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一个由中国吉林大学、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合作,通过对一种半导体施加压力,将其转变成了“拓扑绝缘”(TI)。这是首次用压力逐渐“调节”一种材料,让它变成了拓扑绝缘状态,也为先进电子学应用领域寻找TI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

  • 标签: 压力调节 绝缘体 半导体 拓扑 材料 科学家
  • 简介:日立HS301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DVD光盘和硬盘双重存储介质的数码摄像机,它可以直接将记录在硬盘上的影像刻成DVD。你可以通过2.7英寸、16.9的液晶屏随意对拍摄的影像进行编辑,然后传输出到DVD,一张你自己的影像光盘就制成了,

  • 标签: DVD光盘 数码摄像机 存储介质 硬盘 日立 影像
  • 简介:根据高职机电一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新趋势,阐述了机电一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确定了专业“双平台、阶梯化、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方法,并对模块化教学方案实施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 标签: 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模块化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探讨了新型聚氨酯(PUR)-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通过使用不同涂层处理的单向连续碳纤维(包括没有涂层,环氧树脂涂层和聚醋树脂涂层),模型制备PUR-CF复合材料,实现了对PUR弹性的增强。即使在相对较低的CF含量下,PUR仍然实现了很大的增强。例如,CF含量为3%(质量百分比)的PUR—CF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聚氨酯基体高3~5和4~10倍。此外,还发现了杨氏模量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以及最大应力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通过应力——应变研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CF对PUR基体的粘附在各种情况下都很强。然而,在CF含量一定时,研究发现PUR增强的程度主要依赖于CF的涂层,按以下顺序递增: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无涂层,以及CF涂层对PUR增强的影响。

  • 标签: 聚氨酯 增强 复合材料涂层
  • 简介:提出了低温氧化法制备Bi2O3粉的新工艺。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氧化气氛、气体流量、氧化温度等因素对铋粉氧化过程的影响。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空气流量16L/h、氧化温度550℃、氧化时间40min.预热温度250℃、预热时间1h、原料粒度200目。综合实验获得铋的氧化率达99.38%。

  • 标签: BI2O3 低温氧化 正交实验 氧化率
  • 简介:以钬酸四丁酯为前驱、硝酸银作为银源,通过合适的配比以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纯TiO2m米粉及不同银含量掺杂的TiO2m米粉.采用XRD、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XRD结果表明,掺杂银和未掺杂银的TiO2纳米粉均为锐钬矿型,平均粒径约为9-13nm,适量银的掺杂有效抑制了TiO2粉粒径的增大以及向金红石型的相转化.光催化活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掺银TiO2比纯TiO2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活性有了明显提高.

  • 标签: 溶胶-凝胶(Sol-gel) Ag-TiO2 光催化
  • 简介:10月11日,拜耳在上海漕经化学工业区举行了异氰酸酯一化基地项目开工典礼。该项目投资约2亿美元,将在拜耳一化生产基地内建成1座涂料原材料环己二异氰酸酯(HDI)生产装置,1家聚氨酯原料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生产厂以及1个物流设施。

  • 标签: 拜耳 开工建设 上海 基地 一体化 美元
  • 简介:钛酸锶作为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结构物质,具有介电损耗低、热稳定性好和光催化性能优良等特点,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功能陶瓷材料。综述了近年来以钛酸锶为基体各种功能陶瓷材料的合成方法与重要应用,并探讨了其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 标签: 钛酸锶 钙钛矿 粉体
  • 简介:以采用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法制得的自分散型纳米AlOOH作为前驱物、碳酸铝铵热分解得到的纳米α-Al2O3作为晶种,利用AlOOH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性能,采用溶胶均匀分散混料法新工艺,将α-Al2O3晶种均匀分散到纳米γ-AlOOH晶体的溶胶中,在190℃水热下,使AlOOH转变成氧化铝,经930℃煅烧得到平均粒径为60nm的纳米α-Al2O3。利用XRD、TEM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前驱物微细化及其分散性能对晶种的作用和氧化铝转型温度的影响。

