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液相色谱-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Lc-HG-AFS)联用技术分析了太湖沉积中砷的形态[亚砷酸(As(1id)、二甲基砷酸钠(DMA)、一甲基砷酸二钠(MMA)和砷酸As(V)]。测得沉积中以无机砷为主,且以As(V)居多。选定以1mol/L的磷酸和0.1mol/L抗坏血酸为提取液,在微波辅助萃取(功率为60w,时间12rain)下,萃取率达79.84%-91.57%,回收率在94.78%-107.6%之间。4种砷的形态在0-160μg/L之间时线性良好,检测限为0.6-2.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2.20%。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

  • 标签: 砷形态 沉积物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以正十八胺为核的1.0代超支化大分子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长链烷基和2个受阻酚基团的新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最佳合成体系为:3,5-丙酰氯为酰化、K_2CO_3为缚酸、苯和水为反应溶剂.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3,5-丙酰氯与1.0代超支化大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h、体系苯与水体积比为6∶1、3,5-丙酰氯与缚酸K_2CO_3的物质的量比为1∶1,在此条件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收率高达75.5%.FT-IR和1HNMR证实了合成抗氧化的化学结构与其理论结构相符.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在聚乙烯树脂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抗氧化1076,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 标签: 超支化大分子 受阻酚 抗氧化剂 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 简介:使用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氰化的含量,并与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实验证明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线性好,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都能符合分析工作要求。检出限为0.2μg/L,适用于水中微量氰化的检测。分析频率为每小时30个样品,特别适合大批样品的测定。

  • 标签: 流动注射分析 氰化物 分光光度法 方法研究
  • 简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其中生物可降解聚酯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优良的机械性能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对聚酯的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聚酯的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将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可生物可降解的成分如磷脂、维他命、荷尔蒙、氨基酸等引入聚合链,:来增强聚酯的生物医用性能,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胆固醇(Chol)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中的一种基本组分,与细胞接触表现出优良的亲和性,在组织工程中,常应用于细胞附着及细胞增殖。利用胆固醇上的羟基引发己内酯开环,得到了一系列功能化的聚己内酯Chol-(CL)n。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 标签: Ε-己内酯 胆固醇 功能化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寡聚物 高聚物
  • 简介:高三是学生学习的冲刺和收获阶段,也是强化学科基础、提升综合能力的最后阶段。高三生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和习题的训练讲评,构建有效复习课堂,让复习效益最大化。

  • 标签: 高三生物 有效复习 教学策略
  • 简介:用荧光光谱法对水溶液中β-环糊精(β-CD)和青霉素V钾(PMPP)包络反应的光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改进的Benesi-Hildebrand法测定了包络的形成常数.提出了测定PMPP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新方法,在最大激发波长236.0nm、最大发射波长308.0nm处,PMPP在8.0×10-10~3.2×10-6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5,方法检出限为1.8×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n=5,c=4.0×10-8g/mL).用该法测定片剂中PMPP的结果令人满意,回收率为99.9%-100.4%.

  • 标签: 青霉素V钾 Β-环糊精 包络配合物 荧光光谱法
  • 简介:目的:电泳沉积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涂层技术。其出色的形态特征控制,适用于制造需要每个组件层都具有其独特属性的固体氧化燃料电池。本文旨在综述电泳沉积的最新进展、制备稳定悬浮液所需的关键因素以及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制造固体氧化燃料电池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创新点:1.分析了维持悬浮液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包括粒径和固体载荷等胶体相关参数以及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悬浮介质相关参数。2.讨论了这些参数对粒子流动性、电动电位和电泳沉积技术于固体氧化燃料电池应用的综合效应。方法:1.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电泳沉积技术制造固体氧化燃料电池组件层的发展(表1),包括稳定悬浮液的制备以及电泳沉积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结论:鉴于每个固体氧化燃料电池组件层都涉及不同类型的材料,且每种材料都需要特定的参数来实现有效沉积,因此,为了获得各组件层所需要的性能,制备悬浮液配方的正确性和电泳沉积工艺的优化显得至关重要。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泳沉积 悬浮稳定性 电动电位 胶体
  • 简介:利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对咪唑基苯甲酸镉配合Cd(C10N2O2H7)2·H2O(1)和Cd2(H2O)5(C10N2O2H7)(C9O6H3)·4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1属于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a=1.3895(5)nm,b=1.6654(5)nm,c=0.8282(5)nm,V=1.9165(15)nm3,Z=4,R1=0.0263,wR2=0.0793;化合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02nm,b=1.7511nm,c=1.2557(4)nm,β=114.819(6)°,V=2.7346(14)nm3,Z=4,R1=0.0573,wR2=0.1667.

