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出现和社会技术系统与电信的联系,传统的生产布局的“接近市场”将越来越会被“联系市场”所代替。本文从分析东北经济圈各国经济合作特征和前景所导致的对电信网络的需求出发,探讨区内诸国类型不一的通信障碍和通信网络构建的地区间的等级体系。研究中特意关注了大的信息设备制造跨国公司(INCs)的全球战略对ICTs采用的影响,最后就东北各国积极发展ICTs和通信网络的过程中我国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电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作以论证

  • 标签: ICTS 通信网络 东北亚经济圈
  • 简介:2010年12月10—11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亚太秩序与中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为"五校亚洲安全研究合作项目"的第二次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的近30位学者与会。本刊刊载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 标签: 中美关系 东北亚安全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 北京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简介:伴随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东北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从国际政治角度来看,在东北构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有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标签: 国际政治 东北亚 能源合作机制 石油
  • 简介:2007东北石油经济论坛对东北未来的石油供求以及石油安全与合作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东北各国具有建立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的共同利益、合作基础和强烈愿望,但目前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机制。本文建议:1.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以保证油气产品来源多元化;2.调整国内油气供应格局和石油工业布局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3.将石油公司的国际投资、贸易与国家的总体战略布局联系起来;4.强化能源管理和研究机构。

  • 标签: 石油安全 能源合作 东北亚
  • 简介:东北在整个亚太地区最具有一体化特点,其区域经济合作潜力深厚,前景可观.在东北区域沿海地带,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跨国的大中城市组成的城市走廓,成为带动东北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中坚及空间依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相关国家的城市功能、地位、辐射范围都会有较大的调整与变化,对此,我们应该有思想准备,以便合理规划我国的城市战略布局,迎接东北新时代的挑战.

  • 标签: 城市化 区域经济 城市体系
  • 简介:东北岛屿争端激化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发酵的产物,更是各国在新形势下构筑有利于己方区域结构的战略行为。奥巴马政府将争端激化视为推进"再平衡战略"的机遇,通过介入纠纷立场差异引导争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达到操弄争端、控管争端的双重目的。同时,东北岛屿争端也为美国带来了如协调盟友难度提高等挑战。随着争端的持续激化,控管岛屿纠纷成为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东北战略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岛屿纠纷 东北亚 奥巴马政府 主权 日本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上午,由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东方诗话研究所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以“东北诗学交流与研究”为主题的国际东方诗话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代表44人,有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蔡镇楚、湖南师范大学东北研究中心主任蔡美花教授、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赵季、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主任詹杭伦、韩国忠南大学国语国文系教授金善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严寿澄等专家学者。

  • 标签: 东北亚研究中心 研讨会综述 学术 交流 诗学 湖南师范大学
  • 简介:本文以地域文化观点,历史地论证了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的若干相近之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论述了地区经济合作的必要与可能;随着地区经济的大规模合作,必然加强其间的科学文化交流,从而将产生巨大的文化地理效应,并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更具地域性的文化圈。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文化地理效应 文化圈
  • 简介:墓葬的头向[1]是由当时的时代性或思想性、宗教观念等相关的喜好偏爱决定的[2].头向的选择标准可以分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两种.前者主要是依据东西南北的自然方位或特定社会的宗教观念等固有的方位决定的,后者则是视地形的视野开阔方向或倾斜方向等而定.

  • 标签: 东北亚 墓葬 宗教观念 选择标准 方位 思想性
  • 简介:第三届中国吉林·东北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东北博览会)组委会于2007年7月4日在北京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以推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的东北博览会,引起了在京中外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 标签: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博览会 吉林省 中国 投资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 简介:东北区域内,投资规则发展迅猛的同时出现规则间利益界定模糊等问题,阻碍了区域投资合作的发展。中国作为东北最大经济体,有能力和义务对其进行治理。本文梳理了中国在东北签订投资协定的实践历程,发现中国存在制定的投资规则间参差不齐,给予的条款投资自由化不高和不愿给予高投资标准等问题,并结合中国和东北区域实际提出中国应提升中日韩次区域投资规则并推动其他规则跟进,贯彻“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 标签: 投资规则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自由化
  • 简介:赵朴初认为中日佛教友好关系,是中日友好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中日民间友好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维系中日友好的一条"黄金纽带",对于维系和发展两国和平友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他与日本椎尾弁匡、大西良庆、山田惠谛、庭野日敬、水谷幸正等日本佛教界友人结下深厚友谊,共同推动了迄今举行了三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及其后的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

  • 标签: 人的交流 赵朴初 东北亚和平
  • 简介:本文考察了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多国合作项目——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项目的背景之后,把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分为3个阶段,即起步(90年代前期)阶段、冷却(90年代后期)阶段、升温(2000年以后)阶段,着重阐述了东北地理中心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火车头——延边;参考东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探讨了东北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对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图们江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简介:东北地区被欧美列强强行拉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之时,该地区诸国之间的近代国际贸易活动并未随之同步出现.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等一系列中日、日朝、中朝近代条约的签订,确立了东北地区各国之间近代国际关系,其近代国际贸易关系由此开始形成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国际贸易 近代条约
  • 简介:建构主义强调文化对于身份和利益的作用,主张文化(观念)决定国家间身份。根据建构主义身份政治理论,考察东北中朝(韩)日三国间互动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与欧洲社会经历的霍布斯-洛克-康德文化不同,东北国际体系没有经历霍布斯文化阶段,不论是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还是日本主导的东北霸权体系都不符合霍布斯文化特征。东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体系文化始于二战后承认主权平等关系时代的洛克文化。因此,东北中朝(韩)日三国间的身份不能简单地用敌人、竞争对手和朋友来定位,而是经历了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上下尊卑的等级身份、敌对关系身份、竞争对手身份的历程。

  • 标签: 东北亚 中国 朝鲜(韩国) 日本 国家间身份 构建主义
  • 简介:一、影响东北地区技术经济合作的障碍分析在东北技术经济合作的进程中,既客观存在着有利合作开展的因素,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严重制约地区合作的不利条件,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尽快寻找到一个能够有效突破制约其合作瓶颈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区域国家间技术经济产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就显得十分突出和紧迫.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进程来看待区域集体组织,其无论对于本区域成员国还是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壮大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 标签: 东北亚地区 区域技术经济合作 制约因素 区域货币合作 产业结构 区域贸易
  • 简介:<正>本文讨论东北国家间通过公司进行经济合作的可能性。首先是找到经营联盟的方法和战略。本文特别分析通过经营联盟进行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其次是研究在这一地区进地经营联盟的决定因素。或者说,这项研究探讨的是在这一地区如何达成经济合作。

  • 标签: 东北亚国家 经济合作 韩国经济 东北亚地区 原材料 生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