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灾难叙述是灾难人类学行为反应研究取向的视角之一。文章以1933年川西叠溪地震的灾难叙述为个案,尝试了解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的叙事方式。透过邓锡侯灾情通电、叠溪积水疏导纪念碑文、《叠溪地质调查特刊》、《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等四份灾难叙述文本的阐释,不仅可获悉书写者对灾难本身的情绪、企图与立场,更能深刻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 标签: 岷江上游 叠溪地震 灾难叙述
  • 简介:摘要介绍了结合总体生产和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制定班组实际目标生产量,并采集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相关的原始数据,然后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每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影响施工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导生产低成本高效率运行。

  • 标签: 地震勘探,统计,分析,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居民和日本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我国曾经历过唐山、汶川等强震,同时与日本有着渊源的历史,因此我国政府及人民对此次地震有着更深的关注。本文旨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一部分受众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日本地震的关注程度。通过分析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媒体影响受众的程度、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探究我国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的现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具体调查地点为吉林大学,调查对象为吉林大学工作人员、在校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

  • 标签: 日本地震 媒体 受众 谣言
  • 简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经济发展成就 重灾区 灾后恢复重建 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经济发展
  • 简介:灾难的研究以社会学为先,大致强调灾害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环境的冲击,并试图找出问题及解决方法。人类学进入灾难研究虽为时尚浅,但对于灾害发生、灾害救援、灾后重建以及减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的关怀却有新意。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灾害人类学 文化研究 文化生成 羌族民间故事
  • 简介:摘要网络的发展使网络媒体开始涌入公众的视线,报业市场面临着繁重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为同城竞争的报纸。对于信息同源的新闻进行采集,各报都努力寻找独特视角,挖掘特色。本文试图对《大河报》、《河南商报》进行汶川地震周年同题报道分析,寻求各自存在的特色与不足。

  • 标签: 同题报道 汶川地震一周年 特色
  • 简介: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 标签: 灾后重建 地震灾区 民意调查 防灾减灾 汶川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