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塞通(商品名络泰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其中头晕恶心1例、腹痛1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其中头晕恶心3例,腹痛3例,便秘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15±1.28)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1.98±0.75)min/次;对照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5.59±1.68)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15±1.95)min/次;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络泰注射液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规范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治疗组则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12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全麻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镇痛 麻醉 芬太尼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重庆市肿瘤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入的48例肿瘤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4)及接受循证护理的观察组(n=24),对两组用药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8.33%、护理满意度91.67%,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0.83%、护理满意度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肿瘤内科化疗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化疗药物 安全问题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病患采取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所取得的效果,了解该麻醉方式在无痛胃镜检查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病患(73例)进行研究,以检查先后作为分组的根据,其中40例病患接受了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组),33例病患接受单一的丙泊酚进行麻醉(参照组),对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实验组病患的苏醒时间和入睡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而DSST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病患的呼吸抑制、局部注射痛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病患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操作简便且安全,能够缩短病患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可推广。

  • 标签: 芬太尼 无痛胃镜检查 小剂量 临床效果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结果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老年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消化内镜护理的患者采取“五常法”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护理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进行分组比较,具体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69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五常法”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66例(95.65%)显著高于参照组54例(78.26%),研究组急诊物品所需时间、补充物品所需时间以及非常规物品所需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消化内镜护理的患者采取“五常法”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ldquo 五常法&rdquo 护理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判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我院接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选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结合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疼反应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尿酸、血沉改善普遍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广泛推广价值,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身体健康慢慢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普遍高于治疗前。患者及家属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给予了一致认可,和谐医患关系完善构建,助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 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疾病,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路径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进行随机抽取,根据入院时间的区别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中,将路径式护理干预应用于30 例观察组患者中,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情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另外还包括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同时静脉炎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患者对护理满意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通过路径式护理应用能够提升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效果,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及患者护理并发症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路径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实际效果。方法选定某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对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大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人。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主要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单一西医治疗,并做好观察分析工作。

  • 标签: 呼吸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低值血小板患者血标本,用仪器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涂片间接计数血小板并观察形态,以人工镜检法为参考。结果镜检结果同仪器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低值血小板结果及仪器有错误提示或PLT直方图异常时,要进行手工复检或重新采血检测。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镜检法 低值血小板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麻醉手术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和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不同麻醉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7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时、诱导10min、手术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诱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来说,采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影响着手术质量的好坏,而七氟醚吸入麻醉作为一种患儿更容易接受的麻醉方法,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避免因麻醉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小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抽取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其中50例为健康人群,将其设为对照组,50例为缺铁性贫血,将其设为观察组Ⅰ,50例地中海贫血,将其设为观察组Ⅱ,对比三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三组受检人员经检测后,RDW、MCV、MCH以及MCHC指标水平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出现(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采用血常规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进行鉴别以及筛选,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血常规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2020年初,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 30个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绵竹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卫生应对呼吸道相关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对新冠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 ,切实有效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 ,提出了建立疫情防控的“ 1+6+N”三级医疗救治体系。本文以德卫生院围绕“ 1+6+N”开展的系列工作为例,阐述了“ 1+6+N”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1+6+N医疗救治体系
  • 简介:【摘要】2020年初,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30个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绵竹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卫生应对呼吸道相关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对新冠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有效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提出了建立疫情防控的“1+6+N”三级医疗救治体系。本文以德卫生院围绕“1+6+N”开展的系列工作为例,阐述了“1+6+N”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1+6+N医疗救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效果展开讨论。方法本次选取我院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8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相比有显著优势,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比特布他林治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患者肺功能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特布他林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使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为42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使用治疗抑郁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米氮平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抑郁症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本刊协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的记者同志(包括该社新近培养起来的一批年轻记者),响应省委的号召,春节期间深入广东各市县的基层,报道广大群众欢庆春节的情景。本刊特从这批作品中选择了几篇,编入“新春见闻”一栏,以飨读者。

  • 标签: 广东 见闻 花灯 慈善 爱心 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