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甲等医院评审是对医院综合医疗管理水平的评定。本文首先对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特点进行概述,对内部审计评审条款以及实施细则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提出了迎接评审的对策与具体措施,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持续改进。

  • 标签: 三甲评审 内部审计 迎评
  • 简介:通过对上海市某公立医院的典型调查,分析了公立医院的营销管理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公立医院营销管理的建议。

  • 标签: 医院营销 三级公立医院 上海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病区护士白天对病人(不分护理级别)的巡视平均时间最短为35.7min巡视1次,一护理15~30min巡视病人1次,  本研究仅是调查了各病区白天10h内护士对各级护理病人的巡视情况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分级 分级护理 巡视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情况,为促进临床静脉输液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58个护理单元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月的输液情况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日住院病人输液率92.42%;输液工具的选择,留置针、头皮钢针、PICC、CVC、输液港的使用率分别为46.04%、39.84%、10.15%、3.93%、0.03%;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65%;留置针、头皮钢针、PICC、CVC、输液港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2%、1.37%、0.18%、1.66%、0%。结论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普遍,应加强专科培训和质量管理,合理应用静脉输液,规范选择静脉输液导管,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输液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广州市某医院551名护士进行睡眠状况调查,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睡眠质量总分平均7.23±3.18。睡眠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4个维度。有249名护士(45.19%)睡眠质量差(PSQI>7)。结论护士的睡眠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护士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是反映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护理工作任务,防止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和教育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护理质量源于对服务对象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的观念、研究病人,分析病人,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的内涵,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 标签: 护理部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三级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预检分诊在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院就诊的6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方法以及其实施效果。结论:600例患者均接受了预检分诊,分诊标准落实良好,患者后续就诊科室与其疾病类型、病情相符;同期院内未发生患者、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结论:在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通过落实预检分诊环节可以有效的对传染病患者有效区分,实现对传染病的良好控制。

  • 标签: 预检分诊 三级医院 传染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5—9月对我国西、中、东部的3所中医医院的1 080名护士进行调查。选取人口学资料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控制量表和变革型领导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分层回归分析进行护士留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080份,回收有效问卷918份,有效回收率为85.00%。结果918名中医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均分为(3.45±0.63)分;不同职务、职称、聘用形式、每月夜班数、月收入护士的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每月夜班数、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控制、愿景激励是影响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8.0%。结论中医医院护士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适当调整夜班班次,给予护士适当激励,加强护士工作自主性,以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其留职意愿。

  • 标签: 护士 中医 留职意愿 工作满意度 变革型领导风格 工作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总质控组长、区域组长质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1月起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质量管理模式,科室设置总质控组长一名,负责动态质量监控汇总分析,并分别在各区设组长一名,对各区进行日常质量管理。结果实施质控管理1年来,科室质控管理工作由总质控组长负责动态监管,各区域环节质量由区域组长负责监督,弥补了以往的由护士长一边忙于行政工作,一边又要抓质量管理的粗放质量管理模式缺陷。结论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质控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科室各环节工作质量。

  • 标签:
  • 简介: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客观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准确、全面反映医疗服务情况对医院持续改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独立地评价其质量高低,必须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Topsis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不用对指标赋权,充分利用资料所反映的统计信息对参评对象做出评价,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合理方法。

  • 标签: 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三级综合医院 TOPSIS法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我院的7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总体得分为(73.57±20.11)分,其中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护士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工作制度和流程完善,继续教育等方面得分较高;工作时长与强度,薪酬分配,工作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参与医院管理等方面得分较低。结论我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得分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暴露处理、工作胜任力、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评分较高;护士薪酬分配制度及参与医院管理决策评分较低、护士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护士工作时长与强度有待改进。

  • 标签: 护士 执业环境 三级甲等医院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记载了本院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历史的见证。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处在一个非常的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的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为医院实行现代化管理服务。

  • 标签: 档案管理 专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公立医院中医生、中层管理者、院级领导在新技术准入过程中关注的信息需求差异。方法于2018年1—10月在全国范围选取8个省份30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和医院管理者共1 200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不同岗位对医院新技术引入决策信息需求的重要性评分数据,利用SPSS 25.0软件对评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 032份。院级领导、中层管理者和医生对技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情况、安全性的信息需求评分均较高(4分以上,最高5分);院级领导、中层管理者对有效性、证据质量、被医疗保险覆盖的可能性、伦理性以及战略层面的相关指标评分较高,而医生对卫生经济学和组织层面的相关指标评分较高。结论公立医院不同岗位对于新技术准入的信息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对不同岗位决策需求偏重的了解有利于促进未来医院卫生技术评估标准在我国公立医院的实际落地。

  • 标签: 医院,公立 新技术准入 需求分析 医院卫生技术评估 问卷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住院超30天患者长时间住院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对策。方法 通过病案系统筛选导出某院2019-2020年住院超30天的患者共479例的基础信息,并从科室上交的《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表》中填写的住院时间延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 住院超30天患者年龄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出院科室外科系统明显多于内科系统。造成长时间住院的主要原因为危重疑难、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恶性肿瘤放化疗、术前准备时间长。结论 医院需要多部门联合管理,运用PDCA工具,找出根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住院超过 30 天患者 平均住院日 影响因素 管理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质控体系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进行常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为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我院由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分别由护理组长、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质控体系,对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比质控体系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的护理考核结果相比管理前,具有显著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患者满意度结果相比管理前,优势明显(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护理质量的好坏还反映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结果表明,实施质控体系后医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质量考核结果更好,更有利于为患者服务。

  • 标签: 三级质控体系 护理质量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对门诊药房处方差错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方法归纳分析某医院门诊药房2020年4月—6月处方共计74316张,差错记录906例的调剂差错种类与原因,结果906例调剂差错记录中,药品数量错误403例(44.48%),规格、剂型错误258例(28.48%),外观、药名相似错误141例(15.56%),医嘱问题错误103例(11.37%),错发患者错误2例(0.02%).出门差错49例(0.06%)。结论 鼓励药房工作人员登记处方差错记录,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合理储存药品,加强不合理处方干预,改进药房的空间布局,健全调剂差错管理制度,能在很大程度有效提高我院的处方调剂水平。

  • 标签: 门诊药房 调剂差错 差错原因 差错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精确数据信息。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20例危急值项目结果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危急值报告项目发生频率以及各科室分布占比,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120例危急值报告中,其中血小板项目危急值占比发生频率较高,共发生20例,占比16.67%,淀粉酶18例(15.00%)、钾17例(14.17%)、肌钙蛋白T15例(12.5%)、血红蛋白14例(11.67%);与此同时整合各科室分布情况可见,ICU危急值发生频率较高,例数为34例,占比28.33%,其他科室根据占比排序为脾胃病科(19.17%)、血液内科(12.50%)、冠心病介入科(11.67%)与老年病科(9.17%)。结论: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及效率,还应当做好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分析与总结工作,并强化与临床沟通,从而实现持续治疗改进。

  • 标签: 三级医院 检验危急值 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