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著书端为辟鸿蒙,一圣放言万圣空。自借石门开户牖,瑰奇浑灏健为雄。康长素世号南海圣人,权奇俶傥,自命帝王师,有揽辔澄清之志。引今文经学微言大义为助,托古改制,卒开戊戌变政之局,事败而寄迹海外,奔趋为劳,复立保皇会以有所营谋,后尝请缶庐代治'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印

  • 标签: 书绝句 绝句评 评康有为
  • 简介:1957年3月,国家高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通知,根据国务院全国大学院系第二次调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迁校后改名为“苏州医学院”。这一消息引起南通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党外各界人士对迁校持不同意见,认为南通医学院历史悠

  • 标签: 医学院 南通市 二次调整 高等教育 迁校 苏州
  • 简介:《六略》为宋郑樵所著《通志》'二十略'之一,是一部讲解汉字形体构造的开创性著作。由历史学家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通志二十略》,是该书目前唯一的点校本。由于《六略》讨论的是汉字的古形、古音、古义,整理点校的难度极大。鲁国尧先生在提及此书的校勘时,曾多次强调音韵学知识的重要性~①。笔者

  • 标签: 《广韵》 点校本 《集韵》 鲁国尧 王树民 《通志》
  • 简介:<正>清康熙、雍正时期陈元龙(1652—1736)编纂刻印的《格致镜原》,是一部清代比较突出的所谓格致的类书。“格致”就是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也带有科学知识的意思。该书“凡例”中说:“每记一物,必究其原委。”所以叫作“镜原”。陈元龙在自序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宏伟志愿:“予尝阅罗颀《物原》、刘冯《事始》诸籍,皆可以资考稽。或略弗详,或缺未备。欲囊括万有,以成一。”即决心把清朝以前的古代典籍中有关科学知识的记载,分为30类: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官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燕赏器物、玩戏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核其出处,晰其名类”(自序)编纂成100卷110万字的《格致镜原》一

  • 标签: 引书 今注 日用器物 释名 屏风 世说新语
  • 简介:《孔子项讫相问》以论辩为特点,其相类似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战国时的《太子晋》,它们都采用的“五打三胜制”的论辩方式,相互论难辩说,都属于民间故事赋的范畴。

  • 标签: 《太子晋》《孔子项记相问书》 论辩 民间故事赋
  • 简介:本文以山东莱阳地区为例,认为民间唱的衰落源自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唱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一一艺人、讲述者、听众的消失,以及唱传播所依托的文本的损坏流失都是造成其衰落的原因。但唱的衰落并不能完全消弭其文化影响,唱依然通过其他方式在本地转化、借用,在地域文化中存留延续。

  • 标签: 唱书 衰落 民间曲艺
  • 简介:闲分笔墨到娱嬉,魏晋风流意在兹。元气淋漓谁解会,好奇书共赏孩儿。谢无量博雅多通,以诗书雄长巴蜀,文史哲诸科靡不涉猎,研治经学、佛学卓然有成,所著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皆奠基之作,立论居要,颇开风气。又尝投身国事,数任孙中山幕宾,鸿才卓识,睥睨千古。乃独以书法为世推尊,或非其意计所及。谢氏初无意于,经史之余,弄笔为戏,碑帖并取,师心而不蹈迹,随意挥写,尽成佳谛。当其下笔,形为

  • 标签: 书绝句 绝句评 评谢
  • 简介:1931年,我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肄业。当时,钱子泉先生(名基博)是校务主任,也是上海光华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他每星期到无锡来,给我们教《文史通义》。子泉先生就是钟先生的父亲。我既是子泉先生的学生,就可以和钟先生交往了。我们初次交往由编目录开始1948年,钱先生(以下钱先生皆指钟先生)把《谈艺录》交开明书店出版,我校对《谈艺录》,看这本书没有目录

  • 标签: 先生交往 钱钟书先生
  • 简介:西汉末严遵所着《道德指归论》(《老子指归》),有语曰“郁约而辞卑,拘制而体降”。这是一个互文辞格的偶句,故可知“郁约”与“拘制”同义,拘制即拘禁之义。“郁”字上古音为影母物部,微、物对转,郁与威音近可通,故“郁约”之义,豁然可解,其与上文“威约”、“畏约”、“忧约”等词,形殊而音近,字异而义同,是一组货真价实的双声连绵词,表示被拘禁、充作仆役、被围困以及被软禁等种种失去人身自由的情况,词性为动词,亦可活用为名词。