  • 标签: 水热法 自分散 纳米AIOOH 纳米氧化铝
  • 简介:MFC-8860DN是兄弟公司最新推出的高端平板式激光多功能一机,集打印、复印、彩色扫描和传真多项功能于一身。标配的全双面功能(打印/传真/复印/彩色扫描)和网络功能,不但使工作高效快捷,而且能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经营成本,让用户在激烈的商务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高达28页/分钟的打印速度,遥遥领先同类竞争对手,打印分辨率高达1200×1200dPi。

  • 标签: 激光多功能一体机 打印速度 彩色扫描 竞争对手 打印分辨率 网络功能
  • 简介:稀土磷酸盐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其中RePO4(Re--Ce,La)纳米粉的制备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综述了LaPO4和CePO4粉的制备方法及其最近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化学沉淀法、水热法、固相法、溶胶一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通过微波辐射来合成纳米RePO4的方法。

  • 标签: 稀土磷酸盐 独居石 纳米颗粒 合成
  • 简介:据悉,有关专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将“创投公司、开发性金融机构、政府、企业”四位合为一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1、设立融资平台。即先设立创投公司,负责投资项目和开发性金融融资;2、建立分担机制。政府每年拨出部分财政资金,对贷款企业提供补贴,使之享受减息或贴息。

  • 标签: 中小企业 融资模式 创投公司 分担机制 贷款授信
  • 简介:理实一化就是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加强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当今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理实一化”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院校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能促进我国机电行业的向前发展。只有加强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维持该行业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理实一化教学理念,然后详细探讨了理实一化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的应用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 简介: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采用热液法在低于100℃的条件下制备了纳米晶TiO2粉。运用DSC、XRD和HRTEM对所获得的TiO2粉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到的TiO2粉都是锐钛矿相,颗粒大小随着热液处理温度(60~100℃)的升高而增大,由Scherrer公式计算,其粒径介于4.8~6.9nm。同时,研究了所获TiO2粉在紫外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质。

  • 标签: TIO2 光催化 亚甲基蓝 低温 热液法
  • 简介:研究了中温热处理对2种高碳铁素不锈钢430和Cr21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分别为700℃、800℃、900℃。对于430来说,通过中温热处理可以使马氏体脆性降低,其中7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最高。而Cr21可以通过中温热处理控制其碳化物的析出来改变其力学性能。在8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中温热处理不仅提高了430不锈钢的抗拉强度,而且其韧性也有一定提高。对于Cr21来说,虽然热处理提高了其抗拉强度,但是断口仍具有一定的脆性特征。

  • 标签: 热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 简介:报告对美国QuantumDesign公司全新推出的集磁、电和热等测量功能于一的新型VSM-VersaLab进行介绍,并对该仪器进行现场演示。仪器内置3T超导磁体、温区为50~400K,全程运行无需液氦或液氮。设备能进行高达10~(-9)A·m~2灵敏度的磁测量,以及全自动的电学、热学测量。和所有其他的QuantumDesign公司产品相同,VersaLab也是全自动操作系统,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VersaLab是特别设计用来进行低于3T和宽温区无液氦的物性表征的专用仪器,该系统运用了QuantumDesign的PPMS~(?)中的非常成熟的技术而特别制作出一类经济型的PPMS,可以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感受:3T超导磁体,全自动测量大大节约测量时间;体积小,便携型产品,可减少实验室空间的占用(86kg);无需冷却水,低能耗;整个实验过程中无需液氦或液氮;集电学、磁学、热学测量于一

  • 标签: VSM-VersaLab QUANTUM Design公司 PPMS
  • 简介:以Ce(NO3)36H20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氧化铈八面晶体,通过舍有0.02mol/L氯化纳,浓度为2.0×10^-5mol/L的亚甲基蓝(MB)溶液提高石墨烯/氧化铈/银纳米复合膜碳糊电极(CPE)的电化学性,采取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测试,验证了合成的微/纳米CeO2和新的碳素材料(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的增效作用,指出微/纳米八面氧化铈在电化学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

  • 标签: 八面体氧化铈 电化学 增效作用
  • 简介:探讨了用激光衍射法测试经PEG(400)表面改性的超细TiO_2粉粒度的过程中,不同分散介质对经表面改性的超细TiO_2粉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乙醇和六偏磷酸钠溶液(0.1g/ml)为混合分散介质(体积比1:1)时能最佳分散样品,此时的测试结果也最准确地表征了样品的粒度。

  • 标签: 激光衍射法 超细TiO_2 粒度 分散