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采取显微外科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巴彦淖尔市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84例共117伤指,根据患者的修复部位与皮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修复手术治疗,统计术后皮瓣成活率以及伤指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84例患者117伤指中,术后皮瓣成活率为97.44%(114/117),皮瓣坏死率为2.56%(3/117);术后伤指并发症发生率为2.56%(3/117)。术前伤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集中在S0~S2+级,术后伤指皮瓣感觉功能分级集中在S3~S4级,术后伤指皮瓣感觉功能较术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手指皮肤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修复治疗可达到理想的修复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皮瓣感觉功能的良好恢复。

  • 标签: 手指 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在侧脑室肿瘤中的治疗形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显微外科治疗的具体要求和效果。结果22例患者均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形式,均切除肿瘤。其中18例患者进行全切手术,4例患者进行次全切手术,没有死亡案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患者恢复良好,不存在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侧脑室肿瘤对患者自身影响比较大,在临床研究中中必须根据侧脑室肿瘤的位置和生长方式确定手术方式,显微外科手术形式在治疗侧脑室肿瘤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侧脑室肿瘤 显微镜外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皮肤套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上肢皮肤套脱伤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显微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显微外科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30名患者套脱皮肤全部存活,占总数的88.24%;有2例在手术后第二天发生了血管危象,套脱皮肤远端张力高,占总数的5.88%,对患者的拆除部分进行缝线之后得到改善,皮肤存活;另外2名患者因套脱皮肤损伤较重,在手术后第四天出现伤口周缘坏死,通过对患者实施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后得到改善,大部分皮肤存活,另外一小部分通过换药后得到痊愈。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上肢皮肤外形和肢体感觉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上肢皮肤套脱伤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上肢皮肤套脱伤 显微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桡神经损伤后行神经松懈、缝合和移植术的疗效。方法46例桡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类型,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至10年,21例桡神经松解术中,17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19例神经直接缝合者14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16例虎口区感觉为S4。6例神经移植者5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N5,虎口区感觉达S4。结论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桡神经 神经移植 创伤和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我很荣幸应邀为国际眼科理事会前任主席Prof.G.0.H.Naumann主编《AppliedPathologyforOphthal。micMicrosurgeons》(眼显微外科医生应用病理学)写书评。这部专著是Prof.G.0.H.Naumann等多位国际顸尖专家的最新杰作。Prof.G.0.H.Naumann在眼科病理学和显微外科方面造诣颇深、创见良多并卓有建树。

  • 标签: 外科医生 病理学 书评 理事会 外科方 眼科
  • 简介:感觉-运动区病变成功的手术切除,同时又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仍然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题.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术前和术中对感觉-运动区和锥体束的精确定位以及显微手术操作技巧的良好运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手术治疗的35例感觉-运动区病变的病例,探讨了感觉-运动区病变手术的操作要点.

  • 标签: 感觉运动区 病变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成都现代医院及成都新现代手外科研究所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定于2014年10月15—19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2014年全国手外科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21(国)]及成都市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成都市第二届手外科显微外科培训班”[项目编号:20140406001]。培训班内容包括:①四肢、头颈及躯干尸体解剖;

  • 标签: 显微外科 培训班 手外科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南方医科大学 成都市
  • 简介: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成都现代医院及成都新现代手外科研究所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定于2011年10月13-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2011年全国手外科与垃微外科培洲班”[项目编号:2011—04—07.307(国)]。

  • 标签: 显微外科 手外科 培训班 继续医学教育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30例医院收治严重肢体创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共计15例)与对照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方法,共计1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平均年龄2.2岁。均伴有脊柱裂,合并单纯脊髓脊膜膨出20例,脊髓脊膜膨出合并椎管内脂肪瘤13例,畸胎瘤1例,皮样囊肿1例。行显微手术松解黏连的脊髓和神经,切断牵拉的终丝。结果会阴部感觉异常总有效率为80.0%,排尿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77.1%.结合矫形手术可明显改善运动障碍。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及切断牵张的终丝.是治疗儿童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关键.结合矫形手术可提高病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马尾 脊髓压迫症
  • 简介: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3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策略和手术要点。方法共手术治疗13例大型动静脉畸形。外院曾行血肿外引流2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1例。全部位于功能区。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7例,Ⅴ级6例。4例行术前栓塞治疗。在我院均行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结果6例无明显并发症。余7例主要并发症是偏盲、轻度失语、肌力下降及癫痫等,多数均逐渐恢复。10例动静脉畸形获全切,3例少量残留。残余动静脉畸形行伽玛刀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的最大危害是颅内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充分准备,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法,术中术后控制血压,高级别大型动静脉畸形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型 动静脉畸形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枕大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神经鞘瘤21例,其中19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2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1例均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 标签: 枕大孔区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显微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经验。均经前路行手术治疗,其中显微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59例,内镜下手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2例,显微镜下减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24例。结果术后随访3~52个月,平均23个月;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2例,占96.5%,稳定3例,占3.5%。24例Bryan人工椎间盘植入病人术后随访X-线平片显示:颈椎过曲、过伸运动及生理曲度良好,与自体椎体融合良好。结论对中央型或神经根型椎间盘突出病人经前路行显微减压术,减压更加充分,并可减少对脊髓的损伤;椎间植入人工椎间盘可保留部分脊柱运动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椎间盘移位 颈椎 颈前路减压 Bryan人工椎间盘
  • 简介:目的:介绍应刷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层肌腱损伤,配合早期功能练刊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5月全2008年8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练习。随访1年时间,对有完整资料的41例101指(105条肌腱)按照国际手术科联合会制定的TAM评阶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76指,良21指,可4指。优良率96%。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法,配合早期功能练习是治疗鞘管区屈肌腱损伤的有效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肌腱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夹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9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4例,余15例均为破裂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及其与后床突的关系等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其中10例采用经额眶颧入路,5例采用经翼点入路,4例采用经颞下入路。术中采用吲哚箐绿荧光造影观察手术夹闭的效果,术后次日行CT血管成像复查;术后6个月开始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19例患者中,动脉瘤完全夹闭17例,动脉瘤包裹加固2例。术后6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因小脑梗死导致眩晕和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偏瘫,1例昏迷。其中3例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2个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0±8.1)个月(6~50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37 d因肺部感染死亡。18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的mRS 0~1分10例,2分3例,3分3例,4分2例。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根据动脉瘤的具体形态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