  • 标签: 《报任安书》 《老子指归》 人身自由 上古音 连绵词 拘禁
  • 简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新出点校本《天下郡国利病》,自是嘉惠学林。然白璧微瑕,笔者在读其《晋谭》篇时发现两处讹误,兹正之。一第1850页载:“桑钦云:‘沁水出上党沮县谒戾山,南过谷远县东,又南过猗氏县东,又南过阳河县东,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又东过野王县北。’”

  • 标签: 《天下郡国利病书》 点校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勘误 沁水县 讹误
  • 简介:宁波市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戈(下文称青铜戈),青铜戈通长18cm,通宽6cm,厚0.7cm。重约115g。通体黑色,器面有铜锈,援部平脊,援至胡部过渡圆滑,援、胡顶端略损,阑侧一大一小两穿,内上也有一方一圆两穿,单面刻划铭文(如图一)。根据青铜戈的大小和现有铭文的布局,发现其援近

  • 标签: 书铭文 春秋青铜戈 虫书
  • 简介:铎先生是中华书局亲密的作者,也是原总编辑李侃先生的挚友。长期以来,龚先生为中华书局特别是近代史编辑室工作出谋画策,身体力行,作出重贡献。我们都十分感谢和怀念龚先生。

  • 标签: 中华书局 龚书铎 总编辑 编辑室 近代史 作者
  • 简介:《汉书·司马迁传》录《报任安》,《文选》亦收,该文两用“威约”一词:“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穽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马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 标签: 《报任安书》 《文选》 司马迁
  • 简介:<正>《蒙古述略》(蒙汉文合璧)一含《蒙古述略》和《蒙古史》二部古籍。该书写于1942年,它是一部概括性的蒙古编年史和征战史,记述了公元前425年至公元1912年间的蒙古历史事件。本书在内容上虽与其它编年史大体相同,但其中记载了许多一般蒙、汉文史籍中所未见的珍贵片断,可相互参证。

  • 标签: 蒙古史 述略 编年史 概括性 历史事件 出版
  • 简介:杨凝式(八三七年-九五四年),字景度,五代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居洛阳,官至太子少师,后人又称“杨少师”。长于诗歌,擅笔札,相传他“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若与神会”(马宗霍《书林纪事》卷二).

  • 标签: 杨凝式 神仙 马宗霍 后周
  • 简介:《云南纸币》是“中国纸币标准图录”系列中的第三本,是范昌明、苏骏先生经过近三十余年对云南纸币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后完成的,第一次将纸币以省级区域进行划分,对清末至民国时期云南流通过的所有纸币进行整理和归纳。

  • 标签: 纸币 云南 出版发行 省级区域 民国时期 整理
  • 简介:《旧唐书·经籍志》(以下简称《旧唐志》)依据唐毋煲《古今书录?。“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以表艺文之盛”。四部类序著录卷数之和为“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与《古今书录》一卷不差。今本《旧唐志》四部总卷数亦作“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但是各部类之下所著录种数、卷数大多与类序及小序不符,而且多属只少不多,这就说明在长期的传抄和刊刻过程中,《旧唐志》原著录书名有少量的脱漏,“集部”也不例外。

  • 标签: 卷数 古今 简称 原著 书名 著录
  • 简介:<正>论《越绝》所见“干戈人”问题《越绝》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部带有地方志性质的古籍,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在东汉时期,当是汉代吴越地区的人,自写其乡土历史的一部著作,与东汉山阴人赵晔所著《吴越春秋》,同为研究古代吴越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越绝》虽然也是把重点放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问题上面,但对于古代吴越地区(今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的山川、沟渎、城郭,古迹的方位,道里都作了详细的调查,而流行于当地的方言与一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也都有所记录,涉及的方面相当广泛,由于时代去古不远,並系亲身调查访问所得与采辑当地同类性质著述或记录编纂而成,因此富于史料价值,很可珍贵。《越绝》与《吴越春秋》所采用的书籍,除《左传》、《国语》、《史记》等,如今尚存可以互相比勘,以见其间承袭损益的迹象之外,其他就难于稽考了。

  • 标签: 《越绝书》 《吴越春秋》 札记 《左传》 赵晔 吴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