采用的催化有甲醇钠、对甲苯磺酸、钛酸四丁酯。通过对不同溶剂、不同催化的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溶剂、催化、温度等工艺条件。

  • 标签: 光稳定剂770 溶剂 催化剂
  • 简介:摘 要:稳定770(双(2, 2, 6, 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采用四甲基哌啶醇和癸二酸二甲酯在催化催化条件下进行酯交换,经水洗除杂,活性炭脱色后得到含量大于99%的合格产品。770合成受溶剂、催化等因素影响,稳定770合成采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正庚烷、二甲苯、甲苯、石油醚,采用的催化有甲醇钠、对甲苯磺酸、钛酸四丁酯。通过对不同溶剂、不同催化的正交实验,得到最优的溶剂、催化、温度等工艺条件。

  • 标签: 光稳定剂770 溶剂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