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种源选择要求选择适应广、抗性强、速生丰产的种源。在种源选择试验中,胸径、树高、材积、保存率、封顶率各指标间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会出现此大彼小、此低彼高的现象;就单项指标而言,有时种源指标之间有差异但不明显,有时差异明显但各项指标差异不一致。因此,我们孤立考虑种源各项指标对种源进行评价相当困难。

  • 标签: 种源选择 因子分析方法 单项指标 因子得分 树高 优良种源
  • 简介:2014年和2015年夏季(8月)在济南市区及周边县城选择具有代表的24个采样点,野外调查济南地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13种,其中2014年6门89种,密度以蓝藻门为主,平均密度为2.17×10~6cells/L;2015年游植物共6门85种,密度以蓝藻门为主,平均密度为2.83×10~6cells/L。2014年浮游植物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2.49,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57,2015年浮游植物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2.3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0。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pH和电导率分别是2014和2015年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认为,济南地区水体呈中度污染。

  • 标签: 济南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 简介:作为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TCP基因处于植物多种信号传导途径的中心节点位置。对蒺藜苜蓿全基因组进行检索,共获得21个TCP基因序列。蒺藜苜蓿TCP成员间在蛋白质大小、等电点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对蒺藜苜蓿TCP基因进行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蒺藜苜蓿TCP基因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不含有内含子,仅一个外显子。21个基因中仅有5个基因有内含子。系统进化关系上其中4个基因亲缘关系非常近。这4个基因位于1号、4号、7号染色体上TCP基因聚集存在的位置。蒺藜苜蓿TCP基因在各个器官间特异性的表达。TCP基因参与蒺藜苜蓿根瘤发育的过程,也响应外界盐胁迫和病菌侵染刺激。本研究发现的蒺藜苜蓿TCP基因家族信息,可为蒺藜苜蓿乃至豆科植物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蒺藜苜蓿 TCPs基因家族 进化 表达模式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次生灾害使当地的植被毁坏严重,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法适用于地震灾区复杂的立地条件植被重建。在研究灾区植被破坏类型的基础上,将损毁植被的坡面划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土石边坡3种类型,并对不同坡面进行微立地因子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植被恢复技术,促使灾区尽快植被重建,并为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法的完善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汶川地震 微立地因子 植被恢复 坡面
  • 简介:鸡传染喉气管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传染病。2013年10月24日,遂平县某蛋鸡养殖场发生鸡群呼吸困难、拉稀、眼红肿流泪和关节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喉气管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大肠杆菌病 蛋鸡场 诊治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 简介:杂种不育是繁殖隔离的一种主要形式,数年来,尽管繁殖隔离在广泛的生物体体的进化生物学中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但仅有几个基因在繁殖隔离中被鉴定。亚洲种分为两个亚种,籼稻(indica)和精稻(japonica)。这两个亚种的杂交种通常为高度不育,水稻胚的一个特殊种群具有广泛的亲和,与籼稻和精稻进行回交时能产生高度育杂交种。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

  • 标签: 繁殖障碍 杂交种 亲和性 籼稻 调控因子 杂种不育性
  • 简介:为了探索羊胚胎转移因子(康肽)对内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消长的影响,试验在正常免疫的AA^+肉鸡苗的1,7,13,21,30日龄在饮水中添加使用康肽,并全程测定肉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结果表明羊胚胎转移因子在20日龄前对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的产生没有积极作用,但21日龄后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肉鸡 羊胚胎转移因子 新城疫病毒 免疫 抗体消长规律
  • 简介:本文简述1992年以来揭阳市马尾松毛虫发生现状,分析气候、林分结构、地形地势、虫源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影响,指出林分结构是影响毛虫发生的主导因子,提出了强化营林措施、做好虫情监测、应用生物制剂、保护利用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

  • 标签: 揭阳市 马尾松毛虫 发生因子 综合防治 林分结构
  • 简介:在叶片中合成由FLOWERINGLOCUST(FT)编码的成花素蛋白通过韧皮部运输到顶端分生组织(SAM),与bZIP转录因子FD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激活花分生组织身份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开花和其他的一些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以棉花全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发掘并得到18个棉花FD基因的序列并确定它们在各基因组染色体上的位置。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棉花FD蛋白质分子量在15.69~28.24kD之间,理论等电点在9.24~10.38之间,是一种非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棉花FD蛋白分布于细胞核上,是典型的核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棉花FD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还存在着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以及4个保守基序;进化分析表明,棉花FD1和FD2与葡萄VvFD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陆地棉10个GhFD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具有表达特征多样,GhFD5-D在纤维中的表达量最高,其余GhFD基因均在SAM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的表达特征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棉花FD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

  • 标签: 棉花 FD基因 b ZIP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 简介:为了解干旱地区影响山杏苗木蒸腾特性的因素,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条件下,利用Li-1600稳定气孔仪等仪器,对生长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山杏苗木进行蒸腾特性及其大气环境因子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山杏蒸腾速率及气孔阻力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呈三次线性相关,8、9月份,山杏叶片蒸腾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01%、16.86%;在试验的4个土壤水分梯度中,蒸腾速率与大气环境因子的相关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水分严重胁迫的条件下,8月光合有效辐射对蒸腾作用影响较大,9月气温对蒸腾作用影响较大;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8月空气相对湿度对蒸腾作用影响较大,9月太阳有效辐射对蒸腾作用影响较大。

