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薄互层渗透油藏储层薄、微裂缝发育的特点,通过开展地应力与人工裂缝扩展研究、裂裂缝参数优化、裂工艺技术优化等研究,实施整体裂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薄互层渗油藏高效开发探索了新的道路。

  • 标签: 薄互层 低渗透油藏 整体压裂 地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置吸痰管持续性吸引对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全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C组)、后吸组(S组)和预置组(P组),每组48例。C组常规拔管时清理分泌物,S组拔管后再清理分泌物,P组预置吸痰管持续吸引分泌物。记录各组患者进入PACU时(T1)、拔管期间(T2)、拔管后5 min(T3)、出PACU时(T4)各时间点的MAP、SpO2及HR;记录恶心呕吐、躁动发生、口腔黏膜损伤情况、患者PACU复苏时间。结果T2、T3时间点P组MAP、SpO2及HR均优于C组或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S组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恶心呕吐、躁动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均少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躁动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中预置吸痰管持续吸引清理口腔分泌物降低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减少吸痰管操作相关并发症,提高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复苏质量。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麻醉护理 吸痰 拔管 麻醉复苏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8-02摘要目的探索总结应用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小儿骨及软组织损伤的实用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对15例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患儿进行观察护理,总结VSD技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吸引,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和引流管的管理是VSD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骨科 VSD 护理
  • 简介:摘要真空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治疗急慢性创面和创腔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VSD引流的概念、临床适应症、禁忌症、优点与护理过程中如何保持有效的、创面的观察、常见故障处理等方法,为VSD引流更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护理依据。

  • 标签: VSD负压引流 创面 护理
  • 作者: 屠楠 林思琪 姜源 黄美霞 程蓓蕾 金国萍 陈志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绍兴 312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临床资料对我院33例复杂创面的病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VSD封闭引流术的二种不同护理防止引流管堵塞对比的体会。方法收集50例使VSD封闭引流的病例,随机分为滴注组及常规组二组,二组患者的引流管分别采用滴注及常规处理,记录每次引流时间及引流管堵塞次数,以便对比。结果相比之下,滴注组较常规组的引流时间延长,堵塞发生率减少。结论证实VSD封闭引流术后实行引流管冲洗术可防止引流管堵塞,保持引流管通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VSD 负压封闭引流术 引流管滴注 引流管堵塞
  • 简介:摘要近年来,无给水设备发展迅猛,本文对无设备的使用现状、分类、工作原理、特点、缺点做出来相应的论述,并指出了其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罐式无供水设备的应用做相应的描述,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 标签: 无负压供水设备 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优缺点 应用
  • 简介:介绍了渭化3期甲醇精馏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常压塔出现问题的危害。从工艺和设备上分析了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甲醇精馏 常压塔 负压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佳洗胃方法,减轻护理人员对小儿洗胃的困惑。方法将54例误服中毒小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注射器方法洗胃;改进组采用一次性输血器,电动吸引器洗胃,即在传统洗胃方法的基础上对灌洗装置及引流装置进行改进。对2组洗胃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效果。结果改进组在洗胃时间、胃管堵塞率、洗胃液反流、衣服被污染、合作程度、护理人员操作便捷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结论改进组的洗胃法明显缩短了洗胃时间,提高了洗胃清洁度,患儿痛苦少,抢救成功率高。

  • 标签: 小儿中毒 洗胃方法 一次性输血器 电动负压吸引器 安全实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面治疗技术治疗褥疮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因褥疮创面入住笔者单位治疗的15例患者。事实手术清创后应用技术治疗用-10.64Kpa压力行24小时持续吸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技术治疗褥疮创面一次性愈合10例;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3例;局部皮瓣修复后愈合2例。结论技术治疗褥疮创面后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次数及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伤口疗法 褥疮创面 创面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吸痰要按照需要,充分雾化,选择适合的吸痰管,并非越粗越好。对于张口呼吸和脱机后的患者可以采用面罩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不可插入过深;需要鼻饲的患者要吸痰后给气囊内充气35ml,再行鼻饲。

  • 标签: 重症患者负压吸痰有效方法
  • 简介:封闭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由于持续高引流,可及时彻底清除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从而使创面保持洁净,避免了交叉感染,促进组织修复,在骨科临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我科2006~2010年间对56例复杂创面患者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临床 应用 高负压引流 交叉感染 组织修复
  • 简介:呼吸器(有时也称面具),通常与防护头罩一起使用。防护头罩沿脸部外侧与面具相连,包住头部和双肩的上部。图1为没有佩戴防护头罩的MCU2P呼吸器。图2为带头罩的M40呼吸器。呼吸器头罩一般是为头部和肩部防液体喷溅而设计的,它们在呼吸器和C级防护服间起到连接界面的作用。由于面具头罩的设计宗旨不是提供额外的呼吸道防护,因此呼吸器所提供的防护水平一般是在无头罩的情况下衡量的,而很少测试佩戴面具时有无呼吸头罩对呼吸道防护产生的影响。

  • 标签: 防护头罩 防护作用 呼吸器 负压 设计宗旨 连接界面
  • 简介:一、前言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传染力极强的一类传染病,目前正威胁着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它主要通过飞沫以空气为媒介传播扩散感染人群.因此,"非典"病人的隔离治疗已成为当前控制"非典"流行的技术措施.

  • 标签: 隔离病房 飞沫 病人 人群 感染 传染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吸引(vsd)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35例骨外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VSD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创伤愈合率为100.0%,对照组的骨创伤愈合率为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创伤患者实施VSD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 骨创伤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