  • 标签: 均苯三甲酸 对咪唑基苯甲酸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就让世界为之瞩目。随着国家整体发展形势的向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城镇燃气供应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新时代获得了极为长足的发展。当前我国城镇燃气的普及率较以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燃气供应的效率、安全,燃气管理的科学、有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联网技术在城镇燃气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燃气管理的质量水平,让城镇燃气管理工作形成体系、产生规模。本文从联网技术的概念入手,以湖南某城市燃气示范系统为例,对城镇燃气管理中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城镇燃气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城镇燃气管理 物联网技术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和推广的前沿技术,这项技术使电力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也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保障之一,在其应用发展和深化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安全防护的问题予以解决,成为目前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联网的特点,本文对电力联网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 标签: 电力物联网 安全 防护技术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微波条件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在水、乙酸(3%,体积分数)、乙醇(10%,体积分数)、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在微波加热下,食品快速升温并能将热量传递给外部包装,从而加速包装材料中双酚A向食品的迁移。研究了不同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下双酚A在4种食品模拟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微波对双酚A迁移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着微波温度、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加热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波加热方式中双酚A在4种食品模拟物种的迁移量均高于水浴加热。

  • 标签: 双酚A 食品模拟物 迁移 微波
  • 简介:在已经报道的可溶性金团簇的合成方法中,Brust于1995年提出的合成方法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氯金酸还原,所得金纳米粒子可在反应体系中原位“自组装”上一个单层的保护层,即用有机分子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最终得到可在适当溶剂中良好分散的单层保护团簇MPC。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制备银、铜及某些合金的MPC。

  • 标签: 金团簇 单层 制备 有机物 金纳米粒子 应用
  • 简介:设计并合成了4个基于含硫芳杂稠环化合的可溶性共轭齐聚,即以3-十一烷基苯并[d,d′]噻吩并[3,2-b;4,5-b′]并二噻吩(BTTT)为末端芳香单元,噻吩(T)、二噻吩(bT)、N-十二烷基-二噻吩并[3,2-b]吡咯(TP)或2,5-双(3-十二烷基噻吩)[3,2-b]并二噻吩(qT)为中间芳香单元的共轭齐聚.它们的HOMO能级和能隙分别处于-5.35~-4.95eV和2.62~2.44eV.通过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了有序的薄膜,除T-BTTT外,其他3个化合在薄膜中均表现出edge-on型的层状排列结构.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qT-BTTT具有最高的场效应迁移率,达到0.012cm2/V.s.

  • 标签: 有机薄膜晶体管 芳杂稠环化合物 共轭齐聚物 溶液加工
  • 简介:氢水液相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氢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指氢气与液态水之间进行的氢同位素交换反应,可用于含氚重水提氚和升级,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LPCE反应实现的关键是疏水催化的制备。从第一种疏水催化制备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种催化。尽管如此,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催化疏水性,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催化活性,而一些常规催化更关注的基础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如Pt粒径大小、价态分布等Pt微观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改进催化制备工艺,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氢同位素 微观结构 交换性能 液相催化 催化剂制备
  • 简介:Ni/Al2O3催化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是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的。考察了催化的床层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气配比对催化积炭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炭速率随催化床层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积炭速率骤增:积炭总是发生在催化床层的下段;若空速超过3.0×105h-1,积炭速率随空速增加而明显降低。从FTIR实验结果可知,吸附在Ni/Al2O3催化表面上的CO,一部分歧化生成了CO2和C。综上所述,催化表面积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反应:2CO→C+CO2,CO+H2 =C+H2O

  • 标签: 甲烷氧化 合成气 积炭 炭生成反应
  • 简介:为了满足炼钢碳化硅类脱氧中碳化硅的分析,在参照国家标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烧失率、助熔剂选择、线性化考核及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条件试验,建立了红外吸收法测定炼钢碳化硅类脱氧中的碳化硅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8%,相对标准偏差为0.5%~0.7%,准确度高,误差小,实用性强。

  • 标签: 红外吸收法 碳化硅 脱氧剂
  • 简介: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氨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可用于重水提氚、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疏水催化制备是LPCE的关键技术之一。改进催化制备方法,提高活性金属分散度,或在Pt中部分掺入其他金属,制备Pt基二元疏水催化,均可提高催化活性,降低催化成本。已证实,Pt中适量掺入Ir,Ti和Cr等金属,可提高疏水催化活性,而对Pt-Ru疏水催化催化LPCE反应的研究,目前无文献报道。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液相催化 反应机理 交换性能 金属分散度 催化剂制备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其作为一门综合性能较强的技术,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概述,并对联网进行探析,通过条形码识别技术、卫星跟踪技术、电子订货机构、智能化运输机构等,对电子信息技术在联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电子信息技术 物联网 应用
  • 简介: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的制备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包合时间75min,包合温度60℃,羟丙基爷环糊精与厚朴酚的投料比6:1(质量比),包合率的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实验结果表明,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制备工艺的优化是可行的.

  • 标签: 厚朴酚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Box—Behnken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