  • 标签: 山杏 蒸腾速率 日过程 气孔阻力 大气环境因子
  • 简介:介绍激素水凝胶生根膜配制方法,并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扦插深度、聚乙烯醇(PVA)、甘油、激素4个因素不同浓度水平处理插穗后,对银杏硬枝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因子对银杏插穗生根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聚乙烯醇〉扦插深度〉激素〉甘油。试验11号组合插穗生根成活率达到95.6%,激素水凝胶生根膜最佳配方为:聚乙烯醇70g/kg×2.5%甘油40ml/kg×激素[10IBA—K:50NAA—Na:3DA-6]100mg/kg;大田露地扦插深度为15cm时,最适宜插穗生根成活。

  • 标签: 生根膜 银杏 硬枝扦插 生根 影响
  • 简介:在过去20年中,人们通常在浅于200米深度进行商业底拖网作业,因为大多数渔业资源.聚集在大陆架,捕捞努力量受到渔船马力和渔具的限制。近些年来,传统渔具的迅速发展,商业渔船吨位的迅猛增加,有法定资格的渔业管理不足,已造成了严重的渔捞过度现象,小尺寸和幼龄鱼获占多数。

  • 标签: 捕捞 渔具 底拖网 幼龄 渔船 渔业资源
  • 简介:通过对铁卜加地区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蝗虫发生量与4~5月份的地温极为相关,其相关系数Y地温=0.951

  • 标签: 蝗虫 发生量 地温 相关
  • 简介: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盈江省藤和小省藤的光合特征参数,探讨了两种棕榈藤光合日变化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盈江省藤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小省藤Pn值低,波动小,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趋势,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2)小省藤光合“午休”时间是12:00,盈江省藤的光合“午休”时间在下午14:00,比小省藤推迟了2h。(3)盈江省藤Pn日变化与RH呈显著正相关(r=0.820*,P〈0.05),RH和Gs下降是导致盈江省藤发生光合“午休”的决定因素。小省藤的光合能力较盈江省藤弱,Pn日变化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

  • 标签: 棕榈藤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日变化 光合“午休”
  • 简介: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以2005年和2010年气象数据(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样地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三种空间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克吕格插值法)的方法进行插值、精度验证及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气象因子的最优插值方法。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获得黑龙江省内样地点的不同气象因子值,并利用周广胜模型计算NPP值,进行黑龙江省样地气象因子及NPP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克吕格插值法,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为反距离权重法,平均风速的最优插值为样条插值法;黑龙江省2010年比2005年的年均温升高了近0.04℃,年降水量升高了22.15mm;随着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升高,NPP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呈缩小趋势;黑龙江省NPP由北向南逐步增多,中东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该研究为了解黑龙江省内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碳循环与区域及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样地气象因子 空间插值 NPP 时空变化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乳房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乳房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药物、中药治疗等治疗手段,并提出了保障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保障、规范挤奶操作、定期对奶牛乳房进行药物预防、加强奶牛干乳期隐性乳房的防治、进行疫苗预防、定期监测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按要求进行引种等防控措施。

  • 标签: 奶牛 乳房炎 发病原因 诊治
  • 简介:母兔乳房是兔的常见病之一,多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而引起,多发生于分娩后的最初几天。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多,仔兔太少会引起乳房肿胀发炎;或者因母兔产后乳汁过少,致使仔兔咬破乳头而引起感染;或因管理不当造成兔体创伤也可引起感染。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症状表现为病兔乳头发干,乳房肿胀、发红或青紫色,乳汁中有脓液、凝乳块甚至带血,体温升高(常在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拒绝哺乳;慢性乳房常见破伤处潮红肿胀,在皮下或乳房实质内形成大小不一、境界分明、坚硬的结节。治疗1.乳房患部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2毫升、青霉素2万单位,加注射用水6毫升,混合后皮下封闭注射,隔日1次。2.患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局部进行热敷、按摩,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也可用5%的鱼石脂软膏或40℃花椒水擦洗患部,每天2次,连用3天。3.根据情况配合全身疗法。选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钠,内服或肌注,10~15毫克/千克,每天2~4次。乙氧萘青霉素钠,内服10~15毫克/千克,每天2~4次。预防必须保持兔笼、运动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扫消毒,清除一切锋利物品,...

  • 标签: 乳房炎 母兔乳房 炎防治
  • 简介:犬的急性睾丸是睾丸实质发生的急性炎症。由于睾九和附睾紧密相连.故急性睾丸常同时伴发附睾。犬、猫偶见发生。

  • 标签: 急性炎症 睾丸炎 附睾
  • 简介:奶牛乳房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发生极为广泛,几乎世界各地的奶牛场均有发生。奶牛乳房发病率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占产奶牛的20%-60%.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如何来防治乳房呢?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防治 经济损失 资料统计 养殖生产 奶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