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在1787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的"超验演绎"部分,康德着力考察了知性范畴的运用条件,从而引出了对于观念论哲学极为重要的自我意识的难题。作为康德哲学问题意识的直接继承者,费希特在他的知识学系统中直接将在康德那里仍然处于后设问题的自我意识论题中心化,试图摆脱康德哲学中过于浓重的传统哲学的阴影,以崭新的方式去处理这一论题。以费希特于耶拿时期写作的两版"知识学"中关于最高原则公式的讨论为中心展开考察,可以揭示在何种意义上费希特解决了康德遗留的困难并超越了旧的哲学问题域的。

  • 标签: 自我意识 知识学 原初洞见 意识的内在结构
  • 简介:喜欢周国平已经很久了。近来偶读他2005年的一篇文章《我们的社会需要重视快乐的价值》之后感触颇深。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个学生倘若在学校的学习中从未体会过这些快乐,在走出学校之后,他怎么可能向工作要求这些快乐呢?”2009年,上海市少工委发布了上海万名儿童快乐指数测定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本市儿童快乐指数人均3.35分,处于刚刚及格的状态,并且快乐指数随年级升高越来越低。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快乐简直就是人生中的奢侈品。可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青春为何不可以快乐地度过呢?

  • 标签: 高中 快乐学习 策略
  • 简介:<正>一无论从知识考古学还是从知识谱系学的角度看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都可以而且应该看作知识综合的产物。就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总体来说,恰如恩格斯所说的决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或者如列宁所说的"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再者如毛泽东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在研究资产阶级的东西,研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且跟它们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概而言之一句

  • 标签: 三个组成部分 原典 哲学手稿 社会批判 古典经济学 问题域
  • 简介:2008年9月9日上午,省民宗局在南昌爱德宾馆举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知识竞赛活动”,这次知识竞赛是结合全省民宗局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践活动。目的是广为宣传党的宗教基本方针,使各宗教事务部门的干部和宗教团体的教职人员熟悉掌握并运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 标签: 知识竞赛活动 宗教工作 江西省 科学发展观 实践活动 教职人员
  • 简介:一、塔哈·侯赛因生平与本文论题的提出塔哈·侯赛因(■)(以下简称塔哈)(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思想家。他的著述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

  • 标签: 侯赛因 中国知识界 民国时期 埃及 文艺批评家 阿拉伯文学
  • 简介:在严歌苓的小说中,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较为特殊而作者又十分偏爱的群体.近些年来严歌苓也一直着力于对自身家族史与祖辈的探寻.《陆犯焉识》一书可谓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小说围绕知识分子陆焉识展开,向人们展现了20世纪独有的政治面貌与人生际遇,也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细腻的心理变化.

  • 标签: 知识分子 困境 挣扎 严歌苓 《陆犯焉识》
  • 简介:<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家万户的相亲相爱、和睦相处是一个安定的社会所不可忽视的因素。家庭的稳定和谐、和衷共济,是和家庭中的成员,特别是夫妻、父母子女、姑嫂婆媳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

  • 标签: 家庭道德 有益尝试 家庭管理 父母子女 姑嫂 婆媳
  • 简介: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的价值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知识建制,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不仅是非历史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价值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社会事实这一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体现出理论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定位。对价值问题的任何回避或拒斥,都只能使社会科学自身陷入困境。

  • 标签: 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价值中立 解放
  • 简介:本文利用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哲学学科学术期刊《中国哲学史》在2002年至2017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作者合著分析、机构一地区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研究,得到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包括:现代新儒学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儒释道三家思想研究、古文献文本研究等。短期内将继续保持这些研究热点,其中现代新儒学研究和宋明理学研究是尤为重要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处于上升阶段。

  • 标签: 中国哲学 学科服务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 简介:以4-8岁儿童和大学生为被试,用虚拟生物图片为材料,采用2(不提供背景知识和提供背景知识)×6(年龄)的实验设计,考察背景知识对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提供背景知识与否对不同年龄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对4-5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对6-8岁儿童及大学生分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 标签: 4~8岁儿童 大学生 背景知识 分类
  • 简介: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年知识分子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佛教文化对缓解这种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年知识分子利用佛教文化化解心理压力的现状、机制和前景做一点探讨。

  • 标签: 佛教文化 当代 中年知识分子 心理压力
  • 简介:个体对组织氛围的感知是影响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重要因素,亦是提高敬业度水平的关键。本文选取全国范围内16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1)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支持与工作意义对工作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3)工作倦怠对组织支持、工作意义与敬业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变量传导机制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敬业度 组织氛围 工作倦怠
  • 简介:对27个单位,92个团队共687名知识型员工调查,目的是基于团队学习能力视角探讨知识型员工共享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首先用HLM6.08将收集到的数据从个体层面上升到团队层面,然后采用共享领导二阶模型初步得出团队学习能力在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借助LISEREL8.70统计软件从共享领导各维度探讨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共享领导通过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影响团队绩效。

  • 标签: 知识型员工 共享领导 团队学习能力 团队绩效
  • 简介: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是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倡导科学和民主的呐喊声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批判传统就不能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然而,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同样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在: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实用理性;和而不同、互鉴互学、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既必须以西方为师又否定资本主义的矛盾社会心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文化心理
  • 简介:中国20世纪认识论文论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认识作用,具有包括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命题、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和创作方法、价值取向等要素在内的相互关联的自足的知识体系。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文化变革引发的"文化范式"的转型、科学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的学理支撑以及苏俄文论的深刻影响。它对文学的认识功能的强调与突出,拓宽与深化了文学理论批评对文学客观价值存在的体认,同时又存在着知识增长弱化、接受视野狭隘单一、轻忽文学审美特性、学科性思考欠缺等历史局限。

  • 标签: 认识论文论 知识体系 话语资源 意义与局限
  • 简介:海伦·朗基诺(HelenE.Longino),女,国际知名科学哲学家。197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系(2005—至今),C.I.Lewis教授。她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哲学系主任(2008.09—2012.08),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2013.01—2014.11)。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社会认识论和女性主义哲学。代表作有:《作为社会知识的科学》(ScienceasSocialKnowledge,

  • 标签: 哲学系 斯坦福 普林斯顿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美国斯坦福大学 Helen
  • 简介:<正>由林建初、王伟和戴扬毅三同志合写的《简明共产主义道德原理》一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明原理》),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不息热潮中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于向群众普及共产主义道德知识,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俗化、大众化,是《简明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要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在广大人民和青少年中普及,就需要有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而《简明原理》一书正是与现实生活紧

  • 标签: 共产主义道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教育 精神文明 道德理